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新语二十三:人 格
西汉时候,东海兰陵出了两位大才子,一位名叫萧望之,一位名叫王仲翁,两个人为同窗好友。萧望之是西汉开国大臣萧何的第六世孙。不过,萧望之的父亲、祖父、曾祖父全都是以种田为生。萧望之自幼好学,很年轻就成为名震朝野的儒学大师。王仲翁次之。
那时候,西汉的政权把持在大将军霍光的手里。所有官员的任用、提拔必须经过霍光同意。霍光的专政引起了朝中大臣的不满。左将军上官桀打算谋杀霍光,迎立燕王刘旦为皇帝。上官桀的阴谋被霍光识破。霍光杀死了上官桀,平定了内乱。自此,霍光规定,凡是觐见自己的官民都要被摘去兵器,脱光衣服搜身。然后,由两个侍卫挟持着觐见霍光。
恰好在这一年,萧望之与王仲翁一起来到京师,拜到长史丙吉门下,希望谋求一个官职,为朝廷出力。西汉实行的是举荐制。长史丙吉把萧望之与王仲翁一起推荐给了霍光。霍光早就听说萧望之的名气,于是,决定召见萧望之和王仲翁。
萧望之与王仲翁一到霍光的府邸,便被侍卫们被摘去了兵器。侍卫们要求萧望之与王仲翁脱去衣服检查。王仲翁顺从地当着众人的面,扒光了自己的衣服,接收侍卫们检查。萧望之却坚决不肯。他大声说:“我乃一代儒生,怎么能对我如此无礼?士可杀,不可辱。我宁肯不做官,也不愿意受此大辱。”侍卫们见萧望之不脱衣服,便围上来,硬要把萧望之的衣服扒下。于是,双方在霍光的府邸大声争吵起来。
霍光在大堂上听到吵闹声,便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儿。侍卫们回答说:“外面一位名叫萧望之的儒生,不愿意脱衣服检查!”霍光说:“不脱就不脱吧,你们让他进来!”就这样,萧望之成为唯一不被脱衣检查的儒生,受到了霍光的接见。霍光问:“你为何不愿意接受检查?”萧望之大义凛然地说:“将军以功德辅佐幼主,当以礼对待天下名人贤士。现在,凡是见到你的人都要遭到露索挟持,这恐怕不是周公之礼吧?”霍光被说得膛目结舌,没有话来回答。
霍光是一个高傲的人,听不得反方面的意见。虽然,他知道萧望之有才,但是,却故意冷落萧望之,给了萧望之一个看城门的小官。而一同被召见的王仲翁却被授予大将军史,很快又升至光禄大夫给事中。王仲翁出入前赴后涌,趾高气扬,非常威风。而萧望之却站在城门边守门,相比之下,显得非常渺小。
这天,王仲翁从城门经过,看到站在城门前守门的萧望之,便想嘲笑一下萧望之。王仲翁下了马,笑着对萧望之说:“我的文章没有你写得好,可是,我的官却比你做得大。你不肯被潜规则,得罪了执政,结果只能给人守门!”面对王仲翁的嘲笑,萧望之却笑着说:“出现这种结果,这是由于咱们两个人的志向不同。你虽然得了官,可是,你却丢掉了人格。而我虽然守城门,但是,我却保住了自己的人格。一个人要是没有了人格,就会变成别人的玩物,如同行尸走肉。这样的话,官当得再大又有什么用处呢?”萧望之一席话,说得王仲翁哑口无言。
几年后,霍光死了。霍光的儿子霍禹当了大司马。霍禹打算杀死汉宣帝,自己当皇帝。结果被汉宣帝识破。霍家遭到了灭门之灾。王仲翁因为与霍家走得太近,也受到了牵连,被一同处斩。而萧望之却凭着自己的才能,受到了汉宣帝的重用,接连被提拔为谏大夫、丞相司直、平原太守、关内侯、太子太傅等职。萧望之死后,其长子继承爵位,世代在朝为官。
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注重自己的人格,坦坦荡荡做人,坦坦荡荡生活。小人却常常因为患得患失,丢掉自己的人格。而一个人一旦丢掉了自己的人格,就容易丢掉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譬如,萧望之与王仲翁。(始发于2013年《才智》1期,图片摘自网络,与内容无关)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
通联: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人民路县委大院一号楼3楼县文联 田野(收)
邮编:474450 电话:13569243979 0377—6922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