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多了个儿子
我们多了个儿子
文/汪伟国
暑假过后,我新接了一个班级——2018级机电对口(1)班,这个班是军训期间经过动员后,重新组建的。这个班编制在机电工程部,运行模式是对口高考。
开学第一课,我对全班同学进行了“鼓劲”“励志”教育,帮他们分析了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告诉他们努力的目标。看到孩子们不住的点头,我知道他们明白并赞同我的建议。
趁热打铁,我立马向他们“约法三章”——消灭“睡课”现象,读书时要双手捧着课本,合买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和《古汉语常用字词典》。同时我也向他们郑重承诺——不缺课,不拖课,不多布置作业。
第一周,坐在北边第二排靠墙的一个男生,就给我们所有授课老师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穿着朴实,长相端正,个头不高,课堂反应极其“敏捷”,尽管他的答案准确率不是很高,但与老师配合的积极表现,真的值得点赞。
作文批改时,我也特别关注了他,知道该生叫李某某。令我失望的是,他的字啊,真的太潦草啦!在作文的后面,我毫不客气、严肃认真地用红笔批了:“请你下次作文,尽可能一笔一画地写正楷字!汪某某。”
语文课上,我也旁敲侧击地指出:“个别同学,什么表现都很好,就是作业潦草,如果能改掉这一毛病,以后肯定会大有作为的!”或许,小李明白我的意思,后来他的作文,确实比以前认真多了。期中考试时各科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进入班级前列。
近来,课间的一次闲聊,让我极其惊讶与同情——李某某,出生于原丁集镇宗楼,两岁多时,父亲车祸不治而亡,无比悲伤的母亲改嫁了,母亲到底嫁往何处,至今仍无丁点消息。据李同学讲,他出生时就没了爷爷奶奶。
父亲死了,母亲走了,又没爷爷奶奶,可怜的孩子怎么办?婆家在五里镇纪吴村的姑姑,收养了他。
姑姑家,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民家庭,收养小李前已经有了两个男孩。还好两个表哥一直疼爱着小李,姑姑姑父他们也尽可能地抚养他,设法让他读书上学。
在城北开明读书时,班主任老师的评语是:“头脑聪明,思维敏捷,但学习不踏实,如若能再扎实一点,各科成绩均会有所提高。”是的,没了父母的孩子,放学回家以后,恁多的双休日,尤其在漫长的寒假、暑假里,他何去何从?他干啥呢?他又能干啥呢?
缺少父爱,缺少母爱,学习监管严重缺失的小李,中考成绩不理想——总分486分,或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小李,人小志大,他认为尽管凭借目前的中考成绩读不了普通高中,但可以通过读中职的“对口高考”来圆上大学的梦想,因为“对口单招”总分1000分,其中语数外总分400分,专业与技能600分。他很自信,通过三年的刻苦努力,文化成绩肯定会有所提高,何况“专业理论与技能”方面,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呢?
他说待自己工作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一直以来关心自己的所有人,尤其是自己姑姑一家。
与他聊天,发现他很自信,心态很阳光,作为老师的我,真是由衷的开心。
昨天课间,我私下里与他说:“天气冷了,马上就要下雪了,你衣服很单薄,想到我家儿子以前穿的衣服除了旧一点,其它都很好。若你需要,我明天带几件给你,好吗?”还玩笑似的说:“读高中时,我儿子也是帅哥一个,他的许多衣服都很时髦,应该适合你穿。”他很开心地说:“好啊,谢谢汪老师!”
回到家后,听了我关于小李同学家境的述说,妻子非常赞同我的想法,立即放下手里的活儿,整理了儿子读高中时的服装,有呢子外套、羊毛衫等,共十几件。吃午饭时,妻子还向我提议:“我们儿子马上就工作了,我们家庭也没什么负担,这个孩子若能考上大学,学费我们可以全部包下来,就当我们多个儿子!”“重点中学老师,就是不一样,就是有爱心,境界就是高啊!”我与妻子开玩笑道。
今天课间操时,我约了孩子到我办公室试衣服,说来也巧,件件合身。孩子开心极了。离开办公室前,叮嘱道:“你的首要任务是努力学习,生活上若有什么困难,可以多向我或班主任反映。”
“谢谢老师,我会刻苦学习的,以后像你家哥哥一样,考个好大学!”他拎着我给他的礼包,谢着跑出了办公室。
看着他快步奔向教室的背影,我由衷地祝愿小李同学:“孩子加油!你会如愿以偿的!”
【作者简介】汪伟国,1970年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高级职称。1992年工作至今,一直担任中学语文老师。现执教于江苏省淮阴中等专业学校(淮阴区开放大学)。在《江苏教育》《德育天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淮安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8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