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会历史上来自海外最早的无名女英雄,一位亚美尼亚主妇,在泉州建造了雄伟华丽的第一座主教大堂
天主教会历史上来自海外最早的无名女英雄,一位亚美尼亚主妇,在泉州建造了雄伟华丽的第一座主教大堂
唐朝中期发生了“安史之乱”,连年的战乱导致陆上丝绸之路中断,但这反而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中外交通从此以海道为主。
说起海上丝绸之路,就不能不说到它的起点泉州,不过那时候泉州还有一个更厉害的名称叫刺桐。东南沿海的泉州历史上曾经以“刺桐”之名为世界所熟知,吸引了各国航海家、游历家、商人纷至沓来。
泉州怎么会被称为刺桐?原来公元943-957年的时候扩建泉州城,环城种植刺桐树,从此泉州便以“刺桐城”、“刺桐港”闻名于世了。刺桐港是宋元时期中国最大的贸易港,前来泉州的外国使节、商人、宗教人士日益增多。
1289年罗马教宗尼阁老四世派遣方济各会会士若望·孟高维诺,沿陆路经东欧、西亚、波斯等地到达印度,并在此乘船前往中国,于1293年到达泉州。
次年抵达元大都,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孟高维诺在汗八里(北京)建立中国第一个主教区。元皇庆二年(1313年),在泉州建立主教区,日辣多为第一任主教。
元至治二年(1322年),意大利的方济各会士安德肋·佩鲁贾继任刺桐教区主教,是为第三任。
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的编年史手稿中,至今还保留着刺桐主教安德肋·佩鲁贾于1326年1月写给故乡修道院沃登的拉丁文信件:“在大洋海岸有大城,波斯语称为刺桐。城中有一亚美尼亚妇人,富于资财。在此城建教堂一所,后来主教将此教堂作为主教堂……”
也就是说,一位亚美尼亚主妇,在泉州建造了雄伟华丽的第一座主教大堂。
那么,这一位亚美尼亚妇人,怎么会出现在中国元朝的泉州?
在那之前,蒙古帝国的扩张已经影响到了大半个欧洲大陆。富有世界眼光的亚美尼亚人,不可能不清楚其背后的巨大机遇。聪敏的亚美尼亚人早就成为了蒙古世界新秩序内的积极参股者。
亚美尼亚人也用铁和血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在蒙古西征军的中东攻伐过程中,始终活跃亚美尼亚军队,亚美尼亚的西欧式军队往往被蒙古将领委以重任。
他们是摧毁巴格达的围城步兵和工程师,也是在艾鲁贾之战中为蒙古人冲锋陷阵的精锐重骑兵,亚美尼亚人还是坚定的站在十字军与伊尔汗国一边。在蒙古人同埃及历次大战中,都会有亚美尼亚骑士参战。
亚美尼亚人成为了蒙古西征军的重要助力。
随着蒙古驿站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亚美尼亚商人可以凭借帝国的保护,从地中海一路走到太平洋海岸。他们的贸易网络也因此获得了超越前代的发展。
所以,他们在沿途的中亚城市建立了商行以后,成功的将分支机构设立到了元大都、扬州、杭州、泉州。随之建立起来众多小小的亚美尼亚社区与教堂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位亚美尼亚主妇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到达了中国的泉州,她的家族可能就是凭借与当时蒙古帝国的友好关系,把自己的商业帝国拓展到了中国沿海,并且经商致富。
我们现在不知道这位亚美尼亚主妇的真实姓名,也不知道她出生在那里成长在何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她一定是一位积极参与天主教会福传事业的热心教友。
这位亚美尼亚主妇在远离自己家乡的泉州,凭一己之力建造了一座主教大堂,使她成为了中国天主教会历史上第一位来自海外的无名女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