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秦时期的《甘石星经》,来窥探华夏古人对天文的执着

导语:伴随着近现代科技的集中爆发,除地球之外的星系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很多人也在传唱:各种发达的探测设备、诸多优秀的国内外天文学家。殊不知,在华夏文明古国两千余年前,我们的先辈就已经开始了对星球的勘探和绘测。凭借着一双肉眼,在星球与星球之间找寻宇宙的秘密。

先秦时代对宇宙的窥探究竟达到何种地步?又有这什么重大发现?古人为何如此痴迷天文学?让我们揭开历史的迷雾,一起细细窥探下吧。

木星三号卫星(也有一说:木二)做引子,来一个小小的中外对比

先秦时期的天文学水准低却达到一个可怕的状态,但必须有一个前提:作对比!任何事情在没有对比之前,都很难得出最直观的结论。而在翻阅《甘石星经》的时候,不难发现:木星卫星三号当一个横向对比,实在是太恰当不过了。

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五(按照从内轮到外轮的顺序),却是自转速度最快的行星,其总重量超过太阳系所有行星质量总和。因为质量大,速度快,成为了国内外天文研究学家的重点关照对象。在十七世纪的时候,科学家通过卫星望远镜发现其存在,并且根据数据推算:至少有七十九个小型卫星跟随。

好了,有两个主要关键点:第一,天文学家在17世纪借助望远镜发现的卫星;第二,天文学家根据数据推算出七十九个卫星存在。而木星三号卫星被伽利略和麦依尔发现也是在十七世纪左右。那《甘石星经》上有没有描述呢?答案是有的。在距离伽利略发现木星三号卫星的两千年前,甘德就已经发现木星三号卫星的存在,这份资料记录在《天文星占》上。鉴于内容太过繁复,表述太过模糊,简单总结下:古人观测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并做了对应记录。研究五大行星出没顺序,先后写在《天文星占》和《天文》上。

(标注:甘德发现的木星三号卫星极有可能是现在的木星二号卫星,只不过《甘石星经》记载难以甄辨。我国科学家席泽宗曾对此做过阐述,表示过这是木星三卫。只不过,至于这则言论是否属实,还有待查证,因为很难找到对应的文字记录和文献记录)

《甘石星经》,甘德与石申的结合体

我们简要介绍下,这两位优秀的天文学家:

甘德,战国时期齐国人(甘德身份极为特殊,准确的说个人传记上有楚国和鲁国大的影子,不排除有多国户口)。甘德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编纂者,也是最古老的卫星发现者。常年观测星体运行的他,慢慢发现一些规律和端倪。他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恒星区划命名系统。

甘德行星命名规则:甘德通过固定其中一点,将该点的行星命名做一个全面注释并且假定不动,并在该点附近将附近的几个星球联系起来,对它们依然是假定不动作,在原有基础上依次命名和分析,最终得出一个最大图和宇宙中所能够窥探到的全部,统统一股脑的回测下来,然后进行定点分析和定点研究。

石申,是另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石申理论上来讲发现成就以及在天文学生的造诣不输甘德,只不过起步较晚,知名度不高(同时代情况下)。可即便如此,也无法否认石申在天文学上的成就和贡献。月球背面的环形山上,有着诸多优秀天文学家的命名,其中就包括石申。

石申命名行星规则:石申相对而言采取更为有效率的方式,将天上星座进行统一归类,直接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上进行窥探,在五大行星之外进行重点延伸,延伸后的界面就是:测定121颗恒星方位,这是极其了不起的成就。顺便多说一句:石申命名的环形山在月球坐标面东105°、北76°。

甘德和石申对天文的窥探,对华夏天文学起到极大促进作用。不久之后,有后人开始出手整理《天文星占》和《天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形成了一个独立体系:《甘石星经》。

书中主要记录如下:

其一:五大行星运作,记录规律;

其二:出现八百多恒星命名,产生深远影响;

其三:提及日食、月食等现象。

天文之谜,古人为何如此执着

历朝历代,从秦王朝开始,好像每一个王朝对天文学都特别看重,为什么呢?为什么一个天文学竟能够引起整个封建王朝的重视呢?为什么一个天文学在历经数千年之后依然能够成为时代的主流?我们以一个非现代人的眼光去细细窥探一下。

最简单的一点:古代认为天上的星宿预示着地上将要发生的事情,比如最常见的五星连珠,七星连珠,指的是五颗星或者七颗星连成一条横线或者某种规则的图案,就预示着地上下将会有大事件发生。而大事件的发生,好坏往往与这几颗星的排布顺序有着密切的关联。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天上的星星进行划分,以甘德和石申的《天文星占》和《天文》等相关的天文学书籍进行领域和区域划分,就会预示着地上不同的地域,而不同地域之间又有着莫名的联系。

封建王朝的皇帝作为维护天下和平的最高实际统治者,往往会利用天文学中各种星座的联系,窥探地面上即将发生的诸多事情,并且提前做好预算。用一种因果联系来说,就是从天象上发现问题来维护地面上的统治。

这一点颇类似于封建王朝的祭天典礼和祭地典礼以及泰山封神等诸多封建迷信活动,在古代封建王朝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往往会将天上的恒星、卫星等诸多星座、星系与地面上的系列事件展开密切联系,并且提出所谓的理论依据,只不过这些所谓的理论依据绝大多数经不起推敲罢了,甚至还有一些强加因果关系的事情发生。

而在天文学衍生之前,还有一种近似于天文学的历法。在5000多年前的古中国,就已经出现了阴阳立法,将每年定为366天,与现在的常年365天,闰年366天仅仅有一丝的差距,而历法与天文学进行结合,在秦王朝到三国时期迸发出了更加激烈的火花。

古人如此执着天文学,还有一点是时常被人忽视的,却不得不提及,那就是古代的科技发展尚处于朦胧状态,无论是阴晴雨雪,一切自然灾难,以及诸多陨石下降等非人力所能够解释的事情,都会归咎于神话传说或者天王震怒。对于不能解释的事情,更多的依托于天文学希望从上天当中得到指示,得到启发,并且应用在后世当中,成为了绝大多数研究天文学古人的最核心思想。

当然在明清时期,天文学的发展核心出现了急剧下降,并且天文学从某种本质上来说,也不复之前的辉煌,至于具体原因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稍后再讲。

天文之谜,古人如何利用天文

天文学能够做什么事情呢?运算吉凶?揣测上天旨意?这些虚无缥缈甚至在现代人看起来非常荒诞的事情,在古代尤其是封建王朝科技并不发达的年代,的确时有发生,甚至在某些时候会成为主流。

那么问题来了,要想利用好天文学必须有两点要素:

第一点是有所谓的书籍当做理论支撑,这一点前文已经讲过,先秦时期的《甘石星经》以及后期的天文历法,都曾经提供过理论基础。

除此之外的第二点就是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来观测星球的运转和变化,在这一点上华夏文明古国的研究更加让人震惊。哈雷彗星按照数据计算,可记录的一共回归了30次,而在这30次的回归过程当中,全部都有过记录,这里面的全部记录完全是在中国本土上的记录。

与哈雷彗星相关的最早记载是在公元前240年,从公元前240年到公元1973年,所有的哈雷彗星记载图,都可以在华夏土地上找到,这究竟是一个怎样大的工作量我们不谈,想必诸多小伙伴也能够知晓一二。

除了哈雷彗星之外,三彗穗、四彗穗,也都有过相关的观测和测绘,而且这些彗星直到近现代才有部分天文学家进行过科学理论的计算以及详细的数据分析,可在中国的先秦古代以及春秋时期都有过详细的记载。

古代人通过观察太阳、月亮以及诸多星宿之间的位置变化,掌管天上的星座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而通过这些变化来推测天下吉凶,当然这种做法很不科学,甚至也无法用科学来进行讲解,可是古人偏偏有热衷于此,并且对绝大多数的天文星座彗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和核实。

除此之外,天文学还应用在了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比如通过研究星座的运算规律来确定一年的季度,而通过一年季度来确定每个季度普通百姓农民、渔夫应该做什么事情,为当时下层阶级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

而在天文运转以及立法上的推算,包括每月的日数以及正月、闰月等诸多不同的月的安排和分配上,为传统节气和传统节日提供了理论依据。

当然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公元1280年郭守静边境的受实力这部书籍当中,作者通过历时三年将近300余次的测量,推算出来了,每年的具体时间为365.24 25日,这样的一个数据以现在时间段的年月日相差不大,而这样的理论数据提出,比欧洲的顶尖研究系统走出了300年。

天文之谜,明清时期天文学的突然陨落

天文学的发展,达到最巅峰、最顶尖的状态是在南北宋时期,而在南北宋之后,由于元王朝的突然出现导致天文学的发展逐渐弱化甚至一蹶不振,甚至出现啃老本的现象。

当然这是绝大多数封建王朝所不愿意见到的,事实上从南北宋之后所能够存在的封建王朝少之又少,元王朝算一个,明王朝算一个,清王朝也算一个。

有趣的是在明朝之后,天文学的发展仿佛遇到了桎梏,并且在原有发展的辉煌时期突然出现大范围的下跌,原先天文学所拥有的诸多文献资料,诸多的发展并不能够顺应时代及时的传承下去,出现了一个将近180°的转弯。也正是在这个时间段华夏天文学的发展出现了很大的d阻挠 这些阻挠绝大部分来自于上层社会也有一小部分来自于下层、底层社会。

明清时期,统治阶级为了更好的加强中央集权,为了更好的笼络天下学士,为了更好的强化人们的思想,采取了八股取士方法。

什么是八股取士呢?简而言之就是八股文,通过八股文的优劣好坏来评定这个考生的等级,等级好则可以去担任官职,等级不好只能回家种田。这样的现象表面上来看,提高了华夏学士的地位,成为古代读书人的唯一出路,可正是这古代读书人的唯一出路,却牢牢的禁锢在了八股文中,很多优秀的学子因为无法突破八股文的枷锁,反而被折磨惨了。

紧随其后的明清时期王朝开始直接发布禁令,不准民间私自研究天文、私自研究历法,这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减少封建迷信所带来的祸国殃民以及影响皇权统治的诸多手段之一。

当然,伴随着西方启蒙运动以及资本主义萌芽,西方的传教士也开始来到华夏这片土地上,并且将天文方面的书籍以及第谷系列传授给了华夏的普通百姓以及普通阶层,对于天文学尤其是古代立法和古代天文学产生了极其猛烈的冲击。

彰显华夏智慧,天文学的发展史

一提起古代天文学,总有很多小伙伴会把天文学与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的确古代的天文学最开始服务的就是皇家贵族,最开始从事的也是封建迷信,可是如果通过表面看本质的话,天文学的发现和演变,为中国古代更好的了解,天上的星宿,更好的了解宇宙,起到了无法磨灭的作用。

而根据中国古代智慧结晶的实用性和普及性来看天文学和立法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都用在了百姓身上。无论是百姓的日常公众以及二十四节气和日常的节日,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天文历法以及诸多当时政治背景下的考量下进行演变出来的。

而春种秋收,也正是天文学和立法的结合体对于普通百姓提供的巨大便利。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神话沃的天文学,比如三国演义当中的某些章节中,诸葛亮就曾经窥探天文学来掌握战机,终于也曾经窥探天文学,来了解东吴的发展走向。

这一切咱们不再过多谈论,而中国古代从先秦始秦一直到南北宋,对于哈雷慧星对于天文学诸多星座的高深研究,哪怕是至今日,依然有部分借鉴意义。

华夏文明古国的五千年文化传承,必然有着其极其优质的文明发展以及极其优质的文明起源,这些是那些国外的顶尖科学家永远学不到掌握不了的精髓。尽管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让华夏的天文学落后了很大一段距离,只能吃老本并且停滞不前,可伴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伴随着现今时间段的科学领域的突破以及诸多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投入,我们对于使用科学手段来推测宇宙之外更遥远的距离,是否有着其它星座,是否有着其他生命,是否有着其它的星球运作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好兴趣。并且研究出来了诸多文献和可参考的记录。

千余年前,我们站在天文学的发展前沿;若干年后,我们依然会成为天文学的引路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