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学员学习心得之津液

1、津液的代谢过程:

代谢图表

资料:

饮入于胃,经过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上输于肺;

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津液通过肺的宣发与肃降,敷布体表,输精于皮毛,同时下输于膀胱

再经肾的蒸腾化气,使清升浊降,清者布散全身,浊者化为尿液,排出体外,

从而,完成水液在体内的代谢。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津液》

水有清浊,清者上升,浊者下降。清中有浊,浊中有清。

上升于肺之水,为清

清中之清者,由肺输至皮毛

清中之浊者,从三焦决渎下行以达于肾

归肾之水液为浊。

浊中之浊者,由膀胱排出体外

浊中之清者,再经三焦上升至肺复由肺化水下降至肾如此循环,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

水液的升清降浊,需赖肾阳的气化作用才能进行,膀胱排泄无用水液的作用也需赖肾阳的气化作用。如果肾阳气化失司,水液升降失常,膀胱开合不利,必然导致水液代谢调节障碍。如肾中阳气不足,气化功能失常,可引起小便不利,水液流于四肢、皮肤肌肉为肿,溢于心肺为心悸喘急,甚则引起小便闭结,点滴不通,临床都以温肾扶阳为其施治大法。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肾为水脏、主津液代谢》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1),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2),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3)。

中焦受纳水谷,并对水谷进行消化,泌别糟粕,蒸化津液,化生精微,向上转输于肺脉。水谷所化生的精微与津液相和合,乃化生为血液。

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1)。故水谷者,常并居者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2),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3)。

回肠,包括小肠的下端和大肠的上端,在脐部向左回曲环绕,象树叶一样重迭而下,回行环绕,有十六个弯曲。从部位言,下焦指胃下口以下,包括大小肠、肝、肾、膀胱等。从功能言,水谷受盛于中焦胃,然后转输下焦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糟粕别行于回肠,然后排出体外,水液也在回肠别渗于膀胱

其次,水液代谢的平衡,虽然必须赖肺、脾、肾、胃、大小肠、膀胱等许多脏腑共同发挥输布,调节水液的功能才能完成,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进行。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三焦的部位和功用》

饮食五味都从口入,通过胃、脾、大小肠的作用,其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分别注入五脏四海,以营养全身。而其中的津液以不同的形式,沿不同的道路布散全身。如本篇起首说:“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意谓水谷入于口而转输到肠胃,所化生的津液分为五种,上走泪道者为“泣”,走廉泉者为“唾”,走腠理者为“汗”,下走膀胱者为“尿”,内走骨空者为“髓”。

三焦是输出布散水谷精气的通道,所以也是水液运行的通道。在三焦的气化作用下,津液输布充养全身脏腑组织,亦可从腠理排出体外而为汗,从膀胱排出体外而为尿,故三焦有水道之称。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津液的生成和功用》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1),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2)。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3)。

肺朝百脉,水精布散,参与代谢,最终回流到肺的为淸中之浊。然后依靠肺气的肃降作用,向下输送到膀胱。再经肾中阳气的蒸化,清浊分离,浊中之清者复归于肺,然后输注全身。浊中之浊者变为尿液,排出体外。所以水液的输布虽然是一个几乎所有脏腑都参与的复杂过程,但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尤为密切。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食物精微的输布》

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疏通之意;渎,沟渠。决渎,即疏通沟渠。这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沟渠、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运行的道路。若三焦功能正常,则水道通利,水液的运行正常,若三焦不利,则水道不通,水邪泛滥,则可出现肿胀等证。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三焦》

2、津液的分类:

泣(泪):

水谷入于口而转输到肠胃,所化津液上走泪道者为“泣”。

五藏化液,肝为泪。

目得肝血的濡养,而能视物,肝血中的津液满溢,则双目润泽。如情志失常,肝气上逆,迫液外泄而为泪,所以泪为肝液所化。

涕:

五藏化液,肺为涕。

鼻为呼吸出入之门户,所以鼻为肺之窍,肺的津液上出于鼻为涕,以润鼻窍。

涎:

涎为口中津液,其中较清稀的为涎。脾开窍于口,脾为胃行其津液,胃中津液,赖脾气的升清作用,才能上出于口,润泽口腔,所以可以认为涎为脾液。

五藏化液,脾为涎。

唾:

“唾”,是口液中较稠厚的部分。肾藏精,主水液,肾脉循喉咙,挟舌本,舌下廉泉、玉英两穴,为液出之通道。所以肾液可循肾脉上注于舌下,出廉泉、玉英而为唾,润泽口舌。

水谷所化津液走廉泉者为“唾”。

五藏化液,肾为唾。

汗:

心主血,汗为血液所化。津液从中焦进入肺脉,与营气化合,通过心脏的化赤作用,变化为血,汗未出时为津液,储于血中,既出于皮肤则为汗。心主血脉,汗为血之余,所以可以认为汗为心液所化。

水谷所化津液走腠理者为“汗”。

五藏化液,心为汗。

尿:

水谷所化津液下走膀胱者为“尿”。

髓:

水谷所化津液内走骨空者为“髓”,含脊髓和脑髓。

资料:

五藏化液(1),心为汗(2),肺为涕(3),肝为泪(4),脾为涎(5),肾为唾,是谓五液(6)。

《素问·宣明五气篇》

〔讲解〕

本文从五脏化生五液的角度,论述了五脏与五液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五液异常,提供了理论依据。

(1)五液来源于水谷,通过脾气的转输,分别归藏五脏,变化而为五脏各自所主的水液,濡润相关的空窍,是谓五脏化液。高士宗注:“化液者,水谷入口,津液各走其道,五脏受水谷之精,淖注于窍,化而为液也。”

(2)心主血,汗为血液所化。津液从中焦进入肺脉,与营气化合,通过心脏的化赤作用,变化为血,汗未出时为津液,储于血中,既出于皮肤则为汗。心主血脉,汗为血之余,所以可以认为汗为心液所化。

(3)肺司呼吸,鼻为呼吸出入之门户,所以鼻为肺之窍,肺的津液上出于鼻为涕,以润鼻窍。

(4)肝藏血,开窍于目。目得肝血的濡养,而能视物,肝血中的津液满溢,则双目润泽。如情志失常,肝气上逆,迫液外泄而为泪,所以泪为肝液所化。

(5)涎为口中津液,其中较清稀的为涎。脾开窍于口,脾为胃行其津液,胃中津液,赖脾气的升清作用,才能上出于口,润泽口腔,所以可以认为涎为脾液。

(6)“唾”,是口液中较稠厚的部分。肾藏精,主水液,肾脉循喉咙,挟舌本,舌下廉泉、玉英两穴,为液出之通道。所以肾液可循肾脉上注于舌下,出廉泉、玉英而为唾,润泽口舌。上述的就是五脏化生五液的情况。

〔临证意义〕

五液为五脏精液所化,所以五液的异常表现,常可反映有关脏器的病变。如心阳不足,失于敛摄,心液不藏,多见自汗;心之阴血不足,血不养心,神气浮越,心液外泄而盗汗,所以汗证应注意从心进行辨证施治。

临床多涕,大多与肺失宣降有关。如肺热壅盛,薰蒸于鼻,则肺液上攻,涕出浓稠。风寒外束,肺气不宣而上逆,肺液外泄、涕出清稀,所以多涕之证应注意从肺进行辨证施治。

肝为风脏,肝气虚不固,风寒之邪内侵,肝经风邪上逆,肝液随之外泄,则多泪。肝血不足,血中津液不能上濡双目,则目涩,所以多泪目涩之症应注意从肝辨证施治。

口中多涎,大多与脾有关,但有虚实寒热之分。脾热上蒸,则口舌生疮而多涎,属脾液外泄之实证。如因脾阳虚寒,失于固摄,脾液上出于口而清稀者,又属虚证,所以口中多涎之证应注意从脾辨证。

口中多唾,大多与肾有关,也有虚实之分。如肾气虚弱,肾液不固而上溢,则口中多唾。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迫液外泄,则唾亦多,所以多唾之证应注意从肾辨证施治。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五脏与五液的关系》

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的转输与布散具有重要的作用。脾不仅营运水谷之精微,同时又运化水湿,促进水液的环流与排泄,以保持人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因而,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全,则水湿不易在体内滞留,若脾失健运,则水湿潴留,产生湿痰、水饮等疾患。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脾、胃》

3、疑问:

髓与津液和精的关系?

髓由精所生,液为补充。

津与液都属正常的水液,都由水谷精微所化,故常津液并称。津液散布于体表,能温润肌肤布散于体内,能灌溉脏腑;渗注于空窍,能润泽目、耳、口鼻;浸润于骨节,使关节滑利;流注于骨,能补益脑,渗灌于血脉,能补充血液。但津与液两者在性质上、分布部位和作用上有所区别,津清稀,流行于表,以温润肌肤。液浓稠,流而不行,故主里,以润泽空窍,滑利关节,补益脑。正如张景岳所说:“津液本为同类,然亦有阴阳之分。盖津者,液之清者也;液者,津之浊者也。津为汗而走腠理,故属阳;液注骨补脑,故属阴。”

脾的位置?脾切除人依然能活?

现在解剖学的脾是西医传入之后,将解剖学发现的一个器官与传统中医中脾的名称对应的。从功能看,解剖学发现的脾不能完全和传统中医的脾对应。

有学者研究传统中医的脾可能包含现在解剖发现的脾脏和胰脏。

三焦的位置?

三焦的位置目前还有争议,比较倾向于三焦作为胸腹腔的合称。

资料:

目前,对于三焦形态上的不同意见,尚未统一,还需作进一步的学术探讨。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三焦》

自《内经》以来,历代对三焦的形态、部位及功能多有争议。对三焦的解剖形态的认识,历史上有“有名无形”和“有名有形”之争。但从《内经》的论述来看,三焦属六腑之一,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如《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李士材注:“器者,譬诸盛物之器也,胃受五谷,名之曰入,脾与大小肠三焦膀胱,皆主出也。”三焦与脾、胃、大小肠、膀脒并称为器,所以三焦应当也是有形的脏器。《灵枢·经脉》说:“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又“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三焦手少阳之脉,由肩部向前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贯穿膈肌,依次联属上、中、下三焦。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横穿膈肌,也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可见三焦是一分布于横膈上下的有形大腑,而且经手少阳与手厥阴之脉与心包相连属,正如张景岳所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

就部位而言,三焦为一腔有形的大腑。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是指胃上口以上的胸中部分,心与肺居其中。中焦在膈下胃腑所在部位,脾与胃居于内。下焦在中焦以下,容纳肝、肾、大小肠、膀胱诸脏器。心肺受上焦所宣布的元气,才能宣发输布水谷精微,脾胃受中焦元气,才能腐熟运化水谷,蒸化气血津液。肾、大小肠、膀胱赖下焦元气的气化作用,才能灌渗水液,泌别清浊,外泄二便。其次,水液代谢的平衡,虽然必须赖肺、脾、肾、胃、大小肠、膀胱等许多脏腑共同发挥输布,调节水液的功能才能完成,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进行。综上所述可见,三焦是一个有形的大腑,分别容纳五脏六腑,三焦功能协同所容纳脏腑共同完成一定的机能活动,三焦的功能与其受纳脏腑的功能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医学入门》指出:“心肺若无上焦,何以宗主营卫,脾胃若无中焦,何以熟腐水谷,肝肾若无下焦,何以疏决津液。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三焦的部位和功能》

(0)

相关推荐

  • 十二经络的走向动画图,一目了然,价值连城!

    健康十六字调理方针:"排除毒素.打通循环.净化血液.激活细胞" 疾病,在于该通的不通,该排的不排. 身体里的经络看似五花八门,实际上最重要的12条经络都在这里了,这些经络怎么分布? ...

  • 中医师承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推荐度: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医师承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中医师承学习 ...

  • 生信编程直播课程优秀学员学习心得及作业展示3

    学习感悟 首先说明一下,我不算是完全从0开始学习,因为生物的知识和python的语言之前都知道一点,但说实话,我的python距离真正的实践还差的很远,也没有常用所以基本忘完. 真的很感谢群主和老师们 ...

  • 【小篆网络班】学员学习心得——美有何用

    [编者]朋友们是否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自己不会书法,没有基础,更不懂篆书和楷书的运笔规则,让您参加一个月的在线学习,而且是学习小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下面是我们最近一期学习班的一个学员的学习感受.看到 ...

  • 中医常见病学习心得 (1)

    中医常见病学习心得 (1)

  • 中医常见病学习心得 (2)

    (2)中风         中医所说的中风,包括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在中医理论中有中经.中脏.中腑.中血脉之分.         所谓中经,就是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

  • 中医常见病学习心得 (3)

    (43)高血压        我国现在有一亿人患有高血压,平均四个家庭中就会有一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病属于中医学「头痛」.「眩晕」范畴,以头痛眩晕,时发时止,或头重脚轻,步履不稳,血压升高为特征.   ...

  • 中医常见病学习心得(4)

    (4)糖尿病        我国患者已达5千万.首先必须明确,糖尿病是由于房事不节和过食甘肥厚味造成的(青少年虽没有房事,但先天不足和过食甘肥厚味造成的营养不良,也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

  • 中医常见病学习心得(5)

    (5)斑疹(附∶银屑病.搔痒.带状疱疹)        斑疹发作,有外感和内伤的区别.       由外感所导致的斑疹,是由外来不正之气伏于阳明,阳明主肌肉,邪气遏郁,热毒愈狂,忽然发泄,轻则疹痒,重 ...

  • 中医常见病学习心得(6)

    (6)虚痨   (7)肺结核       现代人饮食不节.房劳过度.起居无常,多数都属于虚劳之证,已非「时方」所能医也!但西医理论一统天下,否定「元气学说」,百姓基本上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患虚劳病,一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