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如何从制度形式转化成执行内容

【原创】

滴滴如何从制度形式转化成执行内容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10月10日,滴滴方面通过公众号宣布,将于10月18日更新的滴滴乘客端和司机端App试行“黑名单”功能,届时乘客和司机可在取消订单、投诉、评价页面选择将对方加入“黑名单”,“屏蔽”后的12个月内平台不再为双方匹配订单。

杀人事件发生以后,近一段时间以来,滴滴在如何保障乘客安全、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一键报警、紧急联系人和未成年人乘车提醒等。应当说,这是应对外界质疑、顺应民众呼声做出的积极反应,值得肯定。

但是,从滴滴杀人事件反映的情况来看,完善制度显然只是一个方面,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形式,能不能在现有水平上有较大提升,能否满足公众对滴滴的要求,需要把制度形式转化成执行内容,让制度不要写在纸上、挂在网上、贴在墙上,而要牢记在每一位员工和专车司机的心上。

事实也是,第二起杀人案件,如果执行力强一点,执行效率高一点,可能就能够避免事件的发生。至少,企业不需要承受如此大的压力。问题出就出在制度的执行效力不强、效率不高,面对问题的发生,不能高效率地实施传递和化解,从而引发了本可避免的恶性案件。譬如“黑名单”功能,从形式上讲,确实是一种规避矛盾的手段。但是,添加到“黑名单”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会不会隐藏风险,如何消化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黑名单”制度是无力解决的,也是不可能解决的。那么,就需要的更加完善的配套制度和政策,要有确保制度执行的手段与办法。否则,对安全运行、安全管理不会有多大效果。

要知道,现实中的很多问题,并不是制度缺乏造成的,而是制度落实不好带来的,是把制度当作摆设。对滴滴来说,由于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没有竞争对象给其施压。因此,也就会在制度的执行中,常常流于形式。如果竞争性很强,如果时刻在竞争对手的监督之中,也许,滴滴就不会出现管理松懈的问题,不会在第一起恶性案件发生后,仍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第二起案件的发生。

用乘客的生命来为企业重视安全、重视管理、重视制度执行做代价,确实昂贵了点。即便滴滴给死亡者做了比较多的经济补偿,也是不足以安慰亡灵的。安慰亡灵最好的办法,就是永远不要再发生恶性案件。而这,恰恰需要滴滴从思想上真正引起重视,能够真正把制度形式转化成执行内容,让每项制度都不要成为摆设,不要中看不中用。

据悉,目前滴滴行程中录音已经覆盖90%以上的订单。在平台各项安全措施落地的综合影响下,车内冲突率较一个月前下降了48%。9月30日-10月7日期间,有405万滴滴用户添加了紧急联系人,606万用户使用行程分享功能。这一切,都是滴滴顺应舆论和公众要求做出的改变,也是一种积极的姿态。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滴滴能够认真地坚持下去,能够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名员工、每一处细节上,尤其不能虎头蛇尾。

我们相信,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会有新的竞争者加入到网约车行列,形成行业内的更多竞争。也只有竞争增强,才能更好地促使企业规范行为、强化管理、确保安全。这也意味着,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在网约车领域,引进更多投资者,营造良好的竞争气氛。作为行业老大,甚至可以说的一企独大,滴滴也要正视现实,强化管理,迎接可能到来的新的竞争,而不要继续躺在行业垄断的龙椅上,享受自然垄断带来的快乐。垄断,要么通过引入竞争者自动打破,要么依据反垄断法打破。象网约车这样领域,是完全不应当有垄断现象存在的,必须打破。只有打破了垄断,网约车公司才知道珍惜,才能够具有危机感,才能把安全和管理工作做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