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石渡健的收官之作-Marantz SA-10 S1/PM-10 S1

如果留意过我之前写的Marantz评论文章,或许大家会知道我曾经也是Marantz的粉丝之一。我家的第一台Marantz CD机是CD63SE,入门级,性价比很突出。在CD63SE之后就换成了CD63 MKII K.I版本,也就是发烧友们俗称的“签名版”CD63SE,这台机的产量并不多,在选件方面明显要比CD63SE更好。其中,K.I就是石渡健先生的名字简写,意味着这款器材由石渡健先生亲自改良。当然,有K.I标识的Marantz器材并不只有CD63MKII K.I,但发烧友却知道Marantz里面但凡有K.I标识的器材,不论定位是高端还是入门都被视为精品器材。

我对K.I版的器材是情有独钟的,喜欢的不仅仅是它的声音,还有就是其特殊性。所以,即使家里换了音响系统,我还是把这款CD机保留下来作为纪念。但要说到特殊性,那就不得不说到Marantz近期推出的旗舰组合SA-10 S1和PM-S10 S1,它们是石渡健先生监制下所推出的两款器材。它们不仅仅是Marantz新一代的旗舰,还是石渡健先生在Marantz的收官作品,这使得SA-10 S1和PM-S10 S1在Marantz产品当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正因为这样的关系,SA-10 S1和PM-S10 S1在设计上有着意想不到的地方。

“没有DAC芯片”的播放机

在SA-10 S1的设计上,Marantz宣称SA-10 S1是一台没有采用“DAC芯片”的CD/SACD播放机。对于我个人的理解而言,应该说是一台没有采用现成DAC芯片的CD/SACD播放机更合适一些。其实现成且高性能的DAC芯片实在太多了,什么ESS9038PRO、AKM4497等,很多旗舰CD/SACD机都在使用。但Marantz居然不直接采用这些现成的DAC芯片,这是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既然不用现成的DAC芯片,那Marantz采用什么方式来实现D/A转换?为此,Marantz邀请了当年飞利浦TDA1547 DAC芯片的设计师Rainer Finck来设计SA-10 S1的D/A转换部分,该部分的架构主要源于TDA1547 DAC芯片。说到TDA1547,它是Philips公司提出的BitStream(比特流)方案之后的第一款DAC芯片,其原理是先通过Delta/Sigma调变器将多bit数字信号转换为单bit数字信号,再经过低通滤波变为模拟信号。

SA-10 S1对数字信号的处理方式分为两部分,Marantz分别将它命名为MMM-Stream和MMM-Conversion,前者负责数字滤波、数字调变和过采样,不管你播放的是CD或SACD,还是通过电脑USB端口给予的信号,它先把数字信号统统变换成1bit/11.2MHz规格的DSD信号(DSD256),然后交由MMM-Conversion(以每声道2只AHCT574触发器组成)处理之后再输出模拟信号。换句话来说,SA-10 S1的D/A转换部分就相当于将一只DAC芯片拆分为两部分。

文章写到这里我需要特别指出一点,SA-10 S1的D/A转换过程是直接对DSD信号进行转换的,这就是所谓的直解DSD。因此,如果你播放的是SACD碟,或者通过电脑播放DSD文档时,DSD信号仅仅通过重采样之后就直接被D/A转换了,不涉及“DSD-PCM-模拟”的过程。如果你手头上有大量的SACD碟或者DSD文档,那么SA-10 S1就能满足你对直解DSD的追求了。

图中正方形的芯片就是SA-10 S1的MMM-Stream部分,4块长方形的芯片就是MMM-Conversion部分。其中,MMM-Conversion部分的每声道使用2只AHCT574触发器芯片组成全平衡D/A转换

模拟放大部分采用两级HDAM模组,同样以全平衡方式进行放大,所以在信号线的选择上平衡线是好声的必然选择

SA-10和PM-10都有独立的耳机放大线路,驱动力和声音品质也是完全能够接受的

SA-10的数字输入/输出模块。其中在USB输入方面,SA-10同样采用数字隔离器来隔离PC端的噪声,以提高PC HI-FI的重播水平

首次在旗舰机型上使用D类放大器

另一个最让我意想不到的地方在于PM-10 S1合并功放里面的功率放大部分居然用上了D类放大器和开关电源,而且一次使用4块D类放大模块,每两组进行桥接,从而得到每声道200W的输出功率。其中,D类功放模块和开关电源都是使用Hypex公司的现成产品。在我的印象当中,这应该是Marantz首次在旗舰机型上使用D类功放。Marantz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能减少占用机箱内部空间的情况下来得到大功率输出。

解决了大功率输出和占用内部空间的问题之后,另一个问题就是声音风格的把控方面,由于功放和电源模块都是现成产品,而且世界上也有好多功放产品使用同样的产品,这使得声音会出现同质化的问题。那么Marantz通过什么方式来做出自己所希望得到的声音?答案就是在前级放大线路上面,通过这个线路进行声音调校。为此,Marantz将著名的SC-7旗舰前级放大器的前级线路经过一定程度的简化后再装到PM-10 S1里面,而供电部分则采用线性电源供电,变压器的处理方式与SA-10 S1一样采用是个纯铜罩给屏蔽起来。

此外,PM-10 S1的放大线路也是采用全平衡式设计,即使使用单端方式输入,音频信号都会先经过单端转平衡线路后再交由放大器放大。因此,两台机之间的连接方式上,平衡信号线是好声音的必然选择。

PM-10 S1采用了D类放大器,并以每声道两块D类放大模块桥接的方式得到大功率输出。而前级部分的线路则源自著名的前级放大器SC-7

后级的供电部分采用两块开关电源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我日常听音乐大部分时间都是采用数码流或者PC Hi-Fi的形式,但因为SA-10 S1和PM-10 S1的到来,我又拿出了珍藏已久的CD唱片来欣赏。在音箱方面,我这次准备了自己熟悉的YAMAHA NS-40M Studio监听音箱。选择它是因为它有很强的可塑性,还有很中性和准确的声音。我曾经大胆地用上FM Acoustics功放作驱动,可以让它发出极其干净的低频、极其饱满扎实的中频和丰富无比的细节,还有着一流的声音清晰度。

这次用SA-10 S1和PM-10 S1搭配,通过YAMAHA NS-40M Studio来重播,我还是很容易地发现到它们的声音特质。它的声音是鲜活的,但却不是鲜活到让人感到刺激的效果,它的乐器音像是凝聚的,但却不会凝聚到强烈的地步;它的声音是活跃、干净的,但却不会干净到像白开水一样;它的声音是开扬的,但却不像美国器材那般奔放澎湃,不会让小音箱的声音变得巨大无比;它的驱动力对于YAMAHA NS-40M Studio来说是足够的,但力度却不是强横的。那该怎么形容它们才比较贴切呢?我只想说SA-10 S1和PM-10 S1真正擅长的地方在于能营造出美好音色的效果,属于一种有味道的声音。鲜活凝聚中带有软性、顺滑和暖和的特质,可是这些特质却不会把声音的清晰度给破坏掉,而且中频的绵密感和信息量是一流的,听起来会给耳朵带来很好的舒适感。

Ferenc Fricsay指挥的《贝多芬三重协奏曲》是我最近听得比较多的一个录音,在SA-10 S1和PM-10 S1的演绎下,声音可以用风味十足来形容了,乐器的音像很清晰地浮现出来,左边的小提琴、中间的钢琴以及右边的大提琴乐器定位都很准确,声音是充满光泽的。不过,这种光泽并不是耀眼的光泽,而是一种柔光的感觉。而重播郑京和演绎拉罗的《西班牙交响乐》时,SA-10 S1和PM-10 S1这样的声音特性可以更好地表现出女性柔美的演绎方式,小提琴的声音总是显得平滑自然。维多利亚·普斯特尼高娃演绎的《柴可夫斯基第二钢琴协奏曲》里面,SA-10 S1和PM-10 S1所重播出来的钢琴声音可以用晶莹剔透和高贵华丽来形容,音色是相当的惹人喜爱。

有诱惑力的SACD重播声音

当我收到SA-10 S1和PM-10 S1之后,也有一些发烧友问过我这个系统播放SACD唱片的效果怎么样。虽然这样的问题很笼统,毕竟不同厂家所制作的SACD在声音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但我也少不了拿它们来播放SACD,毕竟我最近手头上有一堆Esoteric公司出版发行的SACD碟。当中,我挑选了自己熟悉的格罗米欧演绎《莫扎特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和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演绎的《春天》这两张专辑来听,与Philips公司的CD版本对比起来,我觉得SACD版本出来的声音更有模拟的感觉,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两张SACD碟的声音质感很自然,音乐的流畅性十分好,而且由于SA-10 S1和PM-10 S1本身的声音风格问题,在自然的质感和一流的音乐流畅性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的甜度和温润度,还有一定的软性质感。因此,单单是音色方面,SA-10 S1和PM-10 S1重播SACD时的效果就显得更具有诱惑力。

配上Focus 140,美上加美

要说有诱惑力的声音,搭配YAMAHA NS-40M Studio还不算什么,毕竟它是监听音箱,声音是直爽的,SA-10 S1和PM-10 S1的音色对它来说只能起到一定的调味作用。相反地,搭配Dynaudio Focus 140给我的感觉则很特别。因为Focus 140本身的声音风格就是温暖的,低频的量感比起传统的Dynaudio要多一点。使用SA-10 S1和PM-10 S1搭配的时候,声音非常饱满有密度,特别是中频部分的饱满感显得尤为出色,重播人声的录音时,声音又厚又温暖,人声的肉感十足;重播单件小提琴的录音时,乐器的结像会变得饱满又庞大,琴腔的共鸣声音丰富。低频部分也是松软而有弹性,非常的充盈,余韵十足,小音箱也能听出宽松自然的低频效果,而中高频部分圆润而不失光泽感,而且声音很精致、很细腻,还很耐听,如同听单端胆机的感觉。

总结

SA-10 S1和PM-10 S1作为石渡健先生在Marantz监制下的收官作品,它将过去一些经典的设计经过改良后再次运用其中,它们的声音给我的感觉是挺特别的,能营造出一种很美好的声音,尤其是中频段的密度感和圆润感方面更是它们的强势之处,人声饱满厚实、有肉感,乐器的质感富有光泽且有柔美的特质,能给耳朵带来舒适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