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写冬至……

冬至的智慧就在于极致

中国文化中,到处蕴含太极的源源不绝,相生相克。任何事物到了极点,就开始走向反面。冬至,就是一个极点。这一天,白昼短到极致,太阳低到了极致,太阳的影子长到了极致,阴气盛到了极致!

正是因为这么多的极致,所以,冬至之名悄然而生。

极致的后面是什么?不是没落,是回转。从这一天起,阳气慢慢回升,日照时间逐渐增长,太阳慢慢升高,一切都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无论什么事情,总会到极致,总会有回转。所以,虽然人们在冬至里体会着寒冷和寂寞,但是,人人心中开始有了一份期盼。于是,人们数九,无论是制作81瓣的梅花图,逐天描画,还是“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九个笔画组成的汉字,每日的一笔,其实都是对希望的一份坚持,对将来的一份期盼!

清 陈鸿寿 隶书

明白极致的人是智慧的,无论是看到极度繁华后的没落,还是极度没落之后的兴盛,都有望见未来的睿智

所以,在这个冬至的雾霾和寒冷里,我们该看到春天的百花争艳,夏日的蝉鸣如织……

02

汉武威王莽新简《仪礼》

这个冬字,像不像一堆柴火?

冬本义终,付之一炬就是结束了吗?

03

汉隶《石门颂》

果然被誉为“草隶”,

《石门颂》的冬字够豪放!

04

东晋王羲之

书圣的字,架构、点划就是美

05

智永《千字文》

书圣后裔,半得右军之肉

06

欧阳询《千字文》

上下对比,能明显看到欧阳询学隋人的影子。

劲瘦乃欧楷之风格也!

07

颜真卿

碑版“冬”字,斑驳拓片似下雪,浪漫。

087

唐代柳公权

颜筋柳骨,名不虚传

09

北宋苏轼

苏大才子,很实在的“冬”,富有弹性。

10

北宋米芾

米芾这个“冬”字质朴简洁,运笔明朗。

侧锋撇画直接转中锋,对比强烈。

11

元代赵孟頫

赵孟頫的字,就是清秀。

12

明代王宠

这“冬”字很王宠,可惜英年早逝,越看越觉得可惜。

13

清王铎

应该是王铎蘸墨刚落笔,涨墨效果佳,浓浓冬意。

142

清代乾隆

乾隆的“冬”字,气势开张,气息隽永,

属于乾隆书法里比较精彩的单字,争气了。

152

现代启功

启功先生的“冬”字,

清 邓石如 篆书

马王堆帛书

明 宋克  草书

启功 楷书

元 鲜于枢 行书

元 康里巎巎  草书

明 王铎 行书

明 张弼 草书

褚遂良  冬至

颜真卿  冬至

魏碑  冬至

王羲之 冬至

管道升  冬至

欧阳询  冬至

陆游 冬至

赵孟頫  冬至

王铎  冬至

希愔  冬至

王献之  冬至

陆柬之  冬至

张瑞图  冬至

赵孟頫  冬至

来源:书法功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