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仇恨!李想靠微博股票赚了两三倍,只有千把万
2月8日深夜,看到一则微博,实在让人羡慕嫉妒恨。
泡泡网、汽车之家和“车和家”创始人李想,发布一条微博感谢微博CEO@来去之间(王高飞),感谢微博团队的努力,让微博股价去年表现非常好,炒美股的他赚钱了。
@李想:说点开心的事。感谢 @来去之间 的团队优秀表现(最近汽车之家的股票也表现的相当好)。当时买微博的原因是微博比汽车之家、易车、搜房还便宜,这么大的流量入口,以后流量资源会越来越集中,就买了点,最多的时候账面亏了接近30%,一直拿着没动过。最近卖掉了一半,剩下的这些会一直持有下去。
从李想的微博可以看到,其最多时持有大约60万股微博股票,卖了一半还剩下30万股,市值达到1587万,从240%的浮动盈亏来看,李想应该是在非常低的价格买入的微博,现在微博是52.91美元,买的时候应该是10多美元的时候。虽然不是最低点,但也是很低的价位入手的,最终赚了好几倍,账面盈利达到了上千万。
微博股价2016年究竟涨了多少?直接看图:
得益于2015年下半年启动的内容战略,微博的用户活跃度和收入规模在2016年都持续爬升,并且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其股东阿里巴巴所贡献的收入。具体来说,微博在2016年取消了140字的字数限制,增加了对头条文章等内容的支持,通过旗下公司一下科技大力投资短视频和直播业务,还采取垂直战略扶持了许多自媒体并与权威新闻机构达成合作,成为一个内容黑洞,已是中国内容大潮中的顶级玩家。在奥运会、春节这样的关键时刻,微博通过运营“让红包飞”这些活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断告捷。正是因为此,微博市值一度挺进120亿美金俱乐部,曾超过其在美国的对标者Twitter。
2016年,中国科技公司股价涨得最厉害的,就是微博和陌陌。巧合的是,它们快速上升的原动力都是内容:微博是大内容战略,陌陌则是靠直播和视频社交战略。
说回李想。
对于早已实现财务自由的李想来说,千把万的进账真的不算什么。他本人是汽车之家的创始人,汽车之家早已在美国上市,现在市值有30多亿美金,在微博上市时市值也在50亿美金左右。李想目前还是汽车之家董事经理,还持有汽车之家股票,但其在汽车之家上市时就已赚得钵满盆满。
事实上,在创办汽车之家之前,李想就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2000年,19岁的李想注册中文IT垂直网站泡泡网并开始运营。2001年下半年,他从石家庄来到北京,正式开始泡泡网的商业运作。2003年泡泡网被盛拓传媒收购,此时李想就已财务自由,并开始筹备创办汽车之家。
由于高中时代就开始创业,李想并没有读大学,高中学历的他成为中国年轻人中的创富传奇。
2015年7月,李想创办车和家,定位于未来智能交通服务商,致力于打造人人可以轻松购买、使用的智能电动车。同时,李想还参与创办了电动汽车品牌蔚来汽车(NextEV),担任公司董事职位。从阿里、百度和乐视等公司的动作来看,李想又一次站在了造车的风口。
对于李想来说,靠微博股票赚个千把万其实不算什么事,毕竟炒股都是闲钱,玩一下而已。不过,如果你以为同时创办过几家公司,持有微博等潜力股并且大赚特赚就是高端炫富的话,那就错了。
在李想那条微博中,有推销私人飞机的:
还有推销北京豪宅的:
@Jason曹戈:终场结束,链家经纪人来给大家插播一条广告:鲁能7号院刚刚出了一套316平的1156万 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明年交房拳头][拳头][拳头] 性价比很高,仅此一套。李总,来一套吧
然而,李想的回应再一次让围观者们羡慕嫉妒恨:
我前年把鲁能七号院北边的两套香醍漫步给卖掉了,2008年5000多元/平米买的。
按照北京的房价来看,当年5000多一平买的,2015年怎么也有几万一平了,又赚了好多倍。李想还表示,“股票收益远高于房子,既不限购,也不需要打理,还随时变现。一线城市的房子对于大多数人还是好的投资。”,其认为炒房不如炒股。
还有人建议李想投资应该买比特币:“你要买比特币 现在都资产十亿了”,结果李想回复让人无言以对:“我资产在比特币还没有诞生的时候就超过十亿了。”
所以,有一种炫富叫做高端炫富,一般人,只能被打败。
李想一路走来,每一次选择都是对的。从最初决定创办泡泡网再到创办汽车之家,他都走在了时代的前面,知道什么是这个世界即将需要的,并且瞄准一个点投入其中、做到最好。在投资方面,不论是投资美股,还是买房卖房,李想都有很精准的判断,择机入场。
谈到李想,我还想起另一个成功人士,即久邦数码的张向东。
在2004年,无线互联网刚刚兴起时他与大学同学一切创办了3G门户,成为WAP时代的移动网站老大。在移动App兴起之后,又开始主推Go桌面,跟猎豹移动一样主要拓展海外市场。凭借于此,Go桌面母公司久邦数码得以登陆纳斯达克。虽然在美股表现奇差、跌破发行价惨淡退市,但却完成了张向东想要“创立一家公司并上市”的梦想,当然,张向东也凭借于此实现了财务自由。
并且,张向东在这之后又结合自己骑行兴趣,创办了700bike,去年,这家公司又恰好赶上共享单车这波热潮,与ofo达成战略合作,还有消息称700bike可能会被摩拜单车收购。不论最终结果是什么,共享单车这块蛋糕,700bike是要分到一块了。在创办700bike时,张向东或许并没有意识到共享单车会在中国流行,但他却想明白了单车在城市交通中的价值所在,在其关于为什么要做700bike的博文中曾这样表述:“过去的这几年,自行车从代步到融合运动、时尚、通勤和旅行等多层用途的变化中,未被满足的市场首先是城市自行车。”总之,看上去是运气好,实际上还是选择。
选择比努力重要,这是一碗熬了多年的鸡汤,也是十分简单的道理。将这句话映射到一个人的成功,或者一个公司的壮大时就会发现,一切成功都源自于正确的选择,而不是不懈的努力——虽然后者很重要,但如果没有前者,再努力也是无用功。
这个世界上,总有人能够看得比常人更远,并基于此做出对他而言的最佳决策,这些人堪称“选择家”。如果一家企业家具有这个能力,就可以带着企业壮大乃至基业长青,反之则可能会让一家大型企业走向衰败。如果一个投资者有这个能力,则可以获得卓越的投资回报率。吃瓜群众因为面临选择而迷茫时,可以关注一下那些优秀的“选择家”,跟着他们走,选错的几率相对要小一些——当然,你首先要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跟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