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知识大爆炸”我们应当怎么做?

知识大爆炸的产生

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使得人们达到高度资源共享的时代,凡事都有两面性,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知识和方便,另一方面就是知识的过于冗杂和贬值。面对这一情况,小编思考很久,终于想透了一些,希望以下观点能给大家以启迪。

互联网的普及在于共享,共享在于我们把自己有的东西都可以放到互联网上,让需要的人获得,也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由于是讲知识大爆炸,这里的东西我们可以认为就是知识吧。

问题的关键就在共享的对象是所有的大众!想想看全球有多少大众?那样会产生多少的知识?更甚者还有抄袭他人的,重复的知识,错误的知识,这样看来几乎是无止境的。包括现在的自媒体也是这样,自媒体就是以自己为主体,在互联网上发布自己擅长的知识的一类人群。

所说这样下来知识变得繁多了不少,也可以说提高知识利用率,群策群力等等,对于一些问题还是有帮助的,获取知识更加便捷。

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首先我们要 明白的是我们不可能成为像亚里士多德那样的百科全书式人物,当然那个时代的知识是有限的。我们的绝大多数都是成为某一领域的精英,这也是人们都可以接受的。

小编分析了一些知识的类别,发现知识的组成分为两种:理论、实践(想法、经验)。理论是客观的,实践是主观的。客观的我们称之为定理,也就是说这些东西不会随着时代而变化。

比如说解剖学,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发展,理论知识就是一本书的大小,而一些论文,番外书等等却不计其数。

变化的只是思想和经验,换句话讲就是理论知识远远少于实践知识,不仅是少,而是仅仅比上一世纪的多了一点而已。

我说这么多不是表明理论比实践更重要,而是理论基本不变,而实践却千变万化,正所谓以不变应万变

我们看到所有的共享知识大多都是经验和想法,比如各种领域的书籍或学术论文都是以作者的思想经验为主导的。

理论知识却很少出现,因为理论就在课本上,但是虽然实践多,但是它却有一个缺点——容易过时,知识大爆炸不仅仅是知识的数量庞大,还有知识的更迭速度同样迅速,今天学习的知识可能明天就过时了,虽然理论也会过时,但是它的数量和速度却都要慢得多。

纵观历史长河都有一个规律——平衡,换句话的就是适当,过则为灾。既不能重理论也不能轻实践,这个度却很难把握啊。

解决

既然大家懂得了庞杂的知识的组成,要解决就不是很难了。

首先大家在学习知识之前要明白关于电子书与纸质书的看法。小编个人认为电子书是方便的,但是人们的习惯还是纸质的,毕竟电子书伤眼嘛,这个可以灵活分配,难懂的高深的选择纸质,简单普遍的选电子书等等。

另一方面就是因材读书,每本书所含有的知识类型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指望对于所有的书只采用一种方法,毕竟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曾经在微信看过关于读书的文章,讲述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学习作者宝贵经验等等正能量的内容,可是忽略了这只是一种作者经验或想法一类的书籍才能有的效果,如果让你去看看高数,或者是计算机之类的,小编可不能保证你还能读出什么伟大的思想。

所以说要实事求是,因材读书

方法掌握之后就可以进行学习了,首先当然要掌握理论知识,毕竟是基础。当然,如果你觉得枯燥也可以选择先学习这方面知识的有关著作,总之要两者结合。

关于知识所延伸的一系列著作是无限的,所以解决的问题就在于选择适合自己的。

小编琢磨出一法:首先找这一领域的权威,毕竟时间有限,咱们要挑好的学。不出意外的话,你看不懂,毕竟是高人著作看不懂也正常,这时候就找一些名气偏小但自己能看懂的,结合理论知识进行逐渐提高,等到有能力看高人书籍的时候就可以了。下面怎么做就不需要小编说了吧。

虽然著作无限但要去粗取精啊,毕竟时代不同了。

关于理论知识并不是狭义的,而是一切的公理,包括一些客观的书本知识,也包括本身实践的基础,比如武术的基础套路等等。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知识大爆炸”的一些主观看法,如果有什么疏漏或谬误之处,希望大家指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