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知君元嗜茗,欲傍茗山家。
入涧遥尝水,先春试摘芽。
方屏午梦转,小阁夜香赊。
独啜无人伴,寒梅一树花。
——徐渭 《茗山篇·为泰父》
立冬: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冷的冬季,常常想避开城市的污浊,寻那空旷之处吹吹冷风。立冬的今日,明显不合时宜。郁达夫也曾在大雪初霁的傍晚,“和几位朋友,跨上跛驴,出西直门上骆驼庄去过过一夜。”他回忆的那种凛冽,大概也是由于极度寒冷所致的“深刻,伟大,神秘”。
从温暖处出发去寻找寒意的瞬间清澈,基本上算是痴人一枚,自己算不算上,心里有数,至多俗中刻意为之。千古痴人风月无边的张岱,世人眼中的纨绔子弟,异类奇葩。他的天才与富贵,都与我无关。只感兴趣,崇祯五年十二月西湖那场雪。
彼时,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类似这种苍茫大地间,唯己独存的意味,又离开人生如梦的荒凉,直接进入了冰清玉洁的空灵,况且四周冰雪万千的湖心亭,早有一人抢位在此,“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终于如释重负的对酌煮酒。
人声鼎沸的喧嚣,舍得与舍不得,似乎皆会在寒冷中凝滞。萧红冬天开始的记忆始终漂浮在呼兰河畔,她最终也没有回到那个魂牵梦绕的故土。东北的寒冷,开始的更早,“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竟推不开门了。”就在这样的情愫流淌中,叫张乃莹的女子,负气跑出家门,一去不复返。
住在槐花巷的冬天,青石板湿气升腾,霎时有东西飒飒作响,踩着薄薄白色的路人,差点被横冲直撞的孩儿们碰到,仰首望去,光秃秃的枝桠间,飘着的冰粒,不知何时,袅袅娜娜,变成了雪花,一小片连着一小片。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我站在茅草屋的院落,发髻上落满了雪花,寂静漠漠,冰冷感觉真好。
日历说,冬天今日降临。冬者,终也,一年最后冰冷清澈的日光。懵懂不止的细雨,栾树们慌张地把张扬的颜色,拉成暗红色。随着风雨坠地的银杏叶,倒是金黄的吉祥,如此松软的踩着,寒冷也温馨了许多。
林语堂以为秋天的况味是“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到了立冬这一天,他闲适的晒晒园子里的太阳,感慨自己的园子里,并无冬天的气息。以为蓊蓊郁郁的青菜、萝卜、菠菜、芫荽,没有半点颓唐的样子。
或许立冬这一刻,太白先生已经感觉到“冻笔新诗懒写”,他的惆怅不仅仅是“醉看墨花月白”。唐末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了太白先生受唐玄宗恩宠,“时十月大寒,冻笔莫能书字”,为了防止毛笔被冻上,数十个宫嫔只好不停哈气,比之高力士、杨美人的种种,更加鲜艳无比。
现代人的岁月,寒来暑往。所以冯骥才的莫名忧伤,“年是冬日中间的分界。有了这分界,便在年前感到岁月一天天变短,直到残剩无多!过了年忽然又有大把的日子,成了时光的富翁,一下子真的大有可为了。”
除了寒意的肃穆,倒是对立冬之后的日子有些向往期冀。虽然李白曾噫叹“燕山雪花大如席”,岂不知家贫的孟郊拣寒枝点火取暖,“敲石不得火,壮阴正夺阳”,他们的寒冷不在一个感情纬度。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里叙述,冬天抄书的时候,手指被冻得无法屈伸,“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这基本就是“心忧炭贱愿天寒”的纠缠了,看样立冬发愣,寻一僻静无风处伫立,听着心跳逐渐平缓,忘记寒冷,除了无聊难耐,也算痴人。
【 绘画: 徐渭 (明代)】
前篇回溯
- The End -
花花君
入群请加花花君
备注入群
花花视界微信群
浊世流转的清凉
一个文艺大叔的个人呓语
读书、看电影
用心灵旅行
长按指纹3秒“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zhl172901515】
更多微信公众号
夏之桑榆
或许除了设计、摄影、生活中的小确幸,我们什么都可以聊
子淦语妙天津卫
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烂柯记
晋人王质入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山中一日,世上千年...只恐烂柯人到,怕光阴、不与世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