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战略,为什么战术上的成功往往无力扭转战略上的失误呢?

咱首先了解一下嘛叫战略,嘛叫战术。
战略,大概意思就是对全局的一个筹划和指导。这就像弄一个行动,你的有行动纲领,纲领告诉你,你的这个行动最终目的是什么?为了最终目的你要付出什么?为了这个目的,你大体行动方向的跟那走?最后再告诉你,按照这个法子走一定会成功。
但具体该怎么做,战略是不会告诉你这个问题的。但你要是迷茫的时候,拿出战略,他就告诉你朝着这个方向走,没毛病,赶紧的冲过去。具体到该怎么冲,战略就又不会告诉你这个问题了,这就不管他的事了。
咱家的《孙子兵法》他说道根子上,那就是对战略进行筹划的一本巨著。
那么嘛叫战术呢?
这就是对具体一场战斗,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那支部队该这么干,这支部队该那么干,什么后勤啦,保障啦等等
也就是说具体落实战略的过程就叫战术。
战术上的成功,却无法扭转战略失败。
这话您要是具体一分析,他就是行动刚开始,战略就错了,整个行动的目的就不可能实现。所以奔着这个目标去,这最开始无论你的战术在怎么成功,依然掩盖不了这个目的是一个无法达到的高度,失败就难免了。
好了,这话理解透彻了,咱再来举例说明这个问题。
首先挑起二战中的三国家,一个德国,另一个意大利,最后一个是日本。
德国发起二战的目的不是统一全世界,他就是统一整个欧洲大陆。
从宏观上,这个目的压根就不可能实现的,首先一点,你这是和全世界为敌啊!
全世界的利益他就那么多,你不管瓜分这些利益的国家有多少,这个全世界的利益他的总量是不变的,你打趴下一些国家,还有更多的国家表示不服。
最大的不服者就是美国人,所以二战中最大的变数就是美国。
一开始美国可以为了利益,两头卖东西,德国也好,英国也罢,只要出钱,他就卖。
就连英国的丘吉尔都说,德国人开着飞机往英国丢炸弹,那飞机里头的汽油都是美国人的。
可等到欧洲大陆已经被踩在脚下之后,德国人发动苏德战争,越是往后,美国人的态度转变的就越快。
因为战争红利差不多被压榨干净了,德国人的交易就被掐断了。英国法国苏联,一个租借法案拿过去,就变成了压死德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德国发动二战,其实一开始他就已经走向了毁灭,这都不带一丁点犹豫的。
那么在历史上,咱就看到了德国人,用闪电战,闪击了这个,又闪击了那个,速度快的都惊人。
一天征服丹麦,五天拿下荷兰,十八天占领了比利时,四十天不到就打趴下了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那么这个过程就是战术上的胜利,之前德国的战术不管如何胜利,都决定不了他一开始的战略就出了大问题,在最后征服苏联的时候,一招落败满盘皆输。
有人说:“德国输就输在了石油上了!”
这话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全对,您回头得看看,当时整个世界拥有最大石油产量的国家是谁?美国还坐在哪里呢?
英国人能反击德国,何尝不是建立在美国人的石油之上,当年英国人是多么的渴望进攻柏林,结果没捞着,为嘛呢,美国一声令下,英国人就得乖乖跟着,没法子离开美国人的石油,英国人的别说装甲车,坦克了,连汽车轱辘转动起来都是一个大问题。
英国人不听美国人的,还能咋样呢?
所以德国人是有能力发动二战,但他绝对没有能力走到最后,快终点的时候,就被打趴下了。
至于意大利,这个战略目标就是给他墨索里尼自己定的,不是意大利所有人想要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二战中,咱就看到了貌似很搞笑的一幕幕,意大利因为没有撬棍撬开弹药箱投降的事发生了。
您要说意大利没有战斗力,小编第一个不信。因为在北非战场上,意大利和英国就有一场遭遇战。
意大利原本打算投降的,不开枪就投降那种,结果英国人感觉打个意大利应该很轻松的,想要给自己弄点军功,就不接受投降。
意大利人怒了,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就把英国人给打哭了,七十多辆坦克就被意大利给打爆了。
所以意大利在战略和战术上就看起来全部都是失败的了。
这里头最值得嚼咕的就是日本人,毕竟咱是亲身经历过的。
九一八事变,日本由谎言弄出了一个战争借口,用武力将整个东北给侵占了,跟着又开始谋划华北地区。
当时日本人的战略,小编不说,大家伙都知道,打下整个大华夏,拿下整个东南亚,弄出个什么大东亚共荣圈。
圈不圈的咱丢一边,你首先的说日本人的胃口可不小啊,日本那小岛,搁地图上,没有一个巴掌大,野心可不小啊!他也不怕消化不良。
要钢铁没钢铁,要橡胶没橡胶的,甚至于石油都是依靠进口英美,才能维持和平时期的日常消耗,就这还发动战争。
也就是说,他就发动不了太大规模的战争,一旦发动了,短时间结束不了,他自己就要崩溃了。
咱别的不说,就说当年日本人穷凶极恶的发动甲午海战,当时就凭借他的身子骨能发动吗?压根就发动不起来,那是去美国去英国进行借款,才成功发动起来。
当时日本人先去英国进行筹借战争费用,结果英国人并不看好日本人发动的这场战争,弄的钱并不多,被逼的没法子的日本人去了美国,这次从美国哪里借到了全部的款项。
甲午海战中,日本人的借款,美国人占据了70%,英国人占据了30%。
就算是这样,日本国内都出现了农民暴动,吃不饱可不就要暴动吗?
后来日俄战争,日本人同样没有钱发动战争,还是从美国人的手里借到了钱发动的。
那么这种战争的规模,那和二战入侵大华夏的战争,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所以日本要一口气侵占中国,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他要是没有强有力的支持,就没那底子。
而且日本发动战争,一开始您以为是谁在支持日本的?美国的钢铁,美国的石油可不少进入到日本人的手里。
当时日本人丢到中国土地上的炸弹,您知道有多少是美国人造的钢铁?
而日本人一开始的战略就错了,他就吃不下中国,而且美国会允许他这么干嘛?
您要知道,美国人在亚洲的利益可不少,尤其是在中国的利益,清朝以来,到了民国,您以为美国人瓜分的利益少吗?
再说整个东南亚,那都是美英传统的势力范围,你日本还要建个什么大东亚共荣圈,这个圈子下去了,美国人能不跟他急眼吗?
只要美国一断供,日本人就没有实力发动战争了,就算是有,这点实力都是依靠之前积攒的那点子家底,这点家底子一旦耗尽,别想了。
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要发动太平洋战争,目的就是从美国人手里夺取他们的战争资源。
当日本人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全世界都是他的敌人了,他能赢到最后,那简直就是开玩笑。
当然这是从全世界角度去说这事,接着咱把这事放到中国战场上来说。
说真格的日本人侵吞华北的时候,有那么打算一步步的来。
但是到了1937年,华北发生了七七事变,打这里开始,日本就进入了全面侵华的状态,试图用武力将整个大华夏全部占领,并喊出了三个月灭亡大华夏的话。
这绝对不是巧合,那么必然有什么刺激到了日本人。
那么是什么呢?
其实您要是纵观当时的局势,就会发现作为当时的政府,国民党还在一心一意的针对红军,针对共产党。
攘外必先安内,这话估计大家伙听的耳熟吧,这是蒋介石的一贯方针。
于是咱就看到了,日本侵华的脚步加剧,但在战场上的伤亡,却是屈指可数,一次次大战下来,被打死的日本人通常都是几千人,破万都没有的。
当西安事变发生以后,国共进行第二次合作,日本人在战场上每一次战役结束之后,死亡的人数开始破万,而且每一次战争都会打三个月以上,淞沪会战,徐州打仗,武汉战役等等。
咱别的不说,一场武汉会战下来,日本人死伤就有二十五万七千多人,您要知道他参加这场会战的人数才不到三十万。
咱把话掐到这里,小编就问您一句,如果当时您处在武汉会战结束之后的环境当中,您感觉打日本人,咱有没有信心?
三次长沙会战咱都顶住了,至少弄个僵持那是没毛病的。
所以日本人的战略就不对,心想的太大了,他就没有那副身子骨发动侵华战争,一开打就已经预示着他的失败了。
一开始,他是节节胜利,咱就算是在战场上有亮点,您比方说台儿庄血战,万家岭大捷等等,但依然不足以应对日本人的唑唑逼人,大半个中国都沦陷了。
可最后呢?日本人依然止步于武汉会战,就再也没有寸进了。没辙的日本人,都开始迷茫了,拿出他们的战略一寻思:“难道错了?”
这不废话吗?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早就把这事说的透透的。
不管怎么说吧,日本人的这声质疑,就让日本人陷入了各种分歧之中,战略开始有了变化,一个北进,一个南下就开始互相扯皮了。
你看,这战略还有发生变化的,这其实何尝不是在说日本人一开始的战略压根就实现不了,是错误的呢?
结果北进的陆军先下手为强,和苏联人打了一架,可一个诺门坎战役,日本人知道了就自己打明治维新出来的那点子底子,压根就不是苏联人全力以赴的一扑,招架都招架不住。
这么一次试探,让日本人北进的战略,直接就被掐灭了,直到二战结束日本人都不敢打苏联人的主意,就算是现在他也得扣脑门子。
这才有了日本人南下战略。
日本人这算是饮鸩止渴,毕竟日本人能发动二战,能够侵华,美国人在后边的物资交易给了不少的支持,现如今打起了美国人的主意,您就知道日本人是如何的没招了。
您要知道,日本人为了侵华,他们准备了四十亿日元,战争打到这个点上,日本人耗费了八十亿日元。
说道这里,小编的说一声,那会的日元可值钱了,一美元兑换一日元的。
您要对当时八十亿日元没啥概念的话,举个例子个例子您就明白了,这些钱,您把甲午海战,日俄战争,以及一战中日本入侵西伯利亚的所有战争费用加到一块,再乘以2,这就差不多了。
您瞧瞧这缺口,准备了四十亿,花出去八十亿,当然他可以以战养战,进行抵消,但这种抵消是有尽头的,毕竟战争本身就是一种破坏,他不是一种生产。
所以同样的土地,和平时期的生产和战争时代的生产能有的比吗?初期看起来是可以甚至于有提高,但时间一长,只能是下滑。
以战养战日本人已经撑不住了,根据美国驻日大使的说法,这点上的日本人外汇就剩下两万马克了。
就这点钱,够干嘛?买点石油,拿出去都是个笑话。
日本人没有资源,没有钱,打苏联打不动,在中国打已经打成了僵局,同样打不动了,只能去南下,因为东南亚这块虽然是美国和英国的势力范围,但这些势力范围的战斗力可不高的。
您看日本人的战略从一开始的占领中国,跟着变成了进攻苏联,接着又变成了入侵东南亚。
他的战略是一变再变,所以战术上的胜利,压根就不可能演变成为日本在战略上的胜利,因为那就是一个他压根就达不到的一个高度。
侵华战争前期,日本人节节胜利,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人节节胜利,结果呢?中国战场打成了僵局,太平洋战场上,日本人吃了两颗原子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