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眉眴目 振领提纲——缅怀杨振老师
——缅怀杨振老师
自从上网课,便不常“扫”朋友圈。昨日傍晚,正写着要上交学校的听课记录,青青的一张截图给了我震惊的消息。太难以置信了,杨振老师去世了!怎么可能?!1月初见面时还好好的……
和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不同,我们总会认为自己是“继子继女”,打酱油的,不敢认“师门”,更不敢以“弟子”自居。一夜沉淀,明白了:一日为师,终生为师。更何况有数次见面,交流,指导,叮嘱与鞭策,更有数条信息的往来。
谨作为学生,记录下与杨老师的二三事,以此缅怀恩师。
初次见面——“低级错误”
2018年的暑假,再次以学生的身份走进校园,内心充溢欣喜。卸下了老师的身份,走下了讲台,认识了天南海北的朋友,认识了或幽默风趣或学识渊博的老师。上课也如同大学一样,表面做到按时按点,私下总免不了随心所欲。但这种状态在遇到杨老师的课后,便戛然而止了。
那天是《名著导读》的第一课,一路上我们还在怂恿班长和未曾谋面的老师讲讲,早点放了我们,好让我们能赶上回家的地铁。一进三教107,就发现一位个子不高,头顶明亮的老师正坐着吃三明治,喝奶茶。他身后隔着两排座位的地方坐着一位埋头看稿的女学生。我们一进门,杨老师便说着:“不好意思,没有来得及吃晚饭。”说着,边把食物拿了出去。
那节课杨老师具体说了什么我忘了,但他让那位女学生给我们讲一讲自己的论文(或者开题报告,已经记不清楚了),那女学生面无表情地照读全文,读了快一个小时,而我们大气不敢出,头也不敢抬的紧张与压抑铭刻在心。
第二天开始,我们便按照杨老师开的书单依次主讲。班长选了卢梭的《爱弥儿》,由他先开始。他口误了两次,后一次是说错了“商务印书馆”,杨老师震怒了,拍着桌子声色俱厉地一通训斥。大意就是我们对待学问太不严谨,犯的都是低级错误。那声色俱厉的背后,透露出着深深的失望。
我们一个个像受惊的兔子,上课前再也不敢嘻嘻哈哈,准备工作也不敢随意和马虎。
后来,我选了杨伯峻译注的《论语译注》,写了6000多字,战战兢兢地结束了汇报。杨老师虽然没有夸赞,但是从他的点评中没有听出浓重的批评之意,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再次见面——“小朋友”
班长转发了一张表格,我的导师一栏里赫然写着“杨振”的名字。所有人都向我投来同情的目光,觉得我的运气实在太不好了,我也觉得那是我的暗黑时刻。
和杨老师互留了联系方式后,我选择了沉默。就这么一直拖到了不得不与导师联系的时间节点。
2019年的暑假,同宿舍的姐妹们都顺利地联络上了导师,而我忧愁地盯着手机。经历了两天的等待,在夜里2点多等到了导师的回复。我不敢睡觉赶紧回信,想着尽快敲定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又是两天过去了,等来了第二条信息:约在导师办公室。第二天我提前半小时来到导师办公室门口等着,电梯门开了关,关了开,杨老师终于出现了。
那时,他都开始叫我们“小朋友”了。
这一次见面,杨老师给我的印象是风尘仆仆且温和耐心。快一个小时的会面时间,他让我说一说我在教育或教学方面的困惑。我就按照所想的说,杨老师在一张白纸上不停地记着。我喋喋不休之后,他用惯有的理性的、较慢的语速复述了一遍我的主要内容,并从我所讲的一团乱麻中,提纲挈领,择出了三个方向,基本敲定一个方向。
不断看手表的杨老师又风尘仆仆地走了,他赶着去开会。
那次会面后,我觉得杨振老师是个古文造诣很深、学识渊博的老师,似乎不像外界所云。
三次见面——“题目不能换”
兴致勃勃地依着初定方向搜集资料,可写不下去了,一个较敏感的题材,我在写作过程中否定了自己。我成了课程结束前唯一一个没有题目的人。加上自身工作原因,我压力大到在课后绝望地大哭。
我这样一个很笨的学生,又把希望寄托于导师。我很夸张地想了近十个题目,疯魔地用微信阐述了我的想法。经历了多天的等待,等来了导师回复的8月16日17:00在办公室见面的信息。
那是最黑暗和崩溃的一天。
临近17:00,在9楼的走廊里遇到了另外两个女孩子,简单交流得知我们都是被杨老师约来谈论文的。我竭力用轻松的语气小声和她们聊天,取取经。可她们不停地把手指放在嘴边“嘘——”,示意我还得压低声音。当时我的内心很疑惑:我说话的声音已经很小很小了。她们得知我是非全日制的研究生,还很羡慕我不会被导师批评得很惨。
我真信了。
杨老师一出现,两个女孩子立刻神经紧绷,一个字也不说了,很迅速地站好。杨老师让她俩先讲提纲,让我来评价。我不知道等待我的是一场暴风骤雨。
我说完了,杨老师面色凝重,我想:坏了,肯定要批评我了。果真,老师指出我的语言犹如“菜场大妈般粗陋”,更拿出了我的微信一条条地分析,指责我人云亦云,思路不清,打扰老师,最终确定“不能换题目!”。整个会议室的空气是凝固的,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一边抖着一边流泪的,一个女孩子带我出去平复情绪并安慰我。我一边努力压制哭声,一边大口大口地喘气。我是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是班级45个孩子的老师,此刻的我是多么地狼狈。
再次走进会议室,杨老师依旧冷着脸,后来想来:他对我应该是失望透顶了吧。确实,我们这群人中,他更应该选择的是杨同学,她从小古文底蕴深厚,敢想敢做,爱钻研。而我,中年妇女,有家有娃,造诣不精,素养浅薄。
那晚后,我不敢随意地对待开题报告。在学校加了一个星期的班,连续三天夜里11点多出学校,门卫师傅对我怨念颇深。后来我发过微信给杨老师,他很及时地语音回复了我,说得很透彻很详细,声音里也透露着十足的精气神,和那晚的态度截然不同。我把他的话一一记录下来了,可惜我有种种的理由和借口——工作、孩子,内心一直“说服”自己,我不能消化和理解。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又沉默了,不敢主动和老师联系。
最后一次见面——“你记得提醒我”
开题预答辩那天的杨老师特别温和。
那天一早,我听说他在阶梯教室,便直奔二楼。从门口往里探头,发现偌大的教室只有他一个人。我自私且着急地想抓住一切能够与他见面的机会得到指点,于是还是走进了教室,打扰了他的宁静。
他坐在第一排正在批改学生的期末试卷,头戴尼龙帽,脸色有些苍白,人显得不太有精神。可是谁会往那方面想呢?我把修改后的开题报告拿给他看,他指出了明显的问题,并让我认真听其他老师点评,叮嘱我一定要录音。
评审老师们指出的问题和杨老师指出的一样。答辩结束后我找到杨老师,他坚持要听到评审录音。听完后,认真地嘱咐我:“你记得提醒我,我给你一些文章参考一下。这周没有时间了,下周吧,下周你发微信给我。”
说完,他背着包离开了。背影显得有些孤独。
就此一别,再无以后
电脑里的论文还没有动笔,杨老师的语音还保存在手机里,看到学院发出的讣告,特别是那一句“根据本人遗愿和疫情期间殡葬事务的相关规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泪流满面。
因为我忙于期末复习以及心中总有忌惮,每次联系导师都似乎需要沐浴焚香般的一系列“心理仪式”,最终,我和他约定的这条信息是1月29日才发出的……
杨老师,学生与您就此一别。虽然自结识导师的那一刻起,我便成为了大家的同情对象;虽然在被您训斥到崩溃时,我心生埋怨;虽然在等待您的信息回复时,我焦灼不安……但自从去年8月16日晚挨训以后,我眼中的您再也不是别人所云,而是个有学识深厚、信念坚定的老师。
我明白了:是我自己知识浅薄,消化不了您所讲;是我自己素养欠缺,匹配不了您的严谨与要求;是我自己懈怠懒散,以种种理由和借口不能进入“海洋”……很遗憾没有在本科时遇见您,没有正式听到您的语文课,好多文章都说那很精彩。
1月4日,是您的最后一条信息。1月29日,3月4日,3月10日您都没回。我以为是正常的,没想到……如今想来,那时的您是多么痛苦地在坚持和抗争啊。
论文未来的命运如何,我不知道。我唯一能够明确的是:我想用认真的态度重新开始。
老师,您一路走好,天堂有诸多鸿儒与您谈笑风生,而往来也再无白丁,您不再“曲高和寡”。您可以继续“读书沙龙”,一张桌、一壶茶、一群人。对,一群懂得的人。
(作者圆圆,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