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小鼠怎样饲养?
早在17世纪的时候,人们就开始使用小鼠进行实验。目前,小鼠已经成为应用最广,研究最详尽的实验动物。然而,小鼠喜欢居住在较暗的环境中,没有汗腺,对环境适应性相对较差,所以,对于小鼠的饲养,我们需要时刻注意细节,避免小鼠状态不良。
1. 关于饲养“小白”的温馨提示
作为一只白化小鼠,拥有其他小鼠羡慕的白色皮毛的同时,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烦恼。
之所以产生白化现象,是由于白化动物的体内缺少酪氨酸酶( tyrosinase,TYR) ,这种酶是黑色素生成的关键酶,白化动物因缺少酪氨酸酶,不能合成黑色素。
白化动物作为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子的产物,虹膜大多为红色,往往还同时携带着其他对其自身不利的因素,如怕光、眼球震颤、皮癌等。所以,“小白”最怕强光,在日常饲养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将“小白”们放在笼架的最顶层去迎接我们的照明,这样的操作容易造成“小白”眼睛失明,哺乳母鼠易发生神经紊乱,可能发生吃仔鼠的现象。
2. 关于饲养裸鼠的温馨提示
近年来,裸小鼠活跃于当代免疫学,肿瘤学的研究领域,看见它光光的样子,就知道它是个脆弱的宝宝。由于无胸腺,T淋巴细胞缺陷,抵抗力低下,裸小鼠的饲养条件是极其严格的,所以,一个合格的屏障环境,对于裸小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确保温湿度适宜裸小鼠生存的同时,在饲养条件中,除了对相应的物料进行高压灭菌或者消毒,更值得关注的是垫料的选择。
垫料在日常饲养中,往往会直接接触小鼠的皮肤,所以我们需要避免选择粉尘较大的垫料,同时,我们也不建议选择较硬的材料去饲养裸小鼠。在日常进行物料准备时,需要观察,我们高压后的玉米芯垫料是否结块,结块的坚硬垫料,我们也不建议提供给裸小鼠使用。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它们的饮食饮水,如果使用的是饮水瓶,需要勤更换,避免病从口入。
3. 关于饲养孕鼠的温馨提示
在日常繁育过程中,比较令人苦恼的问题可能就是发现一些母鼠由于各种因素,产生了吃仔的现象。
吃仔现象的产生原因有很多,比如:孕鼠的品系导致母性不是特别好;胎儿发育不良;或者由于生产中存在一些误食现象。但是,有一些吃仔现象,我们是可以避免的:
噪声影响
孕鼠生仔期间是十分警觉的,如果受到噪声刺激,会造成惊吓。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我们要对怀孕期间的孕鼠进行定期观察,生仔前补充足够的饲料及饮水,避免在生仔过程中,打扰到鼠妈妈。如果不可避免要去对笼盒进行操作,请一定要轻手轻脚哦。
营养因素
怀孕小鼠对于蛋白质与维生素的营养需求较为严格。有文献研究,孕期分阶段给予营养补充剂可增强雌鼠妊娠期和哺乳期体质,提高其繁殖能力。 所以,在日常观察中,需要注意小鼠的毛发状态,精神状态,从而对于小鼠的健康营养状态进行判断。
饲养密度
在日常配繁过程中,考虑到孕鼠及小仔数量,需要对于饲养密度进行严格把控。
其实,针对不同的品系,对于他们的饲养,在大体相似的情况下,也有着各自的特点,比如我们的糖尿病模型小鼠,结合它“三多一少”的特点,我们需要提高它的换笼频率,保证它的生活环境;又比如在日常饲养中,在分笼时发现了相较于它的兄弟姐妹,体型特别小的小鼠,如果不是病理因素,我们可以将它单独饲养,给予它一些碎饲料,让它慢慢长大,当然也不要忘记环境丰荣,要为它提供小鼠玩具,要让它有左邻右舍,避免它孤单。
悉心的照料对于实验动物来说,不仅仅是遵循保障动物福利的原则,同样地,也为了让我们的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无菌意识的自我修养,日常的观察,经验的积累,更多的,我们注重的还是必不可少的耐心与对细节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