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星空丨怀念蛙鸣/姚国禄



生活在村庄的人们对蛙鸣是有感应的,村民们总是喜欢在一场春雨过后或是在星光闪烁的仲夏之夜聆听村庄周围那连绵不断的蛙鸣,村民们对蛙声的向往是发自内心的,那四面起伏的蛙鸣就像季节的语言,在村民们的期盼里豁然开朗,他们在蛙声里展望着丰收的美景,在蛙声里寻找着春种秋收的快乐。

在广袤的乡村和田野,凡是有水塘和青草的地方,我们都会看到青蛙的身影,听到熟悉的蛙鸣,尤其是我们这些乡下孩子对青蛙和蛙鸣的眷恋是城市里的孩子无法想象的,在乡村那片多情的土地上,我们熟悉蛙鸣就像我们熟悉小学课本里的每一篇课文,我们这些孩子也像我们的父辈一样,能够轻易地听出晴天或是雨后、白天抑或夜晚青蛙不同的叫声,我们能从蛙鸣里看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有时候,我常常会想,这么多的青蛙活跃在乡村,它们一起鸣叫,那大概也是乡村最壮观的音乐了。

我们聆听蛙鸣是从惊蛰开始的,惊蛰过后,那些冬眠的青蛙不知从什么地方一下子就钻了出来,它们先是在清波微澜的池塘里产下许多蛙卵,一到春风送暖,春水荡漾,蛙卵慢慢变成了小蝌蚪,那些活泼可爱的小蝌蚪在水塘里一天天长大,最后变成了幼小的青蛙,整个蜕变的过程是非常有趣的,小青蛙会蹦跶的时候,屁股上还拖着个长长的尾巴,等到尾巴消失,那些小青蛙就能到田野里捕捉害虫了。

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有一篇课文叫《小蝌蚪找妈妈》,那上面描述的和我们在水塘里看到的那些轻轻蠕动的小蝌蚪形神如出一辙,我们站在池塘边,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其实那些可爱的小蝌蚪是不认识它们的妈妈的,因为青蛙不属于哺乳动物,当然那些小蝌蚪们也不会知道它们的妈妈是谁,我想,这只是作者用童趣发挥自己合理的想象罢了。据我观察,那些个头较大的母蛙,它们是不会鸣叫的,它们的责任也就是繁衍后代,给大自然孕育更多的生灵,给田野输送更多的捕虫能手。而此起彼伏的鸣叫声的都是那些公蛙们发出的,它们在鸣叫的时候,两只蛙鼓圆圆的,两张大嘴巴的两侧象装了两个透明的气泡,它们在水中调皮地游荡着,一点也不感到它们的卑微与渺小。

小时候,乡村的青蛙真是多得数不胜数,田野里,草丛中,池塘边到处爬满了青蛙,它们张着很大的嘴巴,一蹦一跳地在田野里吞噬着害虫,我们走在路上,一不留神,身边就会突然窜出几只青蛙来,看见有人过来,它们就会不慌不忙地跳到水里,待人们走远,它们就在水中露出个小脑袋来,远远望去,非常的可爱。那时候的乡村,天青水蓝,水塘也没有一点的污染,泛绿的水面上成群的蜻蜓飞来飞去,它们大概也是在聆听池塘里的蛙鸣吧?

乡下的孩子总是喜欢在月光明媚的夜晚,成群结队地溜到村庄的池塘边,看池塘边到处飞舞的流萤,然后不知疲倦地去抓上几只,再小心翼翼地放进玻璃瓶里,玩累了,就坐在池塘边,听池塘里四面起伏的蛙鸣,看天上的星月,整个乡村夜晚沉浸在一片诗情画意之中。

在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史上,只有连绵不断的蛙鸣始终在丰收的喜悦里延续,我们读唐诗里的蛙鸣,我们读宋词里的蛙鸣,无一不是在循着中国农耕文明的韵律,那是一种久违的田园牧歌生活,它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欣慰。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人类从茹毛饮血到男耕女织,这一漫长岁月蛙鸣是不曾疲惫的,它们甚至比人类生活的年代更久远。据悉,我们人类就是从青蛙转化而来的,青蛙的前身是那些远古的草履虫,而人类的前身是从青蛙演变而来的,你可以仔细观察,青蛙的整体结构和人体结构是很相像的,它们的四肢和人的四肢非常的接近,肚子、大腿、关节,乃至后爪也是五个分支,它们和人类的渊源由来已久,我们常说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其实岂止是好朋友,它应该是我们人类的祖先,所以,今天我们善待青蛙,也就是在善待我们的祖先。

人类在悠扬的蛙鸣里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乡村在年复一年的蛙鸣里不断变幻新的色彩,人们居住的地方从早期低矮的茅屋,再到宽敞的瓦房楼房,而乡村的这些发展变迁我们也是有目共睹的,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的人们对化肥、农药的依赖也愈来愈加明显,长此以往,这样就产生了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乡村青蛙的数量正在大量的减少,尤其是最近数年,水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池塘里干涸见底,长满了荒草,塘底干裂,里面飘满了杂物,即便是下上一两场大雨,也很快被渗漏掉了,池塘里长年累月看不见水影,就连我一向引以为自豪的淮河、汝河部分河段甚至出现断流,这是非常触目惊心的。据史料记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淮河、汝河断流现象,而今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有些乡村,在干旱的日子,五十米深的压井里甚至抽不出水来,地下水资源的严重缺失,无疑向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人类正在把自己逼上一个狭窄的生活空间。

水资源的减少,化肥、农药、添加剂等化学用品的滥用,严重影响了青蛙们的生存,因为没有了水源,春天里青蛙就无法繁殖,乡村的青蛙只能是越来越少,没有了青蛙当然也就没有了蛙鸣,试想一个没有蛙鸣的乡村该是什么样子,这究竟是青蛙的悲哀还是人类的悲哀?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沉浸在对乡村田园牧歌生活的一种美好向往里,那些连绵不绝的花香鸟语,那些撩人心扉的蛙鼓蝉鸣,那些春种秋收的忙碌图景,那些沁人心脾的稻香麦浪,那些远离污染的青山绿水,那些静影沉璧的小溪池塘,无时无刻不在鲜活着我们的原始的欲望,然而,我们却忽略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乡村的蛙鸣正在消失,乡村的原生态正在遭到破坏和毁灭,这该是我们人类反思的时候了。

夜阑人静之时,我常常会坐下来,怀念从前的日子,怀念乡村那些远去的蛙鸣,因为我知道,我是听着蛙鸣长大的一个乡下孩子,我童年的梦境连着乡村的蛙鸣,今生今世蛙鸣将是我生命中一道永不消逝的风景。

作 者 简 介

姚国禄,笔名雅丹,河南正阳县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收入国内多种选本,多篇散文被选入全国中学生阅读教材、高考语文复习阅读分析题,大学专升本考试题,著有诗集《临街的窗口》、《穿越大地的箫声》、散文集《月光下的村庄》,歌词集《海棠花》,现供职一家电视台。




(0)

相关推荐

  • 【朝花夕拾·西元村记事】童年的蛙事

    风者:风物长宜放眼量也! 童年的蛙事 文:赵鹏飞 1 坦率地讲:七十年代出生的我,从来没有听过大人们给我讲述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耳边倒是有一首歌谣至今记忆犹新: 一二三四五,今天水磨堵 瞎子去赶集, ...

  • 熊向阳‖蛙

    仙乐缥缈 陈佩廷 - 古筝曲 蛙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蛙的歌声,总是非常熟悉的,因为它们就住在浅草里,池塘边,水草边,稻田里,坑堰中,土沟边,或者是土墙下温润潮湿的地方.春 ...

  • 散文||蛙鸣声声

    蛙鸣声声 家乡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生长着许许多多的青蛙,虽然,它们肤色不一,体态各异,但是,都是农作物害虫的天敌,农民兄弟的好帮手. 春天来了,猫了一冬的那些蛙们,在春风.春雷.春雨的诱惑下,从越冬的巢 ...

  • 这世界上的万物皆有灵性!

    这世界上的万物皆有灵性,所谓的灵性,是它们也有着同我们人类相同的友爱与互助精神.这种坚信,来自我目睹的一个真实片断.雨水给东非大草原带来了勃勃生机.曾经干裂的土地上,大大小小的水塘星罗棋布,生命就在这 ...

  • 刘和国:蛙鸣声声

    蛙 鸣 声 声 安徽怀宁  刘和国 在我的记忆中,最难以忘怀的便是故乡夜晚此起彼伏的蛙声了,它是乡村夏夜最迷人的天籁之音.可以说,我是听着乡村的蛙声长大的,听着乡村的蛙声变老的. 我的家乡属于丘陵地带 ...

  • 在那蛙鸣的夜晚

    在那蛙鸣的夜晚(散文) 入夏以来,连日淫雨,遍地湿漉漉溜滑滑的,走路出行极不方便,加上牙也痛起来,搅得我的心情也像这天气一样阴沉沉的.我歪倒在床头,感到这乡村的农家生活就像缺油少盐般的寡淡无味. 突然 ...

  • 散文||又闻蛙鸣声

    又闻蛙鸣声 昨夜一场大雨忽然入梦,早晨醒来,窗外传来一阵清脆而有节奏的蛙鸣,似乎来自遥远的亘古,又像来自梦一样的现在.我揉揉惺忪的眼睛,望向窗外.没错,是下雨了.咕儿呱,咕儿呱--真的是蛙鸣! 这久违 ...

  • 长河星空丨大槐树下/姚国禄

    想起村庄,就想起我的姚家祠堂,想起姚家祠堂里的那棵大槐树.它是村庄的风景,许多年,一直根植在村民的梦寐里,是村民们心中的望乡台. 大槐树在村庄的东头,这里是村庄的制高点,站在大槐树下能够看见每家每户的 ...

  • 姚国禄丨神圣的贫困

    在我们的生命中也许每个人或多或少地会都会经历过一些贫困,其实贫困并不可怕,当你知道贫困会把你从困厄逆境的磨砺中使意志愈加弥坚的时候,你一定会感谢生活,感谢贫困在逆境中给你带来的战胜困难的勇气,这是一种 ...

  • 姚国禄丨青葱岁月,梦想是如此的纯净

    青葱岁月,梦想是如此的纯净 --读李蒙浩散文<那些年的花> 作为青春偶像派写手,以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为代表的新生代作家,他们一现身,便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存在,迅速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登上文 ...

  • 姚国禄丨乡村电影

    当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把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精彩的时候,也许看场电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然而,在三十多年前的乡下,对许多人来讲,能够看上一场电影,的确令人欢欣鼓舞.乡下人对一场电影的渴望是城里人无法想像的 ...

  • 姚国禄丨村庄东头的那棵老柿树

    眼前,晃动着一棵大树的影子,那是我记忆中的老柿树.它像一串摇摆在岁月深处的风铃,给我童年的生活涂上一层梦幻色彩,每每想起那棵老柿树,我的心中便会升起一股暖暖的情愫,恍惚中,我仍看见老柿树在风中婆娑,那 ...

  • 姚国禄丨乡村四季

    一个生活在乡村的人,对乡村四季是有感应的,这种感应的微妙之处就在于,它可以让你从不同的季节变幻里读出乡村各种丰富的表情来,就像大自然中的风雨雷电.阴晴圆缺一样,让人们在乡村的四季里感受到一个不同寻常的 ...

  • 姚国禄丨烟花四月下杭州

    时令正值仲春,有朋自远方来,他乡遇故知,自是心旷神怡,于是相约杭州一游. 古都杭州,心仪已久,然红尘万里,庸人自扰,难得的闲暇亦为世事所累,天堂之旅,终未如愿.杭州之行,好在友人自备交通工具,举步间, ...

  • 长河星空丨春夏秋冬的云雾烟气/钟国辉

    作家钟国辉的<春云>.<夏雾>.<秋烟>.<冬气>4篇散文分别在<人民日报>.<南方日报>.<跨越>等多家媒体发表. ...

  • 姚国禄丨夕阳下的村庄

    西边的太阳静悄悄地沉了下来,在村庄的树梢上盘旋,这是村民们司空见惯的场景,落日的余辉把村前的小河照得一片绯红,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荷把锄头,赶着牛羊,三三两两地从田野走向村庄.遥远的地平线上,细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