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推荐 | 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的临床观察

心理医生

2016年9月第22卷第26期

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的临床观察

张惠林、殷世武(通讯作者)、项廷淼、潘升权、高宗根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介入血管疼痛科&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血管疼痛科 安徽合肥 230010)

摘要:

目的: 探讨泡沫硬化剂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6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溃疡患者,经皮穿刺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观察下肢静脉曲张及溃疡愈合情况。

结果:随访6个月,曲张静脉消失者为131例,占96.32%,83例C5期病人中,65例溃疡均消失,占78.31%;53例C6期患者中,37例溃疡愈合,且溃疡逐渐缩小,占69.81%;53例出现过敏性皮疹,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聚桂醇作为国产新型的泡沫硬化剂,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是安全、微创且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

聚桂醇;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溃疡;硬化治疗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6)26-0075-03

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之一,临床上治疗已合并下肢溃疡的下肢静脉曲张,传统的治疗手段是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点状剥脱术。随着技术的发展,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因其简便、微创且有效,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应用[1]。本次研究探讨自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6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溃疡患者,泡沫硬化剂聚桂醇注射大隐静脉主干及溃疡处皮下交通静脉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6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下肢溃疡患者,男65例,女71例;年龄34~76岁(46.81±10.26),双下肢静脉曲张31例,右下肢静脉曲张13例,左下肢静脉曲张92例,CEAP分级的C级评分为C5期患者为83例,C6期为53例。纳入标准:一般情况可,饮食、活动正常,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无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凝血功能正常,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提示下肢深静脉及髂静脉通畅。排除标准: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提示髂静脉压迫者;皮肤病患者。

1.2 治疗方案

1.2.1 泡沫硬化剂的制作 采用Tessari技术制作泡沫硬化剂,具体步骤如下:10ml注射器2支,三通1个,1%聚桂醇10ml,聚桂醇每2ml与空气8ml按1:4混合,反复迅速推注,充分混合制成10ml乳白色制剂,现用现配。

1.2.2 手术过程 患者站立时显露曲张静脉,记号笔标记曲张静脉走向,随后患者仰卧于DSA床上,常规消毒铺巾。大隐静脉主干硬化剂注射:采用双止血带结扎大隐静脉根部,7号注射针头穿刺腘窝附近大隐静脉主干,推注造影剂碘海醇10~20ml,显影大隐静脉主干及大腿处交通静脉,压迫交通静脉,迅速推注泡沫硬化剂聚桂醇,透视下见大隐静脉主干硬化剂填充良好,继续压迫交通静脉5分钟,避免泡沫硬化剂进入深静脉。主干硬化后进行膝关节以下曲张静脉硬化剂注射:用7号或5号注射针头分别穿刺记号笔标记的曲张静脉首尾两端,一端推注泡沫硬化剂,一端回抽,回抽到硬化剂说明填充良好,逐次硬化各曲张静脉。溃疡处硬化治疗:采用7号注射针头多针穿刺溃疡周围颜色加深的正常皮肤,并向内穿刺回抽见静脉血,一侧推注泡沫硬化剂,一侧回抽可见硬化剂,表明填充完全,逐次推入泡沫硬化剂。单次手术中,泡沫硬化剂总量控制在40ml以下,即聚桂醇10ml以内,手术结束后,患侧下肢穿着抗血栓医用弹力袜,松开止血带,嘱患者卧床休息2h后下床活动。

1.3 疗效观察

随访患者出院后6个月疗效情况,疗效评估根据CEAP分级的C级评分及患者体征[2],有效为C级评分上升1级及以上,无效为C级评分无变化或症状加重,出现其他并发症如皮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溃疡的疗效评估,计算溃疡愈合率,溃疡在6个月内完全愈合并且在1个月内没有复发被认为是愈合。同时随访时复查下肢静脉彩超,统计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结 果

2.1 随访6个月,曲张静脉消失者为131例,占96.32%,复查彩超提示大隐静脉主干管腔闭塞,5例患者仍残留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经1-2次硬化治疗后,残留静脉曲张消失。

2.2 随访6个月,83例C5期病人中,65例溃疡均消失,占78.31%,18例患者溃疡逐渐缩小,经1次至2次溃疡处局部硬化剂注射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53例C6期患者中,37例溃疡愈合,且溃疡逐渐缩小,占69.81%,13例患者溃疡逐渐缩小,经2-3次溃疡处局部硬化剂注射治疗,溃疡愈合,其中3例因创面太大,且合并有糖尿病,溃疡迁延不愈。

2.3 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后,其中53例患者出现过敏性皮炎,局部红肿瘙痒明显,后经金黄散外敷后,部分患者短期内消退,其中4例患者在3个月后皮炎症状才逐渐减轻,后消失。随访6个月,复查下肢静脉彩超,均未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讨 论

下肢静脉曲张主要是以大隐静脉回流障碍为主的一组疾病,早期表现为下肢可见不同程度的浅表静脉隆起迂曲扩张,后因长期浅静脉淤血,导致下肢酸胀、局部皮肤瘙痒、疼痛,后逐渐发展为色素沉着、皮炎,最终表现为静脉性溃疡,溃疡反复发作、久治不愈[3],民间俗称“老烂腿”。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比较复杂,可大致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原因,先天性原因如先天性瓣膜缺如、K-T综合征、基因遗传,后天性原因如浅静脉压力升高、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

目前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主要有保守治疗、传统手术治疗、微创治疗,其中微创治疗包括腔内激光射频消融及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硬化疗法最早是在1853年由Cassaigness提出的[4],通过向曲张静脉内注入化学性硬化剂,导致静脉管壁形成无菌性炎症,继而肉芽组织纤维化,同时术后长时间压迫导致静脉塌陷,逐渐形成纤维条索,达到治疗目的。泡沫硬化治疗与液体硬化剂相比,因其体积因素,当其进入血管后,可占据超过自身3~4倍的空间,而且泡沫硬化剂本身又不易被血液稀释[5]。近年来较多国内外文献均对聚桂醇硬化疗法的安全及有效性给予肯定,同时认为硬化治疗可替代传统手术[6,7]。本次研究中,136例患者随访6个月时曲张静脉消失者达96.32%,复查彩超提示大隐静脉主干管腔闭塞,其他5例患者经1次或2次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随访6个月后均达到满意效果。同时,本次研究中随访6个月发现,C5期一次硬化治疗的有效率为78.31%,C6期一次硬化治疗的有效率为69.81%,经2~3次或以上硬化治疗后,均能取得满意效果。

泡沫硬化剂的单次术中用量越多,其风险也会相应增加《第二届欧洲泡沫硬化剂疗法协调会议》中提出泡沫硬化剂在各种类型静脉曲张疾病的应用,以其安全有效性得到世界范围的公认,但需要在单次操作过程中需控制泡沫硬化剂的用量[8]。本次研究中,发生过敏性皮炎患者占38.97%,经相应治疗后,局部炎症及红肿疼痛均逐渐消失,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发生。

综上所述,聚桂醇作为国产新型的泡沫硬化剂,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是安全、微创且有效的治疗手段

硬化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