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瘟疫受病不同辨

伤寒瘟疫受病不同辨

伤寒受病,由皮肤而得,风寒外感,自气分传入血分。瘟疫受病,由口鼻而入,邪热内伏,自血分发出气分,一表一里,一寒一热,判若霄壤。

(0)

相关推荐

  • 温病学派

    2005-01-14 王 履 王 履(1332--1391)字安道,号奇翁,又号畸叟和抱独老人.元末明初昆山人.其于<医经溯洄集>中明确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见解,指出温病的病因乃感天地 ...

  • 伤寒瘟疫病证不同辨【荐】

    伤寒初起,其证但头痛身痛,发热恶寒,舌上未即有胎,胸腹未即胀满,口舌未即干燥,四肢未即无力,精神未即困惫,气未即臭,面未即垢,此表有病,里无病也. 瘟疫初起,其证亦头痛身痛,壮热恶寒,舌上便有白胎,胸 ...

  • 【名方研习】《伤寒瘟疫条辨》升降散医案10则

    关于升降散 陈勇毅 升降散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最早见于明代医家龚廷贤的<万病回春>"内府仙方",后在清代医家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中,将其列为&q ...

  • 【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升降散】

    升降散 温病亦杂气中之一也,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者,此方主之. 如头痛眩运,胸膈胀闷,心腹疼痛,呕啰吐食者: 如内烧作渴,上吐下泻,身不发热者, 如憎寒壮热,一身骨节酸痛,饮水无度者: 如四肢 ...

  • 伤寒瘟疫治法不同辨【荐】

    伤寒瘟疫治法不同辨 伤寒初起,只宜解表,不可攻里,若骤用芩.连.栀.柏.大黄等药,则风寒闭塞,反入里矣.入里之后,亦宜分别寒热虚实治之,不可误下.必至大便秘结,六脉沉实,舌胎黄燥,痞满燥实悉具,方可下 ...

  • 伤寒瘟疫脉息不同辨

    伤寒瘟疫脉息不同辨 伤寒初起,左手脉盛于右手,或浮而紧,自是风寒外感,必传入三阴,然后脉沉. 瘟疫初起,右手脉盛于左手,不浮不沉,中按洪长滑数,重者脉多沉伏细涩,或一手先伏,或六脉俱无,此邪热内壅,闭 ...

  • 《伤寒瘟疫条辨》学术思想概要及治温十五方用药规律研究

    本文分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两个部分.理论研究主要用于<伤寒瘟疫条辨>学术思想概要研究,数据分析主要运用于<伤寒瘟疫条辨>治温十五方用药规律研究.目的:<伤寒瘟疫条辨> ...

  • 周仲瑛名中医谈肺系病证辨治总结 (转载学习)

    周仲瑛,男,汉族,1928年6月出生,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名 ...

  • 一字千金:五脏病证辨!(精读每一句)

    尽信书不如无书 1周前 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不足则悲.肺藏气,气有余则喘咳上逆,不足则泄利少气,肝藏血,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脾藏形,形有余则腹胀.经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原注:脾主四肢).肾藏 ...

  • ''伤寒''为万病之源,伤寒方治疗杂症应用指南

    今天谈谈<伤寒论>中其他方子在杂病中的应用. 1 谈谈麻黄汤,大.小青龙汤,麻杏甘石汤.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以麻黄为主的方剂在杂病中的应用. 这一类方剂主要用于饮证.麻黄乃肺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