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命运如何,除了取决于自己,还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情境力量
休假期间,陪着爱人去商场转转,中午时候在里面敞开式餐厅吃点饭。
期间,观察一位明显不正常年轻人行为,由不得要写点什么。
刚开始找了个座位坐下,有个年轻人坐在对面长座椅上,看上去衣服还整洁,不过头发蓬松,乱糟糟,尤其眼神发散,不对焦,无神,不太正常模样。
后来我们点的黄焖鸡米饭端上来,开始吃饭过程中,这个人又过来,坐在一侧。我看过去,此人正在专心盯着他自己的鞋子,不由觉察到此人“不正常”。
这个感觉不正常,就是许又新教授说的“残余法则”,说不出具体原因,反正不合常理,其实就是从眼神看到的。
随后一幕,证明残余法则的常识来源。看到邻座吃完,人家还刚刚站起来,这个人飞奔过去,端起余下的一碗米饭离开了。
此时候,所有注意到的人都知道这个人不正常。
当然,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不正常,尤其一般人,不是说精神状况的持续性不正常,而是当下这个状态处于不正常,而且是某个心理方面,就此人来说其他方面比如感知、记忆、观察、表达都是正常的。
我一时有些感慨,又有些隐忍,于是说了这个人智力低下,又给爱人讲了个故事。
我说的是刚看过的一个故事,有位公众号作者自述经历,去必胜客喝下午茶,遇到两位素衣老人带10岁左右孩子,只给孩子点餐而自己握着热水杯。作者觉察异样,过去闲聊,最后请老人赏光吃餐厅的面,上来鸡肉照烧饭后,老伯哭着跑出去,老婆婆告诉自己女儿刚去世,看到她就像看到女儿。最后老人吃了这份饭,还接受了作者“不怕不怕”的安慰。
最后,我对爱人说“你敢不敢点一份饭给这个人”,给我回复道“这个人这么年轻啊”!
有道理,此事此想法就此了结。
不过这个功夫,杂七杂八想法也涌出来。助人为乐,想帮助人,也需要勇气和智慧,因为会显得另类;心理助人讲究不求不帮,救急不救贫,不帮倒忙才是底线;旁观者效应,吃饭者和商场管理人也很多,责任也在分散中,多事不如少事。
我们除了点的饭,还各自要了一碗粥,我有些喝不下,胡乱想着,突然看到这个人又走过来,张望着找吃的。
爱人那边有不少剩菜,主动问一句“你要不”,那人赶紧拿去,我顺手把粥推过去,赶紧离开了。
给人剩饭菜很不礼貌,不过一般人又能如何做呢。我们就是非常一般的一般人而已。
路上,我说这个人是“傻”,爱人却说是“懒”,原因在于:耐心等着找剩饭而不是抢饭,刚才给他饭菜还说了谢谢,看起来身体正常可以找个活干。
这当然只是猜测而已,毕竟我没有意识到和敢于去和人家聊聊,只能继续无聊的想:不是精神生理上的器质性问题,但愿是遭遇外部打击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可以慢慢恢复正常;还有就是,这个现象出现,还折射着家庭、社会等如何提供有效支持和帮助的话题。
一个人的命运如何,除了取决于自己,还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情境力量,但愿避免最差情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