蕺菜~and~茵陈蒿
一: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是三白草科,蕺菜属的植物。还有侧耳根, 狗贴耳, 鱼腥草, 鱼鳞草, 臭草, 折耳根等别名。拉丁学名解释:Houttuynia:<阴>蕺草属。
鱼腥草对于贵州人来说,简直太熟悉了。票圈有人转,用一道菜证明你是哪里人?就有同学说的凉拌折耳根,后来知道不只是贵州。西南地区别的省也爱吃呢。
折耳根是鱼腥草长在地下的根状茎。像根一样,不过是茎。因为他分节嘛!根是不分节的,这点可以区别于茎。在鱼腥草的叶子上发现了一种小虫子。
我们吃的就是他的根状茎,偶尔会带几片叶子。凉拌起来,加点辣椒各种调料什么的。之前看一个中药的公开课,里面就有提到。
凉拌折耳根是一道药食同源的菜,折耳根性凉,加上性热的辣椒。恰好中和一下。熟悉各种食物的偏性,饮食上注意调整。就可不至于过食寒凉或温热而打破身体的阴阳平衡。
这个才是鱼腥草的花,白色的是苞片哦。也不知道那种小虫子和鱼腥草是什么关系呢。
全株入药,有清热解毒,利水之效,治肠炎、痢疾、肾炎水肿及乳腺炎、中耳炎等。嫩根茎可食,我国西南地区人民常作蔬菜或调味品。
二: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是菊科,蒿属的一种植物,还有安吕草, 棉茵陈, 猴子毛, 小马尿蒿, 土茵陈等别名。
拉丁学名解释:Artemisia:<阴>艾属。[(希)Artemis一女神名]菊科;capillaris:毛发状的。
早春二、三月采摘的基生叶,嫩苗与幼叶入药,中药称“因陈”、“茵陈”或“绵茵陈”,含氯原酸 ,香豆精 ,咖啡酸 等,为治肝、胆疾患的主要成分。
有俗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我眼前这五月份号,倒也依旧嫩绿。很是期待他的花呢。
茵陈蒿的水提取液对多种杆菌、球菌有抑制作用,挥发油有抗霉菌的作用。茵陈蒿还作青蒿(即黄花蒿A. annua Linn.)的代用品入药。幼嫩枝、叶可作菜蔬或酿制茵陈酒。鲜或干草作家畜饲料。
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还有个特点呢,黄花蒿是菊科植物。繁殖能力很强,又是草本。比紫杉醇这些要从树皮中提取的植物资源要丰富的多。所以资源开发的时候,多考虑身边的很多的植物,对于那些微量的,物种珍惜的。希望积极寻找代用品,保护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