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场体面的退出 2024-06-22 03:42:52 文字:秋葵妈妈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总是乖巧懂事,自己家的孩子却问题不断?明明自己已经给了孩子最好的,为什么孩子却丝毫不领情?在埋怨孩子难养难教的时候,你是否反思过自己的养育方法?我们都希望能养出孝顺懂事的孩子,可大多数时候却事与愿违。其实,有可能恰恰是因为你什么都给了孩子最好的,才导致了如今的现状。以下这几种父母,最容易把孩子养成仇人,看看你中招了吗?过度溺爱孩子的父母今年10月12日,有网友爆出一段视频:武汉地铁2号线上,一位女孩两手插兜疯狂用脚踹同行中年妇女,嘴里还不断骂骂咧咧。而那个中年妇女,就任由她又踹又踢,唯唯诺诺不敢闪躲。听两人的对话可以判断出二人为母女关系,女孩之所以狂踹母亲是因为妈妈下错了地铁站。下错站而已,再坐回去就是了,何以至此要狂踹那个生养自己的人?其实大家仔细观察这对母女,就能看出端倪。女儿双手空空,而母亲手上肩上全是行李和大包小包。从这个细节就可以判断,这位母亲对女儿是多么地溺爱,一点重物都舍不得让女儿提,尽管女儿已经长到和她一样高了。后来有人看不下去了,站出来教训女孩,“别再打了,再打我就报警了!”这时,一直任由女儿狠踹的母亲站了出来,没有教育女儿,反而安慰她:“没事了没事了,别生气了。”看到这里,秋葵妈妈终于明白为什么女儿可以这么理直气壮地狠踹母亲。这当中多半是母亲对她的溺爱造成的!正是因为妈妈对女儿的百依百顺,女儿才会在稍有不顺的时候对母亲大打出手。其实大部分中国父母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将所有的爱倾注到孩子身上,却没有想到过分的溺爱反而会害了孩子。他们为孩子做得太多了,就如同上面的这位母亲,所有行李都自己扛着,让女儿心安理得空着手。父母代劳得多了,孩子们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理所当然的观念。当有一天父母不能提供他们想要的东西了,父母便成了原罪。当孩子长大成人,他不会记得父母的付出,只会觉得父母给的还不够多。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就是,父母倾注所有心血,却养出了一个白眼狼。控制欲太强的父母强势的父母,孩子要么软弱巨婴要么叛逆乖张。记得两年前那个写1.5万字长信和父母断绝关系的留美研究生王猛(化名)吗?他在长信中控诉了父母对他的种种控制,因为这种控制,使得他极力想要挣脱父母的束缚。12年未曾回过一次家,只为了和父母切断一切联系。代入一下,自己的孩子12年不肯见自己,那是多么令人难过的事情啊。但一切都是有原因的,若不是父母的过度控制,就不会有王猛后来的叛逆和决绝。王猛称,从小学开始,父母对他的控制欲就极强,大到上什么学校,小到明天演出穿什么衣服,都是母亲说了算。他在父母眼里就是一个学习工具,除了学习,他啥也不会,也不用会,因为父母会代劳。以至于小学的时候,王猛因为不懂剥鸡蛋被同学嘲笑。从这件事之后,王猛开始对父母心生怨恨,也为将来的出逃埋下了种子。终于熬到上大学,王猛努力考取了父母满意的北京大学,本想这回可以逃离父母的掌控了吧,谁知道,在离家前,父母让他跟北京的大姨,还托大姨好好照顾他。这对于王猛来说,并不是照顾,而是变相的控制。后来,王猛实在受不了,大学毕业后再次出逃。他逃到了美国,不再与父母联系,仿佛失踪一样。中间父母发信息询问过年回不回来,他永远都是冷冰冰地回复“不回”就再没下文。当记者问及王猛是否考虑过父母的感受时,他面目表情地答道:“那是他们自作自受!”相信任何一对父母都不希望把孩子养成仇人,但过度的控制,确实会将孩子推远。心理学家李雪曾说过:“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欲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过度控制孩子的生活,无异于提前杀死了他的人生。相信没有一对父母是不爱孩子的,但爱并不是死命攥着,而是适时的松手。人都说,真正的父母之爱,是一场体面的退出。我们的孩子其实不是我们的孩子,他是独立的个体。从孩子和母体分离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孩子会踏上属于他自己的路,而我们做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慢慢放手,然后站在他们身后当他们永远的后盾。喜欢用钱威胁孩子的父母秋葵妈妈的一个朋友,多年没有跟父母见面,哪怕父母骂她白眼狼也不为所动。问她为什么能狠得下心,她说她的父母眼里只有钱根本没有她,还清父母为她花的钱她就再和父母没关系了。原来从朋友开始记事开始,父母就一直和她强调给她花了多少多少钱,长大了是要的还的,父母没有义务之类的话语。只要朋友一犯错、一顶嘴,父母就喜欢用钱来威胁她:“你现在大了翅膀硬了是吧?下周的生活费别指望找我要!”她赌气在冬天洗冷水澡,妈妈脱口而出的不是关心,而是恶狠狠地说:“你这么爱洗冷水就洗,感冒发烧了我没钱给你看病,自己爱死哪去死哪去。”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别人的父母都是生怕给的不够多,她的父母却要和她算得那么清楚,她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在她看来,她的父母从来没有给过她一点温暖和爱。那个时候,朋友就暗暗下决心,只要自己具备了赚钱的能力,就离开这个家。虽然我可以理解朋友父母的不容易,但事事跟孩子强调钱,甚至用钱来威胁孩子,确实不是一对正常父母能做出来的事情。而且过分强调钱,也会让孩子养成钱比爱重要的观念。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当父母习惯用威胁和恐吓来对待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会用威胁和恐吓来对待父母。他们在童年时期感受不到爱,长大后自然也学不会如何去爱一个人。一个家庭的主旋律,应该是爱,而不是钱。家长不应该把钱当做是控制孩子的筹码,更不应该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们的爱是有条件的。一个懂事孝顺的孩子,都是父母用爱滋养出来的。不想把孩子养成仇人,就请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吧。爱护TA,尊重TA、养育TA、支持TA…… 赞 (0) 相关推荐 写在母亲节,与您共勉 母亲节 "子欲养而亲不待",自从母亲离开我们后,我就没有盼望过母亲节的到来,虽然自己也是一位母亲. 但是今年,我对母亲节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和思考. 今天一早,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发来 ... 【育儿】《庆余年》费介告诉你,教育的真谛是什么 <庆余年>最近频上热搜第一名.这第一集就强烈吸引我. 剧中小范闲的父亲派京都检察院三处主办费介做范闲的老师.这位老师为了小范闲被逐出家门后能生存,就决定教他学医. 费介与小范闲第一面就被小 ... 从张韶涵到毛晓彤:多少人父母双全,其实是情感的孤儿 作者:郑立寒 来源:婚前避雷指南(ID:ruoheqinghan) "多少人看似父母双全,其实是情感的孤儿." 我有个朋友患了抑郁症,他说,真希望自己没有父母,这样就不会总觉得自己 ... 爸爸妈妈都很爱你,然后呢?没了? 大家好,我是江晓. 爱是需要表达的,比如对爱人,比如对父母,比如对朋友. 有些父母对于孩子尽心尽力费心巴力的照顾周到,但,就是不懂表达,有时候身体力行的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爱ta的,但父母总是嘴上不饶人 ... 费玉清正式封麦,生命是一场又一场体面的退出 NO°/1 Wednesday,11,2019 致 最好时光中的你 part one "歌坛长青树"费玉清于11月7日在台北举办了告别演唱会的最后一场,正式封麦. 2018年9 ... 小说《青衣》,人生就是一场体面的退出 文│雪凝儿 01 南京作家毕飞宇的中篇小说<青衣>曾被改编成电视剧,小说深挖女性复杂的性格导致的命运悲剧,非常精彩.故事说的是一个剧团三代青衣,围绕一出大戏<奔月>,历时20年 ... 方竹:人生草木,“死”,只是一场体面的出行 /诗人赵戡作品三首浅析 人生草木,"死", 只是一场体面的出行 /诗人赵戡作品三首浅析 方 竹 每天,往返于住宅与店铺 做着不冷不热的营生 ――他们消耗了我太多的激情 以致,春天来了 我毫无察觉 前几天 ... 爱吃重庆小面的要收藏,3块钱能做出一大碗,料足味美,做法简单 爱吃重庆小面的要收藏,3块钱能做出一大碗,料足味美,做法简单 父母之爱,无所谓退不退出 父母之爱,无所谓退不退出 文.图/高英 有人说,真正的父母之爱是一场体面的退出. 有人说,真正的父母之爱是一场难以体面的退出. 上面哪个观点正确?都没毛病,不过是因为看问题的视角不同,所以关于父母之爱 ... 一场体面的付出 图/小红书 昨天,这个城市下了第一场雪. 中午,我和二胎的宝妈同学好久没见,约了pizza局.她还在喂奶阶段,不能喝咖啡,不能吃辛辣,于是我小心翼翼的给她点了不加奶油的茉莉牛乳茶. 当她一席短发,运动 ... 家常版油泼面的做法,简单易学,香辣开胃,家人都爱吃的美味 作为吃货来说,多数都喜欢吃面,我就是其中之一,面可以有很多种做法,最常见的就是煮面条了,可以搭配一个荷包蛋.要想更加开胃的话,而且最近气温也是比较高了,天气热的时候还是适合吃油泼面.将面条准备好装盘, ... 面食的诱惑:7种特色面条的家常做法,爱吃面的朋友请收藏!【一点资讯】 作为一个爱吃面的人,御品坊美食特产馆小编曾经在深圳待过一段时间,其实,南方什么都好,就是北方人去了,可能偶尔碰到一家包子店就能开心好几天......在南方的很多地方,面食最多就是早餐或者是小吃,很少有 ... 双色球2021048期因爱晒票,退出业主群,做最后一个知道消息的人 考虑了很久,终于下定决心退群,退出小区业主群. 当时刚搬进小区不久,就被社区居委会的一个社工拉进一个小区群,群成员大都是同一个小区的业主或租户.一开始还觉得有群比较方便,社区居委会或者物业有什么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