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医:认识一下“方剂”,怎么才算一个“好方子”?

说到中医,我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那些“方剂”。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里,历代医家留下来无数方剂,这些方剂在民间被叫作“方子”,也被称之为“汤头”。

那么,您知道什么是方剂吗?

也就是说,中医方剂是什么?还有方剂学又是什么?

我认为,所谓的中医方剂,就是把中药按照一定的规则与方法配伍组合在一起。而一个方剂里的每味组成,都不应该是可有可无的,传统的中医方剂都是非常精简的。

那么,古人是如何去创立一个方剂的呢?

在最初的古代医家眼里,不存在固定之方,都是根据临证的辨证结果,决定了治法之后,根据自己对中药的理解与掌握,选择一些特定的性味、归经、功用的品类,组合在一起就成了“方剂”。

当然,选择好药味之后,并不是把所有被选择的中药全部堆砌燥一起就行了。而是应该根据“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酌定每味中药的组成用量,最终才能成为一个真正能治病救人的“方剂”。

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任何一张处方,都可以被称为方剂的。

实际上,很坦白地说,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中医处方,都不能称之为“方剂”,反倒更像一种“大杂烩”。(当然,中医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大杂烩”的方法也是一种方法,但我认为,那种做法决不能当成常态。)

建立在方剂的基础上,也就产生了“方剂学”,它主要就是关注和讨论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研究、阐明治法和方剂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中医“理、法、方、药”的纽带;包括建立在脏腑经络学说之上的生理和病理剖析,也包括病因病机分析的“辨证”;

二是分析并讨论在“理法”的基础上创立的“方剂”,其中药味的特点与存在依据,以及所有组成配伍之后起到的药用,能否实现“理法”之目的,并由此总结出运用该方剂的规律。

比较传统的中医学习,一开始就是从药性赋和汤头歌诀入手的,这就是“方、药”。没有“药”就无法成“方”,没有“方”就不能用“药”。

因此,中医的“理、法”两个部分,相对于“方、药”二者而言,是更深层次的理论,更需要深厚的经验才能实现的。

这也是为什么中医常说“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才知天下无方可用”。

从这句俗话我们也能得到一个信息,即使是前辈先贤留下来的“名方”,也不应该墨守成规、呆板套用,而应该根据具体的辨证结果来灵活变通,这就是以“理、法”作为基础才能达到的更高境界。

因此,中医开一个处方不难,记忆并背诵几首汤头歌诀也很容易,但同样是以这些为基础,还是有绝大部分中医无法做到“灵活变通”四字,这就是“理、法”两者未能融会贯通所决定的。

我个人的观点是,我们学习方剂学,就应该在前人的基础上,合理去掌握组方的原理和配伍规律,而不应该死记硬背地记住每一个方剂的组成——当然,记忆也是理解的基础,但不应该以记忆为目的,而应该只是一种过程而已。

所以,我们可以把历代的方剂分为三类:基础方、代表方、常用方。

基础方:是历代医家总结留下来的、针对基础病机、证型所创立的方剂,反映了病机的共性,但组成大多很简单,临证时单独使用的几率并不多;

代表方:这是中医方剂的精华部分,尤其是某些流派、中医名家,他们在理论上有所创新的同时,还会随之创立一些新的方剂,对我们后世医家是很有直接指导意义的。

常用方:这是近现代医家的一条“捷径”,也是已经得到大家公认的、确定有效的一些方剂。

最后,谈谈如何学好方剂?大概有如下几点:

1、紧密联系各科知识,不能孤立地学习方剂;

2、在记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不是为了能背诵而记忆;

3、善于寻找前辈创方的目的,以及一些配伍的思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