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就拿诺贝尔奖的人,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参差

成为诺贝尔奖得主,已经约等于成为了超级人生赢家。但我们如果端详各位诺奖得主的生平,仍然能从中品出些许世界的参差——

有人在25岁那年,就和当物理学家的老爹一起把诺奖带回家;

有人年过五十,却还未拐入最终能让他收获诺奖的研究领域。

有的成果一经发表就引发轰动,第二年即引来诺奖青睐;

有的研究却苦等55年,才等来金光闪闪的诺贝尔奖奖牌……

甚至有坊间传闻称,如今满头银发才是诺奖得主的标配;又有人说,物理学家若是年少无为,这辈子都将无缘诺奖。事实真的如此残酷吗?

在诺奖120年的历史中,科学类奖项(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总共诞生了621位诺奖得主,其中有3人曾两次获奖。我们整理了这621位科学家的信息——诺奖世界里的参差有多大,数据说了算。

哪怕是最近几年的诺奖得主,仍然有不少科学家在三十几岁便作出重要成果。科学家们并非不再年少有为,而是诺贝尔奖来得越来越迟。

不仅等待时间越来越长,而且,从1974年起,诺奖组委会规定上,不再将奖项授予已经逝世的人。是否有科学家因此而与诺奖失之交臂,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去年研究黑洞的科学家获得物理学奖时,便有不少学者为霍金惋惜——如果霍金仍在世,或是奖项来得早一些,诺奖是不是也有他的一份?

为什么诺奖得主的等待时间越来越长?一方面,现在的科学研究,不再像20世纪初期那样有诸多仍然空白的领域,科学家要作出诸如“创立量子力学”、“发明血清疗法”这样的突破性成就越来越难。另一方面,如今的科学家数量也比100年前翻了成百上千倍,成就突出的科学家更多了,诺奖委员会验证科学成果可靠性所需要的时间,也会随之增长。

但也并非那么绝对。安德鲁·法厄(Andrew Fire)与克雷格·梅洛(Craig Mello),在发现RNA干扰现象8年后,即收获了2006年的生理医学奖;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同样也在面世8年后,就为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A. Doudna)带来了去年的化学奖,并且已经为无数的科学研究、甚至是疾病治疗带来帮助和希望。

对于科学家来说,获得诺奖的肯定固然欣喜,但这也许只是他们畅游科学与真理的海洋时,遇到的一朵闪着金光的浪花。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25岁的最年轻纪录,或许很难再被打破。但诺奖级别的研究成果并不会因此而减少——天才科学家也好,一生孜孜不倦的学者也好,他们都在为让人类生活得更好、或是更接近真理的奥秘而努力。

2021年诺贝尔奖,将从10月4日起陆续公布。今年,果壳依然会跟你一起等待诺奖的结果,并在第一时间发布最靠谱的诺奖解读。

快来关注,不要错过!

作者:麦麦,岸边的白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