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雍正王朝》,聊一聊组织变革那些坑。

你好,我是吴不懂,和你一起坚持终身学习的85后创业者。

这是我和你分享的第4篇原创小作文,通过电视剧《雍正王朝》雍正推行朝廷变革,想和你聊聊组织变革的一些事儿。觉得不错希望文末“点赞”支持我!

一次出差和我们几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老师一起吃饭聊天,一位老师聊到公司内部变革的事情,另外一位老师说:我觉得组织变革做得最好的还是雍正,并推荐可以再看一下经典电视剧《雍正王朝》。

于是我不间断的真的再一次看了这部电视剧,边看内心非常的热血沸腾,有好多东西想和你探讨分享。

“康雍乾盛世”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位时期是清王朝的全盛时期。
雍正继位时,国库里仅有800万两存银,相当于现在的20多亿元,按照当时1亿5千万的人口,人均仅有13块多钱。要知道后来派遣年羹尧平定西北战事,一个月的军饷就高达600多万两白银,当时雍正继位时的家底真的很薄,留给雍正皇帝的时间并不多,稍微出点什么事,很容易就资金链断裂了。

面对国库空虚、边疆不稳、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雍正开始推行他的变革举措,主要归结为以下三点:

1、火耗归公,断绝地方官员中饱私囊;

2、摊丁入亩,均衡税赋,简化稽征流程;

3、官绅一体当差纳粮,使社会富有阶层承担更多税收责任。

这几项变革措施,无一例外都是要动到庞大的既得利益群体的奶酪,而不同的政策又会覆盖不同的群体,使之群体组成了抵制者联盟,推行之初,遇到了巨大的阻力甚至动荡。

面对变革的阻力,雍正是如何应对的呢?我们一一来看:

 01     
火耗归公

什么是火耗归公?我们先说一下什么是火耗。

那时候的普通老百姓手里基本上很少用官银直接纳税,都是通过铜钱去换成市银再去纳税,但是市银的杂质比较多,所以地方官员需要将这些市银提纯铸成官银上缴国库,这个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损耗,而这个损耗,朝廷是不会承担的,也是需要老百姓来承担。

如果一名老百姓要缴纳3两的税,那给到官府的除了这3两市银,还要额外的再给多几成火耗,而这个火耗的比例,开始是由地方官员自己商定的,这中间就有了“套利”的空间。

当然了,朝廷对于这种事情也是心知肚明,在康熙时代,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样的制度安排给了贪污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

那所谓的火耗归公,意思就是以前你地方官员收取的额外加成的火耗,不可以私自留存了,要全部上缴国库,否则会受刑罚。

这样不论设置多少比例的火耗,地方官员在这块就很难动手脚了,而且地方官员也没有意愿在这块提高比例,所以老百姓的承担的赋税比例就下降了,朝廷的税收也增加了,这个政策是利国利民,但是确实损害了大多数地方官员的利益。

在当时,朝廷给到官员的俸禄并不高,所以在康熙时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也是通过这种方式,给地方官员补充一定的收入来源。

那么在实行火耗归公的同时,雍正推行了养廉银制度,顾名思义就是高薪养廉,这种情况下极大地提高了官员的薪俸水平,对于朝廷来说,这方面的支出是可控的,并且是在台面上的,比较好把控。

这一项变革措施,主要阻力来源于地方官吏(也就影响了朝中大员),雍正在推行的时候,采用恩威并施的方式,最终得以落地。

 02 

摊丁入亩

所谓儿摊丁入亩,就是把原来按照人头缴税的方式,换算成按照田地来缴税。

按照人头缴税会有几个弊端:

1、人口数量无法实时统计,频繁编制人口,耗时费力,依然是得不到确切的人口数量,也就加大了征税的难度;

2、穷人一亩地五口人,要缴纳5个人头税,地主上千亩地五口人,也是缴纳5个人头税,导致赋税不公平;

3、康熙五十一年推行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依然无法解决丁税计算的难题,甚至在丁税核算方面,滋生了腐败。

所以这一项变革措施的初衷是使土地多的人增加了赋税,无土地的人免于赋税,缩小了贫富差距,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同时,税收还更加有了保障。

这一条推行的阻力一开始主要来源于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阶级,后来能够推行下去,一方面是因为对于一些典型“大户”进行抄家惩戒,杀鸡儆猴。

另一方面,是这条制度设计上的一点小“瑕疵”,让地主阶级找到了一些应对方法,能够抵消一部分因为摊丁入亩的损失。

推行摊丁入亩的好处:

1、朝廷简化了征税的流程,提升了赋税的收缴,充盈国库;

2、对于“中产阶级”,拥有能够养活自家人土地数量的人,是实实在在降低了赋税;

3、对于顾工自种的地主,的确增加了赋税,一定程度上平衡了社会收入差距;

4、对于无土地,且不依靠土地生存的人,减轻了赋税。

但是,对于无地农民,又要依靠耕种来养活自己家人的人来说,租赁土地的地主,会增加租赁的成本,也就变相的弥补了自己被摊丁入亩的亏损,而租赁土地的无地农民则背上了更加沉重的担子。

摊丁入亩这个制度从广义上来说,一定是利大于弊的。这给我们企业和HR也带来一些启示:

在推行变革之前,要充分的判断制度设计的得失,做到心中有数,但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首要的问题,在不同阶段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不同的。

 03 

官绅一体当差纳粮

在古代的官绅指的是官吏和绅士。官吏就是官员,绅士也叫士绅,指的是地方有势力的地主或退职官僚。

“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实际上断了官绅的财路,因为在那时不但官绅不用当差纳粮,包括他们的老婆孩子、家奴侍女也不用,甚至挂靠在他家的土地也不用缴税。

就是说普通百姓即使不是官绅,只要给官绅缴纳一笔费用,就可以把土地甚至自己挂靠在官绅名下,这样也就不用当差纳粮了,这样就让官绅赚得盆满钵满,而且是官绅与平民“互利双赢”,因为挂靠的费用相比较于正常缴税,还是划算很多的,从而富了官绅穷了朝廷。

另外,官绅不当差、不纳粮,相当于把沉重的徭役和赋税负担都由广大贫苦的底层人民来承受了,而真正有钱的官绅,却可以逃避掉这些责任,搞的朝廷只要想治河、赈灾或打仗,就只能加大对最底层人民的赋税压力,进一步加大贫富差距和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空间。

面对当时国库空虚的窘境,雍正鼎力推行这得罪全天下读书人的新政,在当时全国各地不仅出现不绝于耳的抗议,甚至在河南还有出现罢考的情况,但是雍正坚定推行的信念,给予当时河南巡抚田文镜充分的信任与授权,新政逐渐推行了下去。

 04 

组织变革的启示

不论是公司一把手或是HR在企业内部推动组织变革时,有以下几点必须要做到:

1、获得最高层的管理者承诺,甚至是一把手的亲自坐阵指挥变革项目的推行;

2、变革很多时候需要下猛药,在推行变革之时,只要政策导向正确,就不要轻言放弃;

3、在做变革时,刚开始不要全面推行,要从试点开始,总结经验,并且在试点成功之后,让胜利的消息传遍公司,以便后续变革的推进;

4、慧眼识人,充分授权,雍正分别选用田文镜和李卫试行新政,期间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授权,选对人,变革的推行就成功了一半了。

雍正推行多项变革的新政之后,朝廷的国库逐渐充盈,雍正继位时国库仅有800余万两白银,等他交棒给乾隆的时候,国库已有6000多万两白银了。
从结果来看,雍正推行的新政的效果是丰硕的,变革是成功的。
虽然雍正在历史的评价中褒贬不一,甚至名声“不太好”,但是切实给当时的国家的稳定和普通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改变,这一点就值得称赞。
自古能人多非议,良政实干得民心。
喜欢这篇分享,记得点赞+在看哦,谢谢!

【作者】吴不懂,不懂不装懂。85后创业者,培训咨询公司【HR新逻辑-HRL】创始人&CEO,创业前做过IT、HR、运营......定居在广州的浙江人,有着“强悍”的外表,喜欢结交天南地北的朋友。

点击下方头像列表,关注我的公众号

每一篇分享都是真枪实战的经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