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游戏PK,游戏胜出?现实仍是独家限量版
《山海镜花》,是我最近在玩的游戏。它和三年前的《阴阳师》非常相似。不同的是,我玩得非常佛系。
与《阴阳师》同期的现象级手游《王者荣耀》,时至今日依旧火热。
不玩游戏的人始终有种疑问:游戏有什么好玩?
游戏重度玩家始终会高歌:真的很好玩啊!
游戏成瘾太容易了。成瘾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坦白说,就是度过游戏初期的新鲜劲后,依旧时不时想刷一把;明知游戏套路且感觉无聊,却依旧停不下、克制不了——那种时刻有打开游戏的冲动;即便有工作要做,也依旧想偷偷上游戏打个日常;当大把大把的时间花在这上面,惊觉蹉跎了多少明媚的阳光日子,而人已经颓废到家了——似乎生活的重心只有游戏了。
游戏,实在是杀时间的利器。游戏中不乏神人,把游戏玩成新高度,譬如琢磨出游戏经济,捣鼓出神攻略,钻研出游戏套路。可惜大部分玩家只是普通人。
到底,游戏与现实有什么区别?
01
游戏里,有什么?
游戏世界和现实世界,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游戏里的公会,就是个company,大家分工明确。工资就是游戏获得的装备药水,多劳多得不是一句空话。
游戏的玩家,加入公会的,那是社畜;没加入的,那是自由职业。前者有福利保证,后者得自力更生,还有风险。
游戏的商业世界,copy现实世界没商量,货币体系、商业运作、供求关系差别不大,何况还有限时促销,与现实无缝衔接。
角色职业,不就是团队职业分工吗?没有现实世界那么复杂,如果将现实世界套用到游戏里,大概是这样的情形:sales就是主力输出,Marketing是次级主力,HR、财务是辅助。
人为设计的游戏,是有局限的。经济、组织、发展,它们都不能超出现实世界的模型框架。游戏的世界观、背景故事,脱胎于人类传说和幻想演绎,转由画面来表达。它们在现实世界都有迹可循的。
把游戏世界看做现实世界的投影,也未尝不可。
02
游戏也不完全是现实世界的投影,毕竟游戏是人为设计的世界,Bug总是能通过补丁解决。现实世界可没有补丁功能,它是不是上帝设计的,还未知。
第一个在现世没有的,恐怕就是完全的掌控体验,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这种代入感的迸发,集中在一个幻想史诗的梦境:你可以成为英雄,可以拯救世界,你感觉到掌控的力量,一切都很完美。这就和杰克苏、玛丽苏的写作体验一样:你主宰你全能。
而现实中能被完全掌控的事情很少,全能主宰怎么可能体验得到?
第二个,就是超乎现实的即时反馈。现实中的反馈有长有短,反馈时间不定,有可能几年才能有个结果。游戏里关卡设置,环环相扣,反馈就在每个关卡后,这才是真正的即时反馈。
游戏的进程是真正的线性模式,一个关卡一个反馈一个结果。如果没有达到预定结果,多半游戏等级不够。等级足够Boss不愁,等级差距可以用氪金来弥补,也可以用杀时间解决。这两项必要的投入决定了反馈的好坏。
现实世界的反馈呢?没有线性模式,更多的是迂回模式,影响一个结果的因素多种多样,哪里能归结为几个呢?尤其还要考虑环境影响,不可控因素太多了。
第三个,努力就有回报。在游戏中是行得通的,而在现实中是不一定的。游戏里,花时间、花钱是有回报的。比如你花时间升级,等级自然上去了,你花时间打怪,有装备金钱掉落。现实里,你追女孩子,花钱花精力,结果女孩子选择了别人,努力换来一颗破碎的心。
第四个,现实不能回档。现实的结果有好有坏。有些坏结果很难挽回。比如创业失败,负债累累,你不能说:stop!让我读个档,我重来。
游戏里你输了回档再来,不行就去升级再来,战死了重新再来。这个再来,让角色停留某个剧情点,是游戏世界时间的凝固。
现实中,时间不会凝固,你即使再来,时间也已经往前走了……周遭情况变化了。何况,只有一条命,清零就没机会了。
看起来,游戏世界真的比现实好多了。
03
现实,是唯一版本
可惜再好,我们也不能让游戏世界代替真实世界。现实是无常的,游戏是有常的。在一个被设计的世界中,获得被设计的掌控感,并不能帮我们永久地远离现实,只能给予我们短暂的庇护所。
许多人会将游戏网瘾归结为上瘾机制作祟,却很少看到“瘾”背后的内心需求。就如同有朋友说:“心情不好?吃一顿大餐就好了,一顿不够就两顿。”大餐背后是情绪排解的需求,化悲愤为食欲都能被人接受,那么化悲愤为打游戏也能顺理成章了。
有的人打游戏是因为孤独,有的人打游戏是为了打发时间,也有人心情不好去打游戏,也有人心情好去打游戏,有人就是逃避。各种各样的原因都透露出各式的内心需求。
游戏中总有方式满足这些需求:孤独被组队满足,时间被在线时长打发,坏心情被赢得PK发泄,好心情被稀有装备愉悦,逃避的人在游戏里找到一个安身之处。
现实中,却未必能得到。孤独时,朋友们有自己的事要忙;想打发时间时,发现想不起玩什么;坏心情没有人愿意听;好心情似乎也没人关心;想逃避逃不了……
现实,是我们日常不得不面对的,只是又发现从中无法得到某些东西时,我们会转向其他方式。有的人通过阅读,有的人通过运动,有人通过看视频,也有人通过游戏。
当内心需求通过游戏获得时,我们看到就是上瘾表现,似乎没有人把这两个字冠在阅读和运动上。
常有新闻报道网游少年辜负父母期待,自甘堕落。在令人唏嘘的故事背后,孩子的父母做了什么?新闻没有告诉我们。我们读到更多的却是孩子逃课、偷钱玩游戏。
这些少年在网游中打怪升级,感受到了成就感,受到了队友的关注,这些在现实世界中未必能够得到,所以他们不愿离开游戏世界。何止是少年人呢?有许多成年人以同样的理由,身陷其中而不自知。
不要急着否认,用冷静思考取代急迫的辩解。
心情不好吃大餐,偶尔有效,可天天心情不好吃大餐,心情还没好倒成了胖子,又要烦恼减肥。
游戏也是如此。偶然地钻进游戏是一种整装待发的休息,长久地沉溺游戏则是陷入僵死的麻痹。
大道理谁都懂,何必多说?
那么想下这个问题:游戏中究竟哪一点让你特别受用?满足了你内心的哪一部分?
搞明白从游戏中想获得的东西,切换到现实中获得,不是更好吗?
孤独时,参加新的团体活动;空闲时,找找有趣的新活动;坏心情时,多运动;好心情时,请新朋友吃饭;逃避时,想想问题总有解决办法,无法好坏而已,也就释然了。
毕竟现实是我们生活的唯一版本,还是独家限量款,长期保持在线。
04
结 语
明白自己的内心需求,才能在生活中继续,而不是在游戏中“假装”。
想更好地主宰自己的生活,就学会接受已有的,创造未知的。
想更好地获得生活的反馈,就学会为自己设立小目标小奖励。
想要努力有回报,就学会找准正确的方向去努力,而不是盲目。
想让现实回档,不如学会及时复盘,吸取教训经验,改变未来的结果。
游戏小玩是放松,沉迷就是放纵。现实是生活的唯一版本,放弃它进入游戏世界,最终不过是放弃了自己。
试问:你,究竟在哪里?
【文/云玖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