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托洛茨基主义在南美影响最大?

  1924年列宁去世之后,苏联最重要的领导之一托洛茨基便受到了以斯大林、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为首的所谓“苏联三巨头”的排挤,身上的重要职务先后被撤销,直至1929年被驱逐出苏联,从此之后托洛茨基便一直流亡海外,最终于1940年在墨西哥遭到暗杀。作为十月革命最主要领导人之一的托洛茨基虽然死了,但他的思想和理论却完整的保留下来,并且仍然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不过奇怪的是,继承并且发扬托洛茨基理论思想的,并不是众多左派国家,也不是工人运动发达的欧美,而是跟苏联八竿子打不着的南美洲。那么托洛茨基主义到底因为什么原因,能够在南美洲大行其道,甚至流传至今呢?

  所谓托洛茨基主义,也就是和斯大林主义对立的列宁思想的延续,简称“TTD”。信奉托洛茨基主义的人或组织被称为“左翼反对派”,简称“托派”,与斯大林主义的信奉者几乎是势成水火。托洛茨基主义诞生于列宁去世后,也就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一经诞生便迅速传遍全世界,引发了第一轮“托派”热潮。托洛茨基主义流传到的所有左派国家或地区,几乎在同时都分裂出了“托派”,当然所有的左派政党组织也随之分裂。就是在这个时候,南美洲第一次受到了托洛茨基主义强烈的冲击,所谓“左翼反对派”在南美洲很快就大行其道,也正是因为这种环境,所以被驱逐出苏联的托洛茨基才能在墨西哥站稳脚跟。

  由于南美洲历来被美国视为自己的后院,各国都处在军人独裁和政变的轮番压榨之下,所以非常容易滋生左派思想。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南美各国很快就都诞生了大量的左翼政党和组织,并且都有相当强大的实力。随着阿根廷率先分裂出“托派”,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南美洲几乎所有国家都分裂出了托派组织。1936年在墨西哥“托派”的斡旋下,托洛茨基成功移居墨西哥,随后便发表了大量关于南美洲革命的理论和主张,给南美托派以强大的理论支持,所以托洛茨基主义便更加在南美各国盛行。其实,南美各国由于和苏联的环境差别太大,根本无法适用斯大林主义,而各国的左派组织也不愿意采用斯大林那种相对极端的政策,所以与之相对应的托洛茨基主义便成了南美各国的首选理论。

  二战结束之后,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不但成功打败了纳粹德国,并且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统领整个东方阵营的超级大国。这对很多人来说,似乎说明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斯大林主义和斯大林模式已经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而托洛茨基主义的地位就显得相当尴尬,所以世界各国都展开了对“托派”的排挤和批判,甚至是清洗和绞杀,除了极个别国家之外,全世界的“托派”都进入了衰落阶段。但是到了五、六十年代,随着斯大林的去世,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等反抗斯大林主义的运动风起云涌,托洛茨基主义又再一次活跃起来。最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南美洲各国都兴起了反对美帝、反对封建、反对独裁的工人农民武装斗争,而大多数人的理论武器就是托洛茨基主义。

  到了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全世界所有的左派国家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震动,尤其是苏联的解体,对苏联模式、斯大林主义已经彻底失望的人们突然意识到,或许托洛斯基主义才是正确的选择,于是世界各国的“托派”再一次兴起,而南美洲就成为主阵地。墨西哥、阿根廷、巴西、智利等国的“托派”政党发展的十分壮大,甚至一度掌握政权。南美洲的“托派”不但实力强大,而且还自我完善了理论体系,诞生了所谓“拉美托派”,其内部又分为各种小派系,比如新旧“托派”等等,在南美12个主要国家里,竟然存在着30多个规模不等的托洛斯基主义组织,其中有很多一直活跃到今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