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本书中都藏着两个灵魂
文/杜辉
每一本书中都藏着两个灵魂,一个是文字的创作者“作者”,另一个是这本书的设计师“编辑”。每本书都是作者和编辑心灵世界的具象化,一个人的思想、喜好、兴趣、价值观、意识形态、知识视界、格局,这些都会有形无形体现在他所著所编的书中。所谓的编辑风格、写作风格,就是这些个人特质在文字中的体现。每本书都是一面镜子,在细微之处,可以看到作者与编辑真实的内心世界。
每本书的内容,不管是著作、编著,还是翻译,都会体现作者本人的一种智识深度、处事哲学、兴趣爱好、人生目标。所以有“诗以言志,文以载道”之说。
著作之书,作者把自己的观点、才学、认知、经验等个人的思想思维,灌输在字句文章之中,希望通过书籍传播自己的思想、学说、价值观。希望能够得到世人的认同与共鸣,希望可以获得别人的关注,可以传世育人。
文学之书,作者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世故感悟、理想憧憬融入到自己所架构的虚拟世界之中,让大家感同身受,通过故事的嬉笑怒骂,去体会那隐藏在背后的人间百味,人生苦难。
编著之书,作者用自己的逻辑、知识架构去编排内容,组织文章,罗列资料。文字经过编者的智力筛选之后呈献给读者。是编者个人学识、能力的体现。
译作之书,作者用自己的认知先去理解消化原著的思想精髓,再用自己的语言风格为读者加工出一部带有译者烙印的方外之作。
不管书的内容是优劣,是否有见地,是否有价值,这都是作者自身素养的一种体现。内心宏大之人,写出的文章字句必有宽大的视界,深邃的思想;内心精细之人,写出的东西定会有细巧、精致之处;内心空洞之人,写出的会是表面之谈,不切实际,空泛无物;内心自大无知之人,写出的必是自鸣得意,无人附和的小家之作,片面之言。所以在动笔写作文章之前请先深思熟虑,因为每部书稿都是自己的一面镜子,都会让世人看到自己少为人知的另一面。这个另一面不在是戴着面具隐藏于世俗之间的那个自己,而是深藏于潜意识里的那个真实的自己。字如其人,文更是一个人形象的写照。在无意间的一言一语,把潜意识下的自己赤裸的呈现在众目之下。
如果把每本书比喻成人,作者是一本书的血肉,那编辑就是每本书的容貌外形。这个人是否美艳动人,是否器宇轩昂,是否具有特别吸引人的气质,那就是编辑思想智慧的具象化。从图书的选题设立,到锁定读者群体,然后定价格、定设计风格、编排板式、设计封面、推广宣传等,每一个环节无不是编辑个人智识内涵的体现。每本书都是一个编辑待嫁的女儿,她会精心打扮这位新娘,会为她量身定做美丽的婚纱,会为她寻找如意郎君。每本书都凝结了一位编辑的心血,都是一个编辑思想、知识、审美、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的展示舞台。所以在策划一本书时,请认真、请仔细、请用心,每本书就是自己素养的一个体现,一个好女儿也需要一个优良的遗传和教育,也需要一个有责任心的母亲。
作者是父,给了作品生命的契机。编辑是母,把作品培育成书,择婿而嫁。所以说每本书中都藏着两个灵魂。一个灵魂藏在了字里行间,在每一个标点文字之下,在每一个文章段落中都有他的影子。另一个灵魂则藏在了书名之中,在封面的每一个文字符号里,在内文的章回段落之中。所以请深爱每一本书,请珍藏每一颗心,善待每一个女儿,尊重每一颗灵魂。
作者注:原文发表在新华书目报.社科新书目982期A06版 2011.5.16。时过五年修改此文,觉得当时思想还很稚嫩、理想、天真。图书这个事物没必要理想化、神圣化、高尚化,他只是一种载体,在不同的人群的不同需求之下,催生出的一种传播工具。他的生命之源是大众的心理需求和功利需求,而不是出版者孤芳自赏的喜好。但是在做出版的时候有一点点小操守、理想,也是此业曾味的佐料,无伤大雅,还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