老子的「死而不亡者寿」与后世道家的「长生不老」有矛盾吗?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经文:不失其所者久。

所就是人的归宿,知道自己的归宿在那里很重要,时时刻刻坚守自己的归宿,这就是不失其所。归宿有现实地的归宿和究竟地的归宿,即俗谛的归宿和真谛的归宿。俗谛的归宿和真谛的归宿是双行的,而且最终俗谛会归向真谛

道法自然就是道回归本位,人法道,人必须回归本位。这就是知常者明,既知又守,即知即守,王阳明从此悟得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最初思想起源就是“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的知守合一。

老子第一句经文说“自知者明”,第四句经文说“强行者有志”,第五句经文说“不失其所者久”,都是强调知与行的关系。到了不失其所的修行阶位,就已经回归本位,入不生不灭了。久就是不生不灭之境。

经文:死而不亡者寿。

此句经文宣说肉体生命的有限和灵性生命的无限。人必须超越肉体生命,否则人生毫无意义。面对必然朽坏的肉体,人是没有自信的,人的自信来源于灵性生命。

老子这里宣说如此妙理,与后文“长生久视之道”(五十九章)看似矛盾,实际上二者是一体的,长生久视之道是以“死而不亡者寿”为基础的,道家渴望长生,但这个长生与后世道家的肉体长生不是一回事。

后世道家的肉体长生不死是违背老子教言的,对身体健康的关怀是正常的,但必须先实修“死而不亡者寿”,有证量以后,才可以兼顾身体健康。不然身体健康就会成为新的捆绑,这个身体迟早都会归于腐朽,这一结论要牢牢记在心里。

这一点都忘记了,再盲目追求身体健康,不择手段,不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而且毫无生命质量。这是多么悲哀啊。

后世道家的路与老子的根本教言是相违的,对心灵的关注下降了,对身体的贪着成为第一选择,这样必然导致心灵世界的枯萎

魏晋玄学从打开心灵世界开始,以放浪形骸、国破家亡为结束,这是可悲的。王阳明心学最后也带来了这种利弊。这是华人心灵的脆弱性。

老子“自胜者强”,嵇康阮籍再一次打开了华人的心灵世界,但后继的名士们没有战胜自己的欲望,因为他们没有记住老子这句经文,而且名士出生儒家,名利的执着没有根除,所以儒家渴望的名利与玄学结合,没有结出令人期待的果实,最终归于放浪形骸,国家破亡。嵇康阮籍的后继者不是有责任的修行者,不是耆那教的苦行僧。名士虽然领悟“无性法门”(空性法门),但内心的儒家基因依然完好无损,一旦时机来临,死灰复燃。老子“死而不忘者寿”的教理没有在心灵深处扎根。

肉体值得关注,但毕竟是时空中的瞬间存在,庄子比喻为“白驹过隙”。只有心灵世界是无限广阔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心灵具有超越性。

《文心雕龙》说:“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古往今来只是心中的刹那呈现。关注心灵世界才是老子此句经文的本意,后世道家把心灵的关注力集中到炼九转金丹,使肉体成仙,甚至举家成仙,错会了老子经文。

第四十九章说“长生久视之道”,必须与此处“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合起来体会,不能单独停留在“长生久视”之上。

长生久视之道可以理解为肉体的长生久视,也可以理解为“不失其所者久”,是守住本位,然后达到“死而不亡”。守住本位才能久,见道行道才能死而不亡。

河上公注解说,行善是行道的基本功,不行善就与道不相应。

完整理解《道德经》关于长生久视、死而不亡的人生观特别重要。

道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后世道家确实需要重温老子《道德经》,读熟每一个字,这样道家思想才会重现辉煌,对华人的心灵世界才有真正的贡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