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份头”大富户的浮沉史(四)|大湖五丰米厂的由来,据说与某国的王子有关系

大湖五丰米厂
宁海历史上第一家工业企业

  

在我县历史上,尤其是工业史上,大湖五丰米厂具有破天荒的地位,开创了我县多项第一。一间老房子,一台轧米机,在今天人们的眼里,那是什么也不是,但人们把时间倒推到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那个年代,我们的宁海人民尚不知机器为何物,更难以想象一台机器能将谷剥壳,流出白白的米来。这个大湖五丰米厂就创办在民国19年(1930年)前后,它的创办者就是大湖“五份头”胡旭明、胡维甫父子,它是宁海历史上的第一台机器,第一家工业企业,比后来在民国25年(1936年)创办的县城永明电厂早了至少五、六年。

  

1949年解放后,我们对地主的土地进行了没收,对工商业,则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大湖五丰米厂作为工商业,自然也在改造之列,1951年2月,以公私合营的名义,县人民政府接收了大湖五丰米厂,改名宁海建民稻谷加工厂(俗称宁海第一米厂),又成为我县第一家国营工业企业。

在1930年前后这么早的年代,创办一家米厂,胡氏父子的创举很不简单,那么他们是怎么建起来的呢?这里牵出了一个更早的历史故事.

大湖五丰米厂创建
“五份头与丹麦王子的故事
1
丹麦王子遇险

  

民国15年(1926年)4月,东路出了件大事,天上掉飞机,一架飞机掉落在青珠乡永宁塘,整个长街区域轰动了,无数的人拥去看飞机,一下子人山人海,很快,人们发现了躲在庄稼地里的两个外国人,金发碧眼,在那里瑟瑟发抖,人们试着发问,但哇哇叫着,没人听得懂,这时有人说找“大和尚”来,“大和尚”是胡旭明在乡民中的绰号,胡旭明曾留学过日本,回国后时常穿起和服,象个和尚,乡民就尊称为“大和尚”,以别于一般和尚。胡旭明亦与下人们一起过来看,很快赶到,毕竟留过学,懂一点英语,通过交流,才知是丹麦的二王子与同伴一起乘飞机游历,不知是不是迷航还是疏忽,油料耗尽,看到海塘平坦,在此迫降。胡旭明一面吩咐当地乡绅看顾,并安排下人管好飞机,一面将二人接到大湖,住在家里,好酒好肉招待他们。(编者注:也有说此事是1936年)

青珠航拍图(吴宁康摄)

2
拆门板建跑道义助丹麦王子

  

到家后,丹麦的二王子向胡旭明要求帮助,说飞机是迫降,没有坏,可以飞回去,要求帮助购买汽油,胡旭明答应了他们。当时长街一带没有汽油,而石浦则有轮船停泊,有汽油提供,胡旭明派儿子胡维甫跟随下人一起去石浦,采购来汽油。汽油买来了,但飞机起飞,要跑道啊,飞机在泥地里怎么起飞啊?当时又没有水泥,这又是个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他们想到用木板铺地,但尽管是小型飞机,跑道起码要五、六百米,那来这么多木板,没木板,用门板,亏得胡家屋多,于是200多块门板卸下来运到了茅洋塘,在村民们的帮助下铺成了飞机跑道。飞机起飞后,在空中转了两圈,以示对胡家父子与当地村民的感谢,随后平安飞抵上海。

落地大碾子(水东居士摄)

3
丹麦王子感恩 义助胡旭明办厂

  

丹麦二王子在走之前,十分感激胡旭明一家的热情招待与帮助,表示一定要回报他们。中国人历来乐善好施、扶危济困,胡家也一样,胡旭明也没怎么放在心上。不想过了三、四年,这个丹麦二王子又来到了大湖,但不是空手而来,而是运来了一台轧米机。原来这个丹麦二王子是个有心人,十分重情重义,看到胡家这么帮助他,就寻思着一定要报答他们,但怎么报答好呢?用金钱,胡家家大业大,自然不在乎,也没有什么意义,幸好他住在胡家,看到了胡家日常生活的一幕,其中一件事尤为深刻。原来当时我们的稻谷脱壳成米主要靠碾子来碾压,当时的碾子有大碾、小碾之分,大碾就是人们看到的直径1米多的大圆石饼,一个小孩或妇女赶牛拉碾,两个人跟在碾子后面添、铲;小碾又叫罗汉碾,碾子象轧路用的滚石,直径50厘米左右,一人在前赶牛,一人在后添铲,效率稍高,但不论大碾、小碾,都是费时费工费力,不仅成本高、效率低,而且脱出来的米也不均匀,碎米与剩谷都比较多。胡家是大户,用米量大,每日有四五只碾子在碾米,场面壮观。

  

丹麦二王子经常在外游历,也出生在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欧洲,自然知道这个太原始,应该用轧米机来取代。所以他就掏钱买了一台轧米机,作为礼物送给了胡氏父子,以表谢意,可能是考虑到胡旭明不大懂英文,懂日文,于是买了台日本品牌。

胡献来后裔住宅(水东居士摄)

  

二王子带来的专家将几个部件拼凑好,又对胡维甫进行了技术要领培训,于是大湖五丰米厂办起来了,胡维甫自然担任了厂长兼操作员。大湖村许多村民都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胡维甫戴着一顶草帽,全身都是米糠粉,一边指挥着下人与农户操作,一边自己在动手做,既当厂长,又当伙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