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学员学习心得之津液
代谢图表
资料:
饮入于胃,经过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上输于肺;
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津液通过肺的宣发与肃降,敷布体表,输精于皮毛,同时下输于膀胱,
再经肾的蒸腾化气,使清升浊降,清者布散全身,浊者化为尿液,排出体外,
从而,完成水液在体内的代谢。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津液》
水有清浊,清者上升,浊者下降。清中有浊,浊中有清。
上升于肺之水,为清。
清中之清者,由肺输至皮毛;
清中之浊者,从三焦决渎下行以达于肾。
归肾之水液为浊。
浊中之浊者,由膀胱排出体外;
浊中之清者,再经三焦上升至肺、复由肺化水下降至肾,如此循环,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
水液的升清降浊,需赖肾阳的气化作用才能进行,膀胱排泄无用水液的作用也需赖肾阳的气化作用。如果肾阳气化失司,水液升降失常,膀胱开合不利,必然导致水液代谢调节障碍。如肾中阳气不足,气化功能失常,可引起小便不利,水液流于四肢、皮肤肌肉为肿,溢于心肺为心悸喘急,甚则引起小便闭结,点滴不通,临床都以温肾扶阳为其施治大法。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肾为水脏、主津液代谢》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1),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2),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3)。
中焦受纳水谷,并对水谷进行消化,泌别糟粕,蒸化津液,化生精微,向上转输于肺脉。水谷所化生的精微与津液相和合,乃化生为血液。
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1)。故水谷者,常并居者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2),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3)。
回肠,包括小肠的下端和大肠的上端,在脐部向左回曲环绕,象树叶一样重迭而下,回行环绕,有十六个弯曲。从部位言,下焦指胃下口以下,包括大小肠、肝、肾、膀胱等。从功能言,水谷受盛于中焦胃,然后转输下焦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糟粕别行于回肠,然后排出体外,水液也在回肠别渗于膀胱。
其次,水液代谢的平衡,虽然必须赖肺、脾、肾、胃、大小肠、膀胱等许多脏腑共同发挥输布,调节水液的功能才能完成,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进行。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三焦的部位和功用》
饮食五味都从口入,通过胃、脾、大小肠的作用,其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分别注入五脏四海,以营养全身。而其中的津液以不同的形式,沿不同的道路布散全身。如本篇起首说:“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意谓水谷入于口而转输到肠胃,所化生的津液分为五种,上走泪道者为“泣”,走廉泉者为“唾”,走腠理者为“汗”,下走膀胱者为“尿”,内走骨空者为“髓”。
三焦是输出布散水谷精气的通道,所以也是水液运行的通道。在三焦的气化作用下,津液输布充养全身脏腑组织,亦可从腠理排出体外而为汗,从膀胱排出体外而为尿,故三焦有水道之称。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津液的生成和功用》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1),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2)。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3)。
肺朝百脉,水精布散,参与代谢,最终回流到肺的为淸中之浊。然后依靠肺气的肃降作用,向下输送到膀胱。再经肾中阳气的蒸化,清浊分离,浊中之清者复归于肺,然后输注全身。浊中之浊者变为尿液,排出体外。所以水液的输布虽然是一个几乎所有脏腑都参与的复杂过程,但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尤为密切。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食物精微的输布》
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疏通之意;渎,沟渠。决渎,即疏通沟渠。这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沟渠、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运行的道路。若三焦功能正常,则水道通利,水液的运行正常,若三焦不利,则水道不通,水邪泛滥,则可出现肿胀等证。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三焦》
2、津液的分类:
泣(泪):
水谷入于口而转输到肠胃,所化津液上走泪道者为“泣”。
五藏化液,肝为泪。
目得肝血的濡养,而能视物,肝血中的津液满溢,则双目润泽。如情志失常,肝气上逆,迫液外泄而为泪,所以泪为肝液所化。
涕:
五藏化液,肺为涕。
鼻为呼吸出入之门户,所以鼻为肺之窍,肺的津液上出于鼻为涕,以润鼻窍。
涎:
涎为口中津液,其中较清稀的为涎。脾开窍于口,脾为胃行其津液,胃中津液,赖脾气的升清作用,才能上出于口,润泽口腔,所以可以认为涎为脾液。
五藏化液,脾为涎。
唾:
“唾”,是口液中较稠厚的部分。肾藏精,主水液,肾脉循喉咙,挟舌本,舌下廉泉、玉英两穴,为液出之通道。所以肾液可循肾脉上注于舌下,出廉泉、玉英而为唾,润泽口舌。
水谷所化津液走廉泉者为“唾”。
五藏化液,肾为唾。
汗:
心主血,汗为血液所化。津液从中焦进入肺脉,与营气化合,通过心脏的化赤作用,变化为血,汗未出时为津液,储于血中,既出于皮肤则为汗。心主血脉,汗为血之余,所以可以认为汗为心液所化。
水谷所化津液走腠理者为“汗”。
五藏化液,心为汗。
尿:
水谷所化津液下走膀胱者为“尿”。
髓:
水谷所化津液内走骨空者为“髓”,含脊髓和脑髓。
资料:
五藏化液(1),心为汗(2),肺为涕(3),肝为泪(4),脾为涎(5),肾为唾,是谓五液(6)。
《素问·宣明五气篇》
〔讲解〕
本文从五脏化生五液的角度,论述了五脏与五液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五液异常,提供了理论依据。
(1)五液来源于水谷,通过脾气的转输,分别归藏五脏,变化而为五脏各自所主的水液,濡润相关的空窍,是谓五脏化液。高士宗注:“化液者,水谷入口,津液各走其道,五脏受水谷之精,淖注于窍,化而为液也。”
(2)心主血,汗为血液所化。津液从中焦进入肺脉,与营气化合,通过心脏的化赤作用,变化为血,汗未出时为津液,储于血中,既出于皮肤则为汗。心主血脉,汗为血之余,所以可以认为汗为心液所化。
(3)肺司呼吸,鼻为呼吸出入之门户,所以鼻为肺之窍,肺的津液上出于鼻为涕,以润鼻窍。
(4)肝藏血,开窍于目。目得肝血的濡养,而能视物,肝血中的津液满溢,则双目润泽。如情志失常,肝气上逆,迫液外泄而为泪,所以泪为肝液所化。
(5)涎为口中津液,其中较清稀的为涎。脾开窍于口,脾为胃行其津液,胃中津液,赖脾气的升清作用,才能上出于口,润泽口腔,所以可以认为涎为脾液。
(6)“唾”,是口液中较稠厚的部分。肾藏精,主水液,肾脉循喉咙,挟舌本,舌下廉泉、玉英两穴,为液出之通道。所以肾液可循肾脉上注于舌下,出廉泉、玉英而为唾,润泽口舌。上述的就是五脏化生五液的情况。
〔临证意义〕
五液为五脏精液所化,所以五液的异常表现,常可反映有关脏器的病变。如心阳不足,失于敛摄,心液不藏,多见自汗;心之阴血不足,血不养心,神气浮越,心液外泄而盗汗,所以汗证应注意从心进行辨证施治。
临床多涕,大多与肺失宣降有关。如肺热壅盛,薰蒸于鼻,则肺液上攻,涕出浓稠。风寒外束,肺气不宣而上逆,肺液外泄、涕出清稀,所以多涕之证应注意从肺进行辨证施治。
肝为风脏,肝气虚不固,风寒之邪内侵,肝经风邪上逆,肝液随之外泄,则多泪。肝血不足,血中津液不能上濡双目,则目涩,所以多泪目涩之症应注意从肝辨证施治。
口中多涎,大多与脾有关,但有虚实寒热之分。脾热上蒸,则口舌生疮而多涎,属脾液外泄之实证。如因脾阳虚寒,失于固摄,脾液上出于口而清稀者,又属虚证,所以口中多涎之证应注意从脾辨证。
口中多唾,大多与肾有关,也有虚实之分。如肾气虚弱,肾液不固而上溢,则口中多唾。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迫液外泄,则唾亦多,所以多唾之证应注意从肾辨证施治。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五脏与五液的关系》
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的转输与布散具有重要的作用。脾不仅营运水谷之精微,同时又运化水湿,促进水液的环流与排泄,以保持人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因而,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全,则水湿不易在体内滞留,若脾失健运,则水湿潴留,产生湿痰、水饮等疾患。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脾、胃》
3、疑问:
髓与津液和精的关系?
髓由精所生,液为补充。
津与液都属正常的水液,都由水谷精微所化,故常津液并称。津液散布于体表,能温润肌肤布散于体内,能灌溉脏腑;渗注于空窍,能润泽目、耳、口鼻;浸润于骨节,使关节滑利;流注于骨髓,能补益脑髓,渗灌于血脉,能补充血液。但津与液两者在性质上、分布部位和作用上有所区别,津清稀,流行于表,以温润肌肤。液浓稠,流而不行,故主里,以润泽空窍,滑利关节,补益脑髓。正如张景岳所说:“津液本为同类,然亦有阴阳之分。盖津者,液之清者也;液者,津之浊者也。津为汗而走腠理,故属阳;液注骨补脑髓,故属阴。”
脾的位置?脾切除人依然能活?
现在解剖学的脾是西医传入之后,将解剖学发现的一个器官与传统中医中脾的名称对应的。从功能看,解剖学发现的脾不能完全和传统中医的脾对应。
有学者研究传统中医的脾可能包含现在解剖发现的脾脏和胰脏。
三焦的位置?
三焦的位置目前还有争议,比较倾向于三焦作为胸腹腔的合称。
资料:
目前,对于三焦形态上的不同意见,尚未统一,还需作进一步的学术探讨。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三焦》
自《内经》以来,历代对三焦的形态、部位及功能多有争议。对三焦的解剖形态的认识,历史上有“有名无形”和“有名有形”之争。但从《内经》的论述来看,三焦属六腑之一,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如《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李士材注:“器者,譬诸盛物之器也,胃受五谷,名之曰入,脾与大小肠三焦膀胱,皆主出也。”三焦与脾、胃、大小肠、膀脒并称为器,所以三焦应当也是有形的脏器。《灵枢·经脉》说:“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又“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三焦手少阳之脉,由肩部向前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贯穿膈肌,依次联属上、中、下三焦。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横穿膈肌,也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可见三焦是一分布于横膈上下的有形大腑,而且经手少阳与手厥阴之脉与心包相连属,正如张景岳所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
就部位而言,三焦为一腔有形的大腑。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是指胃上口以上的胸中部分,心与肺居其中。中焦在膈下胃腑所在部位,脾与胃居于内。下焦在中焦以下,容纳肝、肾、大小肠、膀胱诸脏器。心肺受上焦所宣布的元气,才能宣发输布水谷精微,脾胃受中焦元气,才能腐熟运化水谷,蒸化气血津液。肾、大小肠、膀胱赖下焦元气的气化作用,才能灌渗水液,泌别清浊,外泄二便。其次,水液代谢的平衡,虽然必须赖肺、脾、肾、胃、大小肠、膀胱等许多脏腑共同发挥输布,调节水液的功能才能完成,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进行。综上所述可见,三焦是一个有形的大腑,分别容纳五脏六腑,三焦功能协同所容纳脏腑共同完成一定的机能活动,三焦的功能与其受纳脏腑的功能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医学入门》指出:“心肺若无上焦,何以宗主营卫,脾胃若无中焦,何以熟腐水谷,肝肾若无下焦,何以疏决津液。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三焦的部位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