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乡村记忆——熬糖
春节记忆――熬糖
文/晏金宝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年少无知,总是盼望着过年。 进入腊月,喝完腊八粥,年越来越近了,大人开始备年货。年龄虽小,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了。隔三差五不断地问母亲,还有几天才能过年?母亲总是不耐烦地说:“日子要一天天的过,快了,还有xx天。”那时候,物质生活比较匮乏,平时没有零食吃,每到过年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好吃的。偶尔也会给买件新衣服。我想,这就是我们小时候所盼望过年的真正的原因吧!
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春节前的熬糖了。用红薯、甘蔗等熬制的糖,学名叫饴糖,饴糖是一种纯天然绿色食品,能补中缓急、润肺止咳、健脾益气、解毒等之功效。
这手工熬制的糖,是老年人和孩子们最爱吃的。开始准备熬糖,同时也在传递一个信息,熬糖是做其它美食的前奏!
熬糖所用的原料,以红薯为主,大麦芽为辅。要提前培养制作大麦芽儿。把精选的大麦除去杂质,用温水洗干净,放在盆子或木桶里。浸入少量的水,盖上薄膜和布料,放在温暖的房间里。冬天温度较低,大约一个星期,长出三四厘米长的黄色芽儿,即可使用了。
白芋又名红薯,易种植、生命力强、产量高。是我们这里种植比较广泛的农作物,以前也是我们这里的主食之一。
把秋后收获的白芋从储藏室取出来。经过精挑细选,选择无霉烂、无病虫害的红薯为原料。洗干净,放在家中大锅里,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转至小火。待白芋完全熟透,放入大麦芽儿,用棍子搅拌成烂泥,装入布袋子里,反复挤压,制得澄清的糖稀液体。然后加热,微火慢慢地熬制。锅里面的水份不断的被蒸发,糖稀液也在不断的浓缩。这时是“看火候”的关键时刻,父亲则不要别人烧锅,他自己烧锅控制着锅底火的大小,棍子不停地在锅里搅拌,时刻拿起棍子观察糖的色泽及粘稠度。如果火候大了,熬制的糖呈褐色,甜中略带微苦,火候小了,熬制的糖液太稀。如果掌握最佳火候,熬制出来的糖,色泽透明,特别粘稠,入口即化,味道绵甜。我则迫不及待找来筷子或秫秸棒子,抹上一两棒子找到玩伴炫耀一番。
糖熬制好了,接下来就开始制作各种零食、面点了。把炒熟的小麦粉、玉米粉放在面筐里或案板上,用刚熬制的饴糖放在上面可制作面糖。用面粉炸出来的馃子、猫耳子等面点,经过熬热饴糖的二次加工,则会变得香甜酥脆,令人馋涎欲滴。用小麦、大米的爆米花和加热饴糖搅拌,放入木制的模板里挤压成形,切割成长方形的叫“糖板。”用玉米爆米花和加热饴糖制作成圆形状叫做“花猴子”。这些零食是招待亲友的必备。我们只有过年期间方可尽情享受,平常的时候是没有这样口福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我国进入了工业化时代。大型规模化企业取代了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平时各种食品都是琳琅满目。人们对过年已经淡化了。这种传统的手工制糖工艺已经无人传承了,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就会失传了。
一次出差外地,看到这种手工熬制的饴糖,列为当地的名优土特产,馈赠佳品。价格三四十元每公斤,礼盒精装的近百元,虽然贵的离谱,但是还成为了紧俏货。
以至于我回到家里,还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此“特产”已经消失了多年,而彼“特产”却能在工业化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传承下来,继而发扬光大,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成为当地一张名片,这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
低调做人,原名晏金宝,字居正,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红杏诗书画院会员。喜欢在文字中寻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