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转脚腕、踮脚、常抬双脚、揉脚心、内脏反应: 近视眼---肾水不足以涵木 中耳炎---小肠有细菌感染的病灶 五十肩---大肠有细菌感染的病灶 香港脚是胃有细菌感染的病灶、五脏之火、各部位出汗、寒湿

脚踝周围分布着肝、胆、脾、胃、肾、膀胱经的多个重要穴位,即五输穴中的输穴、经穴及原穴,为脏腑经脉之气血转输、运送、汇集壮大的通道。长期血压高的人,一般有踝部发硬的症状,转动踝部,刺激下肢经络的输、经、原穴,可以健脾化痰、滋阴降火、舒经活血、调节脏腑功能,调节全身血液循环,控制血压。

特别是对老人来说,经常转动脚腕子,能增强体质,抗衰老、降血压。每天早晚各做1次,一般每次左右各转100下,做到脚底发热。
消化不良,有口臭、便秘、腹泻、胃痛的患者应该经常扳扳脚趾。因为,足背跖趾关节附近是下肢经脉“荥穴”分布的位置,“荥穴”能治热证、火证,具有清热、泻火、止血、镇痛、滋阴、养胃的作用,正所谓“荥主身热”。因此,依据各经荥穴分别主治本脏腑病变所致热证,板摇脚趾,刚好能刺激足阴阳六条经的荥穴大都、内庭、行间、侠溪、然骨、通谷。经常顺时针板摇脚趾可以达到舒肝理气、健脾和胃、清热除湿的目的。
如果你是阴虚有热、或脾胃虚弱引起上述症状,也可以治疗,但你需逆时针方向板摇脚趾,能温阳运脾、滋阴养胃。

踮脚运动能使小腿前、后侧肌群收缩、拉伸,肌肉在收缩、拉伸的过程中产生挤压促进血液淋巴的循环,并加强局部肌肉、皮肤的弹性。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及足三阳经气血,两者交替刺激可以祛病强身。
每天坚持走2~3次,走40—50步,交换脚尖、脚跟走,每次5~10分钟,坚持运动不仅能增加心跳,使心率保持在每分钟150次左右,让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有益人的心脏、心血管健康,还能锻炼小腿肌肉和脚踝,防止静脉曲张,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
抗衰老——常抬双脚
都说老年人不能躺,一躺下这人气就没了。确实是这样,腿部肌肉如果能够得到锻炼,能够加速血液回流,促进心、肺、大脑的功能。
虽然动作简单,但是长期坚持的确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已经近百岁,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精气神十足,据她本人透露:坚持每天脱掉鞋子,把双脚高高举起几分钟是她每天都要做的。

肾气不足——揉脚心
脚底心是肾经经脉原气所出的根本。搓揉脚底心能滋阴益肾、平肝熄风、开窍醒神。经过反复搓揉,提起肾中精气,以滋养、濡润人体脏腑组织,温煦、推动脏腑功能
总之,寒从脚下起,病从脚底除!脚底的反射区映射全身!每天抽出10分钟,根据您的需要按摩、运动脚部,相当于分别给全身各脏腑吃补药!坚持一个月,会觉得神清气爽!正所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功补。”
艾灸什么时候灸合适。有些人做艾灸以后常感到嗓子疼、眼睛干,兴奋得睡不着,像这种人就要白天做,而且上午做效果最好。艾灸是为了鼓舞阳气,上午是阳气升的时候,上午做艾灸是阳中之阳。
如果太忙只能晚上做的话,那就灸肚脐以下。晚上在肚脐或肚脐以上施灸,艾灸的热力很容易沿着任脉往上,人就容易兴奋,睡不着觉。

内脏反应:
近视眼---肾水不足以涵木
中耳炎---小肠有细菌感染的病灶
五十肩---大肠有细菌感染的病灶
香港脚是胃有细菌感染的病灶等等

观舌识五脏之火,请按这5种穴位!
1、劳宫穴 
症状:舌尖红,心火旺
按揉此穴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
2、太冲穴
症状:舌两侧红,肝火亢,按揉此穴降肝火,按摩时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
3、合谷穴
症状:舌红咳嗽,肺火盛,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
按揉此穴可降肺火
4、内庭穴
症状:舌红苔黄且口臭,胃火大,内庭穴是泻胃火的特效穴。平日按揉此穴降胃火效果极好
5、太溪穴
症状:舌红少苔,肾火旺。按揉此穴有助改善肾脏功能、防肾火,睡前按揉15分钟为宜
平时多对着镜子观察舌头,如果发现舌苔出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调整生活习惯

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因为这很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剩造成的。
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女人尤其要每天睡饱,否则容易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有平肝功效。

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如果平时鼻子爱出汗,说明你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从西医理论看,你的免疫力也多半很低,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你每天用双手或工具敲打双腿。其中,重点是多次敲打,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你身体上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这样适当的刺激达到调理肺经的目的
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说是你的体内脾胃失和。西医觉得这种情况下,你体内的血液循环多半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建议】平时不要过度焦虑,也不要看恐怖片,以免惊吓过度更伤心脾。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

腋下出汗,汗腺过大
腋下分布了很多大汗腺,所以汗液较多。但如果汗液分泌太过旺盛,多半是你的汗腺直径过大。如果汗液气味很大,是因为你的饮食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建议汗腺过大时,可以去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饮食也要清淡,少盐少香料,多吃水果、蔬菜。

手脚心出汗,脾胃湿热
如果你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时,手心或脚心容易出汗,中医觉得你多半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而且血虚。
建议每天餐后按摩腹部,先顺时针按摩30圈,再逆时针按摩30圈。而且要少吃,最好尽量不吃冷食,比如冰淇淋、冷饮等。

背部出汗,阴阳虚弱
背部汗腺分布很少,所以背部爱出汗说明你的身体阴阳虚弱,已经极度疲劳。
建议保证充足睡眠,饮食要丰富、有营养,以滋阴补阳为主,女人还可以早晚做15分钟瑜伽冥想。
多多注意自己身上出汗的部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吧。

“寒”的体质是感觉“怕冷,怕吹空调,晚上睡觉感冷”等;
当一个体虚的人,在平时生活中不注意穿衣,晚上睡觉不注意盖被子,经常吹空调,冲凉水澡,往往就容易让我们体质受“寒”,特别现在女性平时穿衣少,更容易让身体受“寒”。
当身体“寒”气越来越重时,身体慢慢更容易进入“湿”气,一个身体“湿”气重的人,就象下雨天穿了一件淋过雨的衣服,感觉身体重与不舒服。
寒湿气容易从5个主要通道进入身体之二
1、前胸的“膻中穴”
从"膻中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症状”;
2、肩颈部的“大椎穴”
从“大椎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
寒湿气容易从五个主要通道进入身体之
肚脐部位的“神阙穴” 
从“神阙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存积在我们盆腔,特别是女性,当盆腔内的“寒湿气”重时,就容易引起我们妇科各种疾病,比如: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经血不畅,痛经,血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等”
腰部的“命门穴”
从“命门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湿寒气容易从五个主要通道进入身体之五:
脚底的“涌泉穴”
从“涌泉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往上流动,容易引起漆关节酸痛,风湿关节炎等症状
所以当人体因各种原因感觉疲劳时,就可以通过排寒湿和补充阳气及时恢复体力,不要让身体器官在疲劳中变"虚";从而导致寒气进入我们体内。中医讲:虚则补,寒者热之。
为避免风寒,请大家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护住这五大穴位,胸、背、腰、腹、足底!
祛寒湿、补肾补血、通经络
脚是阴血的大本营,三条阴经都汇集于此: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肾生血、肝藏血、脾统血。
晚上泡脚为什么能补血?
血虚、血淤导致手脚冰凉、舌质黯淡、脸上有斑、心脏发紧、憋闷、喘不过气,晚上泡脚可以活血化淤;
泡脚还能疏通肾、肝、脾三条阴经,方法就是在热水中放红花(味辛,性温,归肝经和心包经,能破血、行血、和血、调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