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无湘不成军”,“湘”是指湖南吗?很多人都不知其本意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无湘不成军”,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的本意,很多人都认为这句话是指“没有湖南兵不成中国劲旅”,说实话,这样的理解也没错,毕竟是近百年近代史战争上的经验总结,但是这样的理解并不是“无湘不成军”当初出现的本意。
大家之所以对这句话的本意不了解,实际上是对“湘”这个字所代表的地方理解有一些问题。在现在,“湘”已经是湖南的代称,但是当我们追溯到道光、咸丰年间地方团练盛行的时候,我们就会有一些新的发现,“湘”指代的并不是湖南,而是湘乡(隶属于今湖南省湘潭市)。
在当时的湖南,有很多支地方团练,如罗泽南创办的“湘勇”、江忠源创办的“楚勇”,还有一些名气很小的,诸如平勇、浏勇等等。
小佛最初详看太平天国史料时,一直就好奇,湘、楚指代的都是湖南地区,那么“湘勇”和“楚勇”谁才是真正的湖南军,直到后来,小佛才明白,他们在最初的时候都不能代表这个湖南军,湘勇是罗泽南在湘乡组建的团练,楚勇又叫宝勇,是江忠源在宝庆组建的团练,两支团练是平行并列的。那时的湘不过是湘乡这一个县的简称罢了,后来湘才和湖南划上等号,湘军也才成了整个湖南军的代名词。
太平天国初期,楚勇和湘勇都是战斗力很强的两支地方团练,然而江忠源早死,楚勇再也没有办法和湘勇相提并论,湘勇可谓一家独大。
那时,曾国藩虽然已经奉命练团练,但是当时湘军还不是特指他所领的整个团练队伍,诚如前辈罗尔纲先生在《湘军兵志》中说的那样——“所谓湘军,就是湖南的团练,这是大错特错的”。罗泽南奉命协助曾国藩练团练,自己的部队自然也就带着过去成为受曾国藩节制的一支军队,故而“无湘不成军”这句话是当时人对罗泽南及其湘乡兵勇的赞美,是表示罗泽南所率领的湘勇是当时湖南省众多军队(包括各个地方团练、绿营、八旗兵)中最精锐的一支,即“无湘乡兵勇不成湖南军”,而这才是“无湘不成军”的本意。
从曾国藩开始练团练,到最终攻克天京,“湘军”才渐渐被用来指代曾国藩等人统率的以湖南籍兵勇为主的军队,为什么说是以湖南籍为主呢?因为湘军将领中不乏外地人和满族人,比如多隆阿就是满族人,悍将鲍超则是我四川人。
从咸丰朝到光绪朝,从剿灭太平军到参加甲午战争败北,曾国藩创办的湘军辉煌了近半个世纪。到后来,清朝灭亡,但是我们依旧能够时不时在一些文章中看到“湘军”字眼,到了抗战时期“湘军”一词出现的更为平常,不少部队中因湖南人居多而被称为“湘军”,这个时候的湘就是湖南,而不是湘乡,更不是曾国藩的湘军。
参考资料:《湘军志》、《湘军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