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馆——福建博物院(高清图片 博物馆标准参照物资料库必备 欢迎分享、关注)

名称:福建博物院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湖头街96号西湖公园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建立时间:1933年创立

博物院占地面积6公顷,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共投资2.7亿元,包括地下一层、地上三层。新馆展览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15个展厅,包括7个基本陈列展厅和6个临时展厅。此外新馆还设有贵宾厅、会议室、具备六声道同声传译且可放映投射电视可容纳345人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和影象厅。福建博物院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拥有馆藏文物和自然标本近17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万余件。

陈列展览

基本陈列

福建古代文明之光

本陈列完整地展示了福建从远古到鸦片战争以前的发展脉络,令人从中感悟到历史深处的文明之光。将福建的历史从幽黯蒙昧的山洞中开始来,到闽越人驾舟荡歌的古朴岁月,融合了中原移民的智慧与勤劳,步入宋元时期的百业兴旺,万商云集,成为人文蔚起的“海滨邹鲁”,直至明清时期,郑和、郑成功等海上英雄又纷纷在这里了书写历史的辉煌。

意匠天工——福建传统工艺精品陈列

中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技艺精湛,在世界工艺文化中独树一帜。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历代不乏能工巧匠,他们秉承了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精髓,又在创作中融入了浓郁地方特色。这里诞生出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德化瓷塑、木雕等享誉海外的工艺珍品。所陈列的工艺精品强调文化品位,突出名家名作,让人从中欣赏到艺术带来的美感。

福建戏曲大观

戏曲是中华戏曲百花园中的名花奇葩,源于唐五代,形成于宋元,明、艺术精湛等特点。以莆仙戏、梨园戏、闽剧、高甲戏、芗剧五大剧种为主体的多种地方戏曲以及木偶戏活跃在八闽大地,并随着福建移民而传播到台湾地区和海外各地,影响广泛。福建博物院举办此展览,旨在通过文物展示、视听演绎,让观众领略戏曲魅力,并参与到中国传统戏曲的保护、传承、弘扬的行列,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血脉。

福建古代外销瓷

从唐、五代时期福州怀安窑的青瓷,到宋元明清享誉海内外的德化白瓷,福建向世界传播了中国精巧的陶瓷工艺和灿烂不朽的文明。这里是古代瓷器随着如云的帆樯,航销海外的重要起锚之地;这里荟萃了难得一见的外销瓷器品种,藏品有些来自早已荒废、没入尘土的古代著名窑址,有些来自沉睡千年的海底沉船。

中国书画精品陈列

本陈列位于积翠园艺术馆,展出了自唐宋以来山水、人物、花鸟及篆、隶、楷、行、草等绘画书法作品,其中不乏弥足珍贵的稀世精品,展览以幽静的氛围展示了历代大师的旷世手笔。

1993年1月2日落成的福建积翠园艺术馆,位于西湖公园与左海公园之间的福建博物院内,是以收藏、陈列、研究陈英、金岚夫妇捐献的历代珍贵书画为主,兼事古今书画的鉴定、征集、保护、修复、研究、交流、展览等工作,并广泛联系美术家、收藏家的艺术馆。该馆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设有现代化的展示空间和先进的书画专业展橱,可举办书画联展、个展、专题展以及学术研讨、报告等活动。该馆还设有积翠园艺术基金管委会,用以奖掖后学,扩大收藏,促进地方文博与教育事业的发展。

自然馆基本陈列

具有土楼式风格的自然馆建筑,在视觉上就给人以独特的享受。这里汇集了《恐龙世界》《动物万象》二个陈列,从中生代昂首长啸的“巨无霸”——恐龙,到现今缤纷于天地间的各类生灵,一一展示于眼前,其中不乏一些濒危物种,更激发了人们关注自然,保护地球生态的意识。这里是最受青少年观众欢迎的参观场所,也是激发他们想象力、增长知识的最好课堂。

临时展览

福建博物院建院以来先后举办了一系列的陈列展览,重大的展览有:《撒哈拉的问候——非洲雕刻文物艺术展》《雪域梵音高原宝藏——西藏罗布林卡文物精品展》《印象诺曼底》《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第十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绿叶对根的情意展览》《新旧之交的中国》。

其中,《绿叶对根的情意》华侨华人奉献展展览是国家文物局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项目征集,福建博物院策划申报,经过评选最终入选为13个展览项目之一。该展共分为“移居海外开枝散叶”、“赤子之心铁血报国”、“情系故土共圆梦想”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展示闽籍华人华侨在海外建立社团组织的证书、在海外创办的华文书籍、刊物等,讲述他们背井离乡,在海外艰苦创业,繁衍生息,从漂泊者变为定居者的历程;第二部分主要讲述革命战争年代,海外华人华侨通过捐款捐物,以及成立各种抗日救国团体,投入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事业中;第三部分主要展示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华侨情系故土,造福桑梓的故事。

典藏精品

陶瓷器


宋建阳窑黑釉酱斑碗

宋代(960-1279年)

高6、口径12.4、足径3.9厘米

建阳市水吉大路后门窑出土

建窑珍品。内壁黑釉间有放射状酱褐色羽状斑纹,俗称“鹧鸪斑”,外壁黑釉有酱褐斑。

建窑是宋代名窑之一,亦称“建安窑”、“乌泥窑”,窑址在福建建阳县水吉镇,以盛产黑釉瓷而闻名,产品以盏、碗、盘、碟为主。因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俗称“兔毫盏”。釉色丰富,变化无穷,其中尤以“油滴”、“曜变”最为名贵。有的器底,刻有“供御”、“进盏”等字样,为贡瓷。建窑黑瓷不仅列为贡品,还与茶叶一道远销朝鲜和日本,日本称之为“兔毫天目”,至今被视为珍宝收藏。


波斯孔雀绿釉陶瓶

唐(618-907年)

高74.5、口径15、腹径42、底径17厘米。

福州五代闽国刘华墓出土

敛口,丰肩,长腹渐收,平底而沿外突。颈肩间附四个环耳。肩腹部堆塑四道粗绳状纹。陶胎质较疏松,呈橙红色。通体施蓝绿釉,釉色晶莹。该器为波斯类型陶瓶,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


清德化窑达摩立像

高43.1、身宽12.4、底座宽14.6

头光秃,凸额大耳,虬髯,瞪目微下视,双眉紧锁,面容庄严,流露出缄默沉思的表情,身披帐,袒胸,两手交叉于腹前,阭帐内,赤足立于浪座上,衣袂随风飘动,宛如乘风渡海。通体施泛青白釉,浑厚莹润,体厚重,内空,施半釉,座底露胎,胎洁白细腻。


明德化窑妈祖坐像

高19.1、底径长13.9、底径宽5.9

妈祖头戴方形平顶冠,身穿冕服,肩披帏,双手藏袖于胸前,正襟端坐。其左右侧分立千里眼和顺风耳,皆光头,着短衣短裤,扎对襟方巾,千里眼左手上举至额,注目远视,顺风耳右手掩耳,作倾诉状,形象极其生动传神,胎质洁白,釉色乳白滋润,微微泛青。是德化窑迄今为止唯一的,也是目前已知年代较早的明代白瓷妈祖坐像之一。


明德化窑十八手准提坐像

通高27、通宽14.6

头戴宝冠,结发辫下垂至肩,圆脸、大耳、面容端庄丰盈,上身赤裸,胸挂珠串,腕戴镯,两手收胸前,合掌作“马头印”,神情慈祥,身两侧对称伸展八臂,手中各执一“杂宝”。着长裙,腰饰玉带,飘带两头自肩上分开,穿过玉带飘动于大腿两侧,结跏趺坐,于莲花柱上,柱立于浪座中心,左右二龙张牙舞爪,昂首相对,腾跃于汹涌的波涛之中,龙背各立一人,戴冠着施,拱手执笏作朝奉状。


明德化窑暗花衬莲花纹觚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高23、口径13.7、足径9.4厘米

喇叭口,长颈,微鼓腹,高圈足外撇。腹上下各饰二圈凸弦纹,腹中印暗花衬莲纹。底露白胎,釉色牙黄。


南宋龙泉窑贴牡丹花三足炉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高8.7、口径13、腹围39.3、底径5.5厘米

泉州西郊潘山糖厂宋墓出土

稍敛口,宽唇直腹,平底外凸出矮小圈足,底附三蹄足,腹部贴三组唐草花卉。釉呈碧绿,温润如碧玉。花卉上的釉面有裂纹,足露胎


宋青釉鹰嘴执壶

北宋(公元960~1127年)

高28.7、口径4.5、底径8厘米

顺昌县九龙山宋墓出土

喇叭口,竹节形长颈,溜肩圆鼓腹,矮圈足,长流,颈部鹰首与把相连。器表施青黄釉,圈足及底露胎。


南朝青釉水波纹八系罐

南朝(公元420~589年)

高14.1、口径12.3、腹围60.9、底径10.2厘米

福州东郊岳峰山南朝墓出土

大口,矮颈,鼓腹,平底。肩饰三道弦纹和双线连弧纹,并附弧形耳四对。施青釉,滋润光泽,呈冰裂状,底露灰白胎,质细。


明中期景德镇窑青花花卉杂宝纹碗

2006年9月福建博物院接收平潭县公安局移交的一大批瓷器,这批瓷器出自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大练岛海域,这批瓷器大部分是青花瓷,还有少量的单色釉器、五彩器等。此碗便是其中之一,口径18.5,足径7,高7.3厘米。敞口、斜弧腹较深、圈足外削内斜、外底中心乳钉状凸起, 足底刮釉露胎。碗内壁沿饰青花宽带纹,内底青花双圈弦纹内饰花卉纹,碗外壁饰青花缠枝花卉纹、杂宝、卷云纹。器身开冰裂纹。发表于福建文博》2008年第1期。


原始瓷尊

瓷器是古越先民的一项重大发明,也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瓷器的优点是原料丰富、造价低廉、坚固耐用、清洁美观,故一经出现,其取代金属、漆木及陶器的趋势即不可逆转。

商周时期大量生产的原始瓷器,是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惟有中国拥有这段辉煌的历程。

这件原始瓷尊出自光泽崇仁池湖商周墓中,年代为商末周初,是福建最早的原始瓷器。


明德化窑堆贴梅鹿高足杯

明(公元1368~1644年)

口径13.9×10.3、底径4.4×4、高7.5厘米、敞口外撇。口沿有十二个不规则的莲弧瓣,腹作柱状,形如椭圆形喇叭。外壁堆贴山石、松梅、龙鹿等纹样。通体施乳白釉,釉纯润柔和光亮,浅圈足,足底露胎,胎洁白细腻。


德化窑酱地青花关羽坐像

清(公元1644~1911年)

底座宽9.5、高20厘米。关羽头戴璞头,身着战袍,腹饰玉带,挺胸披甲,足蹬毡靴,两手交叉于右腹下。神态庄严肃穆。通体施酱釉。缀饰白地青花云龙纹。像内中空无釉,头部接装座背,足底露胎,胎洁白细腻,面部有嵌须孔。


影青釉莲花尊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口径10.1、底径8、高13.7厘米。沙县大洛官昌村出土,七瓣花口,沿外撇,腹壁斜直,底外壁饰仰莲。扁圆形短把,座饰双层覆莲呈七角形外撇。釉色青白,胎质洁白细腻。


闽国刘华墓戴璞头俯身俑

后唐长兴元年(公元930年)

高49厘米,福州市新店刘华墓出土,穿圆窄袖左襟外衣,下摆两侧开衩。束带,外衣前面掀起,折于腰带上,露内短衣、裤及圆头鞋。身前俯,左手弯于胸前作握拳状,右手扶腰带,作待命奔走状。泥质灰陶。


青白釉堆贴蟠龙皈依瓶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口径6、底径7.5、高35.5厘米

邵武市接龙头宋墓出土,盂形口,长颈、斜肩、弧腹,圈足外撇。塔形盖,盖顶饰飞鸟形钮,盖沿附五个涡形堆饰。颈肩部饰两圈附加堆纹,并堆贴蟠龙和火焰纹。施淡青黄釉,底露胎。


青釉双管插器

南朝(公元420~589年)

高14.6厘米

福州市洪山桥老鼠山南朝墓出土

蟾形座,蟾四脚着地,作爬卧状,眼圆鼓,身上布满细圈纹。蟾背上骑一个高鼻人,其左右各抱一个人,三人的头上共顶一块平板,板上竖两个并列的圆形插管。人貌似胡人,着交领衫系腰带。施青釉,底露灰胎。


德化窑五彩云龙纹盘

清(公元1644~1911年)

口径25.1、高2.9厘米

敞口,外折沿,浅腹,平底,圈足。釉色白中泛青。盘心饰红绿彩蟠龙云水纹,外绘双圈。云、龙纹为枣皮和桔红色,水波纹为青绿色


德化窑堆贴梅花双耳三足炉

明(公元1368~1644年)

口径8.4、高9厘米

敞口、平沿外折,上立扁方形双耳,弧腹,圜底,下接三象足。外壁对称各贴一折枝梅花,通体施象牙白釉,外底露肉红色白胎。


影青釉执壶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口径5.2、底径4.6、高10.3厘米

建宁县水南出土

喇叭口,细长颈,瓜棱形腹,圈足外撇。长流,扁平高把,带盖。盖面饰缠枝花钮,盖缘和把附管状系。颈和腹部旋凹凸旋纹。细白胎,影青釉。


东张窑黑釉盏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口径13、底径4.1、高13厘米

福清市东张石坑窑址出土

束口,内沿下有一道凹槽,深斜腹,碗心下塌呈凹底。矮圈足,足心有小乳状突起。青黑釉,釉下有青灰色毫斑,口沿铁锈色。外壁近底露灰褐色粗胎。


龙泉窑青釉琮式瓶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口径7.5、腹径10.4、底径8.3、高27厘米

敛口,直颈,平肩,长方形腹,平底,矮圈足。每侧腹中部有二道直棱,棱线两侧横排15道凸棱。底露灰白胎,胎质厚实坚致。器壁内外施青釉,细开片,并有细密的小棕眼。


彩绘陶簋

新石器时代昙石山文化(约公元前2500年)

外口径21.1、底径12、唇宽2.3、高9.7厘米

闽侯县昙石山遗址出土

敞口、平沿,唇外折,深腹,平底,喇叭形圈足。浅黄色泥质陶。沿面饰红彩。腹外壁拍印网格纹,折腹处一周附加堆纹。


建窑黑釉盏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口径12.8、底径4.2、高6.4厘米

建阳市水吉营长乾窑址出土

敞口束沿,内沿下有一道凸边,斜腹,矮圈足,足心微内凹,釉氧化,内壁上部呈铁红色,下部深褐色,外壁近底露粗褐色胎


青釉博山炉

南朝(公元420~589年)

底径10.3、高22、口径7.1厘米

闽侯县南嶼官山南朝墓出土

盖顶雕塑一人头,头顶三尖角,头顶以下雕塑莲花瓣,三层莲瓣以下作焰突、火星状,并刻画莲花四朵。炉盘如托盘,平底,底内挖一圆孔。青釉,底露灰白胎。


青釉羊形插器

西晋(公元265-316年)

长17、宽11.5、高12.5厘米

闽侯县关口工程出土

羊形,跪姿,翘首正视。背上开一管状圆口,两侧各饰2个角状饰。羊身中空,羊四足为烛台底足。青釉略泛灰。身饰三粗细弦纹。


“万岁”瓦当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武夷山市城村汉城遗址出土

圆形,三角缘,缘内饰一圈凸旋纹。当心浮印一圆泡,泡两侧印篆体阳文“万岁”两字。字上部附饰文树纹。泥质浅黄陶。

瓦当是复于房檐端的瓦头。班固在《西都赋》中云:“裁金碧以饰珰(当)”。秦汉瓦当的装饰图案丰富多彩,或绘生动的动、植物图画,或绘抽象的云纹、几何纹图案,或以象征吉祥如意的语言文字为装饰。其目的是为了装饰建筑物,起到壮丽、威严的艺术效果。秦汉时期的瓦当一般用于较大型的宫殿阁宇之上,使之显得堂皇壮观。而一般的民居是难以拥有此物的。“秦砖汉瓦”是人们对我国古代秦汉时期砖瓦的誉称。秦汉砖瓦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建筑史和工艺美术史上,都闪耀着不可磨灭的艺术光芒。其中瓦当装饰尤其突出。

此瓦当上有阳文“万岁”二字,足见瓦当的主人身份之尊贵,应为独霸一方的闽越王所有。


印纹硬陶把杯

商代晚期黄土仑文化(约公元前1300年)

口径10.6 、高11.6厘米

闽侯县黄土仑遗址出土

筒形。敛口,微鼓腹,圆凹底座,座沿出棱。近底部有脊棱一周,器身刻划双线锥点、连回纹,夔龙状把连接口沿与腹部。

黄土仑遗址,位于闽侯县鸿尾乡石佛头村鸿尾中学校园内,是一处较典型的青铜时代遗址,是相当于商周时期福建地区的土著文化,是一处受到中原商文化影响而又独具地方文化色彩的文化遗存。经C14测定,确证它距今3250年左右。

黄土仑陶器的装饰工艺多样,应用拍印、刻划、锥刺、堆塑四种方法。成型工艺以轮制为主。在诸多出土的陶器中,仿青铜礼器造型和装饰占据较大的比重。这件把杯应为祭祀所用的礼器。杯身刻划双线锥点纹、连回纹,而杯把造型则甚为奇特,如夔龙跃跃欲试,极富动感。此杯工艺精细,制作精美,造型奇特,为福建地区早期印纹硬陶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一。

玉石器


民国林清卿刻夜宴桃李园掘性高山扁方章材

高4.9、长4.8、宽2.8

质纯通灵,内里隐现萝卜纹,色杏仁黄,明洁莹润,因材施艺,巧刻薄意夜宴桃李园,图中人物欢宴兴致,杯盘狼藉,偃仰生态,以及那多层次的园林景致清晰优美。


民国林清卿刻巧色薄意花卉田黄方章材

高3.9、长2、宽1.9

外层呈灰白色,而内里呈枇杷黄,俗称银裹金,石质莹润纯美,章式依石形制成,不规则方章材,外层白皮依形巧刻薄意花卉,纹样清晰秀丽。


民国林清卿刻山水人物水晶冻天然扁章材

高4.4、底面边长1.1

“水晶冻”,又名晶玉,质晶莹润洁,内里呈现棉状细纹,色冻白纯美,依天然石质巧刻山水和渔民生活图景,景致深远,层次多变,生动写实宛如一幅美丽的渔乡山水画。(画面部分山、树、人物的造型尚未完工)。

林清卿(1876~1948年),福州西郊凤尾乡人。初学画,继而攻印石,师从寿山石雕“西门派”高手陈可应学习“薄意”雕刻,以画法行之,自出新意,尤其相度石之纹理及裂痕,因材施艺,巧掩瑕疵,配以花卉、山水,工巧天成,誉称“西门清”。


清刻鹭鸶莲花钮坑头冻橢形章

高6.8

橢圆形章,暗红色,质晶莹润纯,色淡雅,雕刻鹭鸶,莲花等,形象生动。石质莹润,色呈凉草冻,内有环圈。钮刻鲤鱼戏水,纹样清晰生动。印文篆刻“石山农”三字。


北宋寿山石雕虎

高7.5、长11、宽4.7

石雕虎,青色,虎呈卧式,头右侧双目圆睁,两前爪盘迭,虎身数道双线纹装饰虎毛,尾巴右向前弯曲贴于右后爪边。


石砍砸器

砍砸器最早发现于250万年前左右的非洲奥都维峡谷,其使用技术被命名为奥都维技术,也是石器工业的第一种模式。砍砸器是人类最初开始使用的石器,陪伴人类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尤其是在中国,其制造与使用贯穿于整个旧石器时代。实验证明砍砸器多应用于砍伐树木、修制竹木器,也可以用来肢解大型动物等。

这个砍砸器是三明万寿岩遗址灵峰洞地点所发现,用砾石打制而成,其制造和使用年代约距今约20万年前。


寿山石马俑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长11厘米,福州市新店猫头山宋墓出土,青灰色。蹲坐状。马作俯首、竖耳、张目思考状。


商石璋

商(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

长27.3、宽5.8厘米

漳浦县出土,青绿色。体扁平,形如长刀,刀残。援部较长,两边微内凹呈弧形,牙呈锯齿形,牙端为斜角,内残。牙和内部各有一圆孔。


秋海棠美醉楼扁方章

现代   林清卿(公元1876~1948年)

厚0.9、宽3.4、高5.3厘米

寿山石寮石。底面扁方形,质细明净,色黄如蒸栗,莹润纯美。一面刻薄意秋海棠,一面刻楷书“古寮莹澈不及都成。此独黄入蒸栗,兼得追师名和林清卿为作薄意花卉。清卿为我邑三百年来第一手。其所作又以秋海棠为擅长,可宝也。乙未秋味雪并记”。末又刻“冷凝籍藏石”。印文篆刻“吴元书画记”。林清卿,福州寿山石雕“西门派”杰出艺人,其雕刻的寿山“薄意”运用中国画理于石面,以刀代笔,以画寄情,清新绝伦。独树一帜,为文苑艺林人人争藏。


白玉仙鹤衔桃

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

底径7、高20厘米

颜色白里透青。此器以巧色手法,表现一只仙鹤口衔一株桃子,曲颈蹲立于岩石之上,底座松枝盘绕,造型稳健,意蕴深厚。


白芙蓉石罗汉坐像

清(公元1644~1911年)

高11.3厘米

罗汉为目字脸,头刻发纹,大耳,短须,神情宁静慈祥。肩披帔,身着通肩长衫,背饰缠枝牡丹,两袖边沿饰折枝牡丹和朵云等。袒胸,双手靠右膝,捧一桃,右腿屈立,左腿内屈贴地,坐于石座上。座边镂孔。石质清澈滋润,白中泛黄。


寿山石人首鱼身俑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长9.5厘米

连江县农械厂宋墓出土

青灰色。俑作人首鱼身,背负大山,双手相交,正面俯卧状。


寿山石龙俑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长10、高5厘米

福州市西门宋墓出土

青灰色。龙作上唇卷起、举头张目、昂首蹲伏状


寿山石拱手女佣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长16厘米

福州市新店猫头山宋墓出土

青灰色。女俑作拱手立姿。目字脸,头着长发,两侧梳发髻,注目前视。身着窄袖长袍,双手掩于袖内


寿山石猪

南朝(公元420~589年)

长5.5、宽1.8、高1.5厘米

福州市仓山乐群路南朝墓出土

一对,灰色。猪作正面匍匐状,双眼前视、四足前伸。翘嘴竖耳,形象逼真。


苏州工刻白玉如意

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

通长26.5厘米

白玉,颜色白中泛青,质地莹润。头部作菱形,正面上刻石榴、佛手、寿桃、蝙蝠;柄端正面刻一蝙蝠啣菊,并有二系带小孔。


白玉老莱子像

清(公元1644-1911年)

底径9x5、高14厘米

白中泛青,局部铁锈色,滋润细腻。老莱子头上盘结,身着长袍,脚上穿靴,颈上挂巾,右手扶桶,左手摇拨浪鼓,老髯长须,面带微笑,躬背而坐,邢态慈祥可敬。

碧玉青芝岫影山子

清乾隆辛末年(公元1751年)

长39.3、宽13.5、高16.5厘米

山形,层峦叠嶂,山石嶙峋,岩穴密布,声势磅礴。一面正中上刻“青芝岫”三字,下刻诗文一篇,末署“青芝岫影乾隆辛末闰五月之吉御制并书”。另一面分刻有蒋溥、刘流勲、汪由敦、钱陈群的诗文题句。字体皆楷书描金。


蛙形石砚

南宋绍兴丁丑七年(公元1157年)

长13.7、宽8.2厘米

福州市西园山宋墓出土

带盖,淡绿色蛙形石砚,砚首呈三角形,尾部椭圆形。砚首两侧阴刻青蛙嘴、眼,下颌呈斜坡式,状如蛙头。头额刻鼻子和双耳。砚池作椭圆形斜坡式,池缘作子口以扣合砚盖。盖微鼓,扣合后状如蛙背。弧形腹,底略内凹,四足屈卧并阴刻五爪,宛如一只蹲伏的青蛙。

端石抄手砚

南宋绍兴辛未年(公元1151年)

长19.3、宽12.4、厚3.7厘米

武夷山市西门宋墓出土

端石,抄手式。平面呈梯形,砚池呈自然下斜式。背面镂刻篆书“贾藏之墓”四字,及墓主人于南宋绍兴辛未(1511)年寿终等内容。此砚石质细腻,造型端庄,具有典型的宋代抄手砚风格。


芙蓉石捧狮罗汉

清(公元1644-1911年)

底径8.2x4.2、高9厘米

罗汉为圆脸,短发,垂耳,八字胡须,面含微笑。身着交领缀边长衫,下着长裙,左手靠膝,右手捧狮,交脚席地而座。


寿山石舞俑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长5.5、宽3.5、高16厘米

福州市北郊胭脂山宋墓出土

灰色。头戴纀头,着圆领宽袖长袍,左手护腹,右手举于脑后,作左侧视状。

书画


华喦《西园雅集图》

华喦(1682~1756),字秋岳,号新罗山人,布衣生、白沙道人、离垢居士等,后世多称“华新罗”,福建上杭人。他擅画人物、山水,尤精于花鸟、草虫、走兽。著有《离垢集》、《解弢馆诗集》等,成为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华喦的《西园雅集图》为纸本,立轴,设色画,197 ⅹ 124厘米。


龚贤《山水图》轴

龚贤(1618——1689)又名岂贤,字半千、野遗,号柴丈人。江苏昆山人。他崇尚董、巨与元四家,工诗文,善书画。他是清初文坛上知名诗人,他的诗作被称“诗中有画“。他的画风可谓“集范宽、米芾、吴镇、黄公望、沈周、与董其昌之大成”。注重写生,提倡宗师造化,自创一格。他善于用墨,在墨法上进行大胆探索,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著有《香草堂集》、《画诀》、《龚半千授徒画稿》等。他的存世作品较多,有《千岩万壑图》卷、《秋江渔舍图》轴等。

龚贤《山水图》轴,绢本,墨笔,尺寸为124 × 50厘米。


王宠小楷折扇面

横49厘米纵23厘米

王宠(1494—1533),字履仁、履吉,号雅宜山人,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工篆刻,善山水、花鸟,他的诗文在当时声誉很高,而尤以书名噪一时,书善小楷,行草尤为精妙。著有《雅宜山人集》,传世书迹有《诗册》、《杂诗卷》、《千字文》、《古诗十九首》、《李白古风诗卷》等。


屠隆草书折扇面

横52.2厘米纵24厘米

屠隆(1543—1605),字长卿,一字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博学多才,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亦擅书法。


周臣设色山水折扇面

横47厘米纵21厘米

周臣,生年不详,卒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字舜卿,号东村,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擅长画人物和山水,画法严整工细。唐寅和仇英都是他的学生。代表作有《春山游踪图》、《春山游骑图》、《春泉山隐图》等。


张之洞行书团扇面

直径26.3厘米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老人,谥文襄,直隶南皮(今河北)人。中国清末重臣,清流派重要成员,洋务派首领。工书,书法苏轼,深负盛名,遗著辑为《张文襄公全集》。


郭尚先楷书扇面

横54.5厘米纵24.2厘米

郭尚先(1785—1832),字元闻,又字兰石,福建莆田人。精鉴别,书似欧阳询,以骨力胜,间作小楷,颇深别趣。临摹诸家,几可乱真。著有《芳坚馆题跋》、《增默庵文集》。


光绪帝御笔银塘晓艳图扇面

横49.5厘米纵23.9厘米

光绪帝(1871—1908),满洲爱新觉罗氏,名载湉,清入关后第九代皇帝。1875—1908年在位,年号光绪。


龚贤溪山帆影折扇面

横51.6厘米纵23.1厘米

龚贤(1618—1689),字半千,号半亩、柴丈人、清凉山人等,祖籍江苏昆山,流寓金陵(今南京)。清“金陵八家”之一,工诗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体。著有《香草堂集》。


翁同龢行书团扇面

绢本,墨书。

释文:拳曲拥肿,盘坳反复。熊彪顾眄,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匠石惊视,公输眩目。雕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

题款:伯潜仁兄大人雅教  弟翁同龢。

钤印:朱文“龢”。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声甫(一作笙甫),号笙锴,又号韵斋,自署松蝉,晚号瓶生,又署瓶庐,亦曰瓶斋居士,谥文恭。江苏常熟人。清末政治家、书法家、藏书家。


戴时雨草书折扇面

金笺

释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临怀上人数行

题款:戴时雨

钤印:朱文"虫二";引首章不明

戴时雨,字伯时,号锦舟,永嘉人,明永乐十二年(1414)举人,任崇仁训导。著有《锦舟集》、《东瓯诗存》卷一七存诗首。


顾见龙墨龙折扇面

纸本水墨  纵22.1CM 横49CM

题识:子如三兄大人雅正,云臣弟顾见龙

钤印:白文“见龙”

顾见龙(1606-1687),江苏太仓人,一作吴江人,居虎邱。康熙初年与顾铭同时以写真袛候内廷,名重京师。系曾鲸弟子,兼工人物,笔法粗犷,衣纹流畅。


清谢琯樵墨兰折扇面

纵23.5 横51.2

题识一:画竹随手自如勿泥成法,要如牕前灯影,纵横历乱,皆有天趣存焉,板桥自谓平生画竹无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殆此意也。案头盆兰盛开,相对写生,颇有逸趣。画罢自赏,心目一清。  嬾樵

钤印:朱文“琯樵”。

题识二:是为王者香,结根岩石古,纫佩虽无人,亦莫余敢侮。伯潜大兄索画,癸亥冬日作于听涛山馆  琯樵苏。

钤印:朱文“琯樵子”。

谢琯樵:(1811——1864),福建诏安人,名颖苏,号懒云,初字采山,后改管樵、管樵,又号北溪渔隐。清代名画家,以诗书画三绝著称,其书法从颜真卿、米芾风格而出,圆润秀劲行书著名,画作多系四君子、花鸟画,直率奔放。


清华喦设色西园雅集图轴

纵:302.5CM, 横:134.5CM

纸本,设色,立轴。淡设色墨笔,以工带写作山涧苍松、古柏、翠竹之中宋代苏东坡等十余位高士在雅集之场景。画心右上边角自识:“戊辰夏新罗山人写于解缨馆”。钤白文“华喦”、“秋岳”方印二枚。画轴上隔水有徐邦达、启功的题跋二段。该图山水、人物、树草齐全,场面盛大,故事内容丰富,笔墨技法显著,系华喦之精品。


明  周臣  赏梅图折扇面

金笺  设色

纵24cm 横53cm

题识:

东邨周臣

钤印:白文“周臣舜卿”


明  蓝瑛《梅雀图》轴

蓝瑛明代画家,字田叔,钱塘(今杭州)人,生于1586年,逝约在清康熙五年(1666)。擅山水,兼工人物、花鸟,有“浙派殿军”之称。


《行书八言对》

近代  严复(公元1853-1921年)

纵167.6  横38.5厘米

纸本,行楷书。上联首题“南冠仁兄雅属”上联为“五岳归来不厌邱壑”,下联为“百史读遍方知马班”。末署“严复”,钤白文“严复印信”及朱文“几道长寿”方印。

竹木漆器


明雕木胎漆金文官立像

高66

木雕文官立像,头戴巾帽,身着宽袖官袍,系腰带,两手各持一书卷,露双足,立于方座上。脸部瘦削,长须,神态肃穆静懿,呈老者状。袍服刻有边饰,前后正中刻补子,衣褶线条流畅,色黑,有金漆痕迹。


明雕木胎漆金武士立像

高62

木雕,通体髹漆,颜色灰褐,赵公明头戴方帽,身着短袍,足蹬战靴,右手持剑,左手托鼠鼬,袖口、下摆上扬,脚呈八字形,侧身站立,形象威武。


明雕木胎漆金真武坐像

高82.5、通宽49

木雕,通体髹漆,颜色灰褐,真武作右侧脸垂睑注目状。身着圆领宽袖长袍,腰配玉带,赤足端坐。褪背书"大明万历年旦,弟子王大仁叩"。


清福州工雕黄杨木八仙——刘海

刘海:通高32cm;身高28cm,头顶光秃,脑周留发,圆脸目下视,张口,笑容可掬,身着长衫,长裤曳地,袒胸露骨,腰葫芦,右手置背后,左手握铜钱,垂曲腰侧,赤足躬立。

八仙中缺"韩湘子"补"刘海","刘海"不属八仙,乃传说中的"仙童"。


清福州工雕黄杨木八仙——李铁拐

李铁拐:通高35cm;身高32cm,头顶光秃,脑后箍发圈,卷发后垂,浓眉,高颧,凸目,身着长袍长裤,袒胸露骨,体干瘦,右手托葫芦,前曲,左手握拐赤足,左足前伸踮起,呈跛脚状。


清福州工雕黄杨木八仙——蓝采和

蓝采和:通高35cm;身高31.8cm,头结双髻,札巾童脸微笑,身着开襟长衫,长裤曳地,腰挂葫芦,双手藏袖内,拱于胸前,足登履,躬立。


清福州工雕黄杨木八仙——吕洞宾

吕洞宾:通高37cm;身高33.8cm,头结髻札巾,高额,目下视,面微笑,凝静若思,长髯垂胸,身着长袍,长裤曳地,左手掩袖内垂贴腰侧,右手握仙拂,曲于腹前,足登履,躬立.


南宋黑色纻胎葵形漆奁盒

南宋淳祐三年(公元1243年)

口径17.5、高18厘米,福州市新店黄昇墓出土,奁盒分三层套合,夹纻胎,髹黑漆。平面六角葵瓣形,口沿镶银边。


牙雕插屏

清(公元1644~1911年)

宽8.8、高20厘米,半竹筒形,牙白色。两个竹节间一株壮硕的葡萄从石缝中拔地而起,硕果累累。沿着葡萄的枝蔓有十六个孩童向上攀援。


龟形木盘

商周(公元前16~前10世纪)

武夷山市白岩崖洞墓出土

木质。龟首,短尾(已残),器身椭圆形、盘式、尖唇外侈、底平微凹、外底附四个矮方形足。器表灰白色,腐蚀较甚。造型形象生动,雕工简练。


武夷山船棺

商周(公元前16-前10世纪)

通长489、宽55、通高73厘米

武夷山市白岩崖洞墓出土

船形棺木,分底和盖两部分,分别以整根楠木凿成。子母口,作上下套合,套合后的棺盖与棺底长短交错不齐。盖作半圆形,内部挖空,状如船蓬,底如棱形,其中部为长方形尸柩,柩底部首尾两端延伸后作槽状起翘。柩外近挡板处分别凿有两个对应的象征船桅杆的插孔。船棺造型奇特,形体清薄,制作规整,表面呈灰褐色。


黄杨木雕文昌坐像

清(公元1644~1911年)

高22.5厘米,棕红色。文昌头戴璞头,额正中嵌有小珠。圆脸细目,长须垂腹,面容端庄丰满,微含笑意。身着长袍,腹饰玉带,左手贴膝,右手执如意,收于腹下。足登高履,双腿交叉端坐,神态文静。


黄杨木伏狮罗汉立像

民国   柯世仁

高30.5、狮高10.5厘米,福州柯世仁雕。黄色。罗汉头戴僧帽,帽后长巾披肩。垂肩,皱额,虬髯,眯眼含笑。身着阔袖通肩大衣,披袈裟,袒胸。左手握禅杖,收于胸前,右手伸食指,向外曲举。足登草鞋,握杖而立,身左侧蹲伏狮,狮项套圈,张口,翘尾转首朝罗汉。

金属


青铜大铙

西周

高76.8厘米、甬长29.8厘米,重100.35千克

大铙为双范合铸,两面各有18个乳突状枚。器体布满以云雷纹为主的纹饰,甬的上半部两面各饰有兽目一对,与云雷纹组成变体兽面纹。旋带以细云雷纹为地,饰突出的勾连C形纹。舞面饰对称的粗云雷纹四组。钟面饰粗大深刻的云雷纹,只鼓部中央的隧部略高起,上饰浅细的图案化兽面纹。1978年12月26日,建瓯县(今建瓯市)小桥公社阳泽大队社员在阳泽村东北黄科山开垦茶园时所发现的。该铙形体之巨大,纹饰之精美,在国内都属罕见。


南宋银鎏金霞帔坠

长7.2、宽5.5厘米,重38.5克

鸡心形银薰,作盖盒状,边有母子套可上下开启。盒面中央以同样心型开关将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并均以银线编焊缠枝莲花和六瓣花卉图案;心型尖端有一孔穿线,线迹尚存,出土时置于死者胸口。此鸡心形饰件,出土于福州南宋黄昇墓,用来装饰于霞帔上,故称为霞帔坠。出土物中的这种心型坠饰,多镂空,里面应可放置香料。此坠立体感极强,造型处理独具匠心,浑身散发出一种秀丽、和谐的美感。


青铜剑

浦城土墩墓群一次性出土了十把越式青铜剑,其铸造工艺精湛,在当时首屈一指。此剑身呈墨绿色,出土时,宛如墨玉,光可照人。剑身两侧有较宽的血槽,剑脊两侧均饰粗勾连云纹,两边附(点焊接)有两耳,耳为镂空。剑把的两面纹饰均为模印,前、后部均饰蟠虺(夔)纹,四箍均饰细勾连云纹。

传说剑创始自轩辕黄帝时代。据黄帝本纪云:“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又据管子地数篇云:“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以上两说,似黄帝与蚩尤,均己制剑为兵。《周礼》中记载了越人善铸剑。

青铜短剑为近身格斗时使用。而这把青铜短剑的工艺复杂,纹饰精美,使用材料好,代表了当时闽越先民极高的青铜铸造工艺,应为闽越贵族所拥有。由此剑可以看出越人善铸剑,从西周时期就已经初现端倪。


郑和铜钟

是郑和等为祈保西洋之行往返平安,于明宣德六年(1431年)所铸造。

铜钟身高69厘米,钮高14厘米,通高83厘米、口径49厘米,壁厚约2厘米,重77公斤。钟呈褐绿色,覆釜形,葵口。钟钮为双龙柄,制作精美。肩表面浮印十二组云气如意纹,腹中部以云水波浪纹为母题,此外还铸有铭文、八卦、云雷等字纹。主纹饰上部环绕一周八卦纹,共五组,其中第二、四组各铸有“国泰民安”和“风调雨顺”铭文。铜钟下部的铭文,分五组,行楷,共54字。全文如下:

“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回往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等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


南宋鎏金银执壶

侈口,束颈作喇叭形,弧腹,扁曲柄,弧形流,圈足,器盖有圆柱形盖钮,器身与器盖之间以一条银链相连,器身錾刻双鹊对鸣团花并贴金,口沿饰三角圆点纹,柄、鎏及圈足处錾刻卷草纹并泥金。


鎏金嵌绿松石绿度母铜像

明(公元1368~1644年)

长20、宽16、高38.7厘米

舟形背光。绿度母头戴珠宝冠,冠带垂肩,前胸配饰璎珞,薄衣露体,曲线清晰。如意坐姿,手作与原印。左右立两侍者。双层莲花座呈多层折角方台,方台须弥座,左右有两狮。背光边缘及底座嵌绿松石多已脱光。座底下刻结带宝杵图案。


铜鎏金闽王延翰狮子炉

唐天佑四年(公元907年)

口径21、通高40.1厘米,盖作盔状,蹲狮钮。炉直口,平唇外折,边沿呈五葵瓣形,直腹平底,下承五兽面蹄足,腹足交界处铆钉。通体鎏金,唇面环刻楷书“弟子盐铁出使巡官主福建院事检校尚书礼部郎中赐紫金鱼袋王延翰奉为太王及国夫人铸造狮子香炉一口舍入保福院永充供养天佑四年九月四日题”铭文一周。


青铜豆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高21厘米,半球形腹,双环耳,高把,饼形足。覆碗形盖,喇叭形盖钮。盖边和上腹部饰蟠螭纹,盖面和足面饰凸弦纹。


铜提梁壶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高33厘米,酒器。圆盖,盖中央置环形钮。直口,长颈,鼓腹,圈足。颈部附铺首形环耳和链形提梁。器表由上而下饰五层蟠虺纹。


骑驴铜像

元(公元1279~1368年)

通长12.5、通高8.5厘米

南平市区大桥工地出土

驴迈方步低头缓行,驴背上一书生,手持唱本,盘腿而坐。人物造型生动,构思巧妙。


青铜鼎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食器。大口,宽沿外折,束颈,深腹,圜底,双腹耳,三粗蹄足。腹中部有凸弦纹一周。腹上部为蟠虺纹。此器造型风格不落俗套,工艺精巧。


铜蒜头瓶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高42厘米

蒜头瓣形口,细长颈,扁鼓腹,高圈足外撇。素面,颈部饰一道圆箍。


青铜方罍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酒器。口作方形外卷,束颈,斜肩,鼓腹,圈足。盖为平面莲瓣形四方角。环肩、腹部上、中、下三层为组合形方块纹。


银粉盒

南宋淳佑十年(公元1250年)

口径5.6、底径3.9、通高3.5厘米

福州市茶园山宋墓出土

盖面微弧,盒身弧腹,平底,盖面及腹部饰捶印如意卷云纹,底部鏨刻“张念七郎”四字。


鎏金银托杯

南宋淳佑十年(公元1250年)

杯径7.3、盘径14、通高5.8厘米

福州市茶园山宋墓出土

上部作杯形,下部如盘作六出菱花形,圈足外撇,素面。杯口、盘口及圈足底缘鎏金一圈。

双兽耳衔环铜壶

元(公元1279~1368年)

口径9.2、底径16.5、高44.2厘米

南平市区大桥工地出土

侈口,平沿内折,束颈,鼓腹,圈足。颈、身、底分铸。颈部饰以云雷纹为地的六片蕉叶纹,形似蝉体,并附对称的双兽耳衔环,圈足上部以云雷纹为地,上饰蟠虺纹,余素面。


云雷纹铜觚

南宋(1127~1279年)

底径10、高25、口径5.7厘米

南平市区大桥工地出土

方形、侈口,高颈,四角出扉棱,颈上部饰四组蕉叶,下部饰三线组成的菱格纹,蕉叶与菱形纹间均填以雷纹。腰部微鼓,并有四道扉棱,扉棱间以云纹为地,当中饰变形饕餮纹。圈足外撇,起四脊,中间一周凸弦纹,脊间以云雷纹为地,中饰鸟形纹。


吴越铜塔

五代(公元907~960年)

底边长8、高21.5厘米

闽侯县龙台山遺址出土

方形,又称“凃金塔”。须弥座式塔座,束腰,内各有五人作盘腿坐状撑起座顶。塔身中心为拱形门,门外浮雕花纹,门内浮雕佛变故事人物。塔顶四角呈仰莲瓣形,叶瓣中印有人物图案,正中塔杆为圆柱七级相轮,塔顶饰宝珠一颗。此塔造型小巧,花纹繁缛,层次分明,并铸有“吴越”国号。

交通信息

乘88路到福建博物馆下车,10路、105路、311路、308路、23路、66路、53路、101路、91路至梅峰宾馆(往左海公园方向)站下车,进入左海公园从花鸟市场处的木栈道一直走到头左转即可。

乘坐4路、301路、152路终点站下车,进入左海公园后路线同上。

古美征稿启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