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翁敏华:从元散曲看元代的节日民俗
作者:翁敏华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与元代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
全元散曲(图源:网络)
一、元散曲对岁时节日的记录
中国的传统节日源头大致有三:一是按农事节令排定,即二十四节气;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故一月中颇多以初一、十五为节者:三是月与日奇数复叠者,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都是重要节日。元散曲对重要节日都有记录。
新年。中国正月初一新年的名称很多,元旦、元日、正旦、岁旦、岁日、岁首、岁朝、首祚、三元等。因为是一年的第一天,人们非常重视,朝廷要举行朝会,民间则有祭祖、敬老、拜年等活动。元代的新年叫“元正”,规定给官员放假三天。
元散曲元旦作品不多,不能和唐宋诗词相比。存于《全元散曲》里的也就是两篇而已。但这两篇,却都是套曲,规模较唐宋诗词都要大,气势因此也不小。贯云石【双调·新水令】《皇都元日》:
郁葱佳气蔼寰区。庆丰年太平时序。民有感,国无虞。瞻仰皇都,圣天子有百灵助。
【搅筝琶】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忠孝宽仁,雄文壮武。功业振乾坤,军尽欢娱,民亦安居。军氏都托赖着我天下福。同乐蓬壶。
【殿前欢】赛唐度,大元至大古今无。……
【鸳鸯煞】梅花枝上春光露。椒盘杯里香风度。帐设鲛绡,帘卷虾须。唱道天赐长生,人皆赞祝。道德巍巍,众臣等蒙忌露。拜舞嵩呼,万万岁当今明主。
贯云石是畏吾儿(今维吾尔族)人,生平颇具传奇色彩。有一种说法说,元代人政治地位上首举“蒙人”,次为“色目人”,三为(北方)汉人,最后是“南人”。贯云石属于“色目人”,政治地位不低。贯云石从小文武双全,富有创造性,曾经被选到英宗皇帝身边任“说书秀才”,仁宗时更入翰林,是一个能与最高统治者说上话的人。所以,他写作这样的一篇歌功颂德的《皇都元日》便不足为奇。“赛唐虞,大元至大古今无”,以当时元蒙版图横跨欧亚大陆看,说的也是实情。
元代末年的曲家汤式,写过【正宫·端正好】套曲《元日朝贺》,由七曲组成。试举几句:
“一声莺报上林春,五更鸡唱扶桑晓,贺三阳万国采朝。”“九龙车霞光闪闪明芝盖,五凤楼日色疃疃映赭袍。”“八府三司共六曹。”“一派仙音奏九韶。”
曲句中多用数量词,很有点民歌里“数数歌”的风味。汤式是一个落魄文人,流落江湖,又是个南方人,与北方政权的元王朝隔得遥远,所以一样是写朝廷元日情景,汤式的这一首就要民间色彩得多。史料说汤式“好滑稽”,信不虚。套曲的最后道:“中和调,天上乐逍遥。”过节就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中和协调,汤式说得很到位。
元宵。正月十五元宵节,可以说是中国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故有“闹元宵”之谓。另名元夕、元夜、上元等,由于这一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义名“灯节”。在中国历史上,元宵放假从一天、三天、五天、六天,最长放假十天。元代的上元灯节与汉族政权时期没有什么区别。
文人诗词、戏曲剧本里,也是写元宵的最多。写元宵,又以写恋情者最多最好。“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朱淑真(一说欧阳修)词,“众里寻他干百度”的辛弃疾词,是其代表佳作。元散曲继承了这一传统,并有所发展。
比较客观地描写元宵节俗和节日气氛的,可举无名氏的【越调·斗鹌鹑】《元宵》,五曲组成的一个小套。无名氏作品虽然每每排在集子的最后,其实时代并不一定在后。无名氏作品一定传唱非常广泛,故人名不留作品却留存了下来。
“……元夜值,风景奇。闹嚷嚷的迓鼓喧天,明晃晃金莲遍地。”(【斗鹌鹑】)“香馥馥绮罗还往,密匝匝车马喧阗,光灼灼灯月交辉。满街上王孙公子,相携着越女吴姬。”(【紫花儿序】)”但愿岁岁赏元宵,则这是人生落得的。(【尾】)
锣鼓喧天,车水马龙,小姐闺秀们带着馥郁的香气、踩着三寸金莲出门,男儿女儿们这一夜可以手拉手行进。灯光月辉,元宵是一个不夜天呵!特别是最后一句说得有意思:“则这是人生落得的”,全然是老百姓的口头禅。人生落得赏元宵,人生落得过节日。这“落得”,今天一般作“乐得”。
曾经作有杂剧剧本《才子佳人误元宵》的曲家曾瑞,写过一套【黄钟·花阴】《元宵忆旧》。《误元宵》杂剧今已不存,而这套散曲,写的正是“误元宵”的故事:“不见去年人,汨湿春衫袖”,“误”了这个元宵节里的重逢,只得“忆旧”了:
冻雪才消腊梅谢。却早击碎泥牛应节。柳眼吐些些。时序相催,斗把鳌山结。
【喜迁莺】畅豪奢,听鼓吹喧天那欢悦。好教我心如刀切。泪珠儿揾不迭,哭的似痴呆。自从别后,这满腹相思何处说?流痛血,瑶琴怎续,玉簪难接。
【出队子】想当初时节,那浓欢怎弃舍?新愁装满太平车。旧恨常堆几万叠。若负德负忌天地折。
【神杖儿】(略)
【挂金索】……对景伤情,怎握如耳夜。灯火阑珊,似万朵金莲谢。车马阗阗,赛一火鸳套社。
【随尾】见他人两口儿家携着手看灯夜,教俺怎生不感叹伤嗟?尚想俺去年的那人何处也。
真个是元曲版的“去年元夜时”、“众里寻他千百度”!曾瑞的这套曲子连人称都已经用第一人称了,与戏剧一样已经是“代言体”了,只要增加故事悲欢离合的情节起伏,搬上舞台即可成为戏剧。有此基础,曾瑞写杂剧《才子佳人误元宵》,应当是不困难的。
堪称元散曲第一人的张可久,写过多首元宵曲。有小令【沉醉东风】、【天净沙】《元夜》和《元夕》,还有【普天乐】《元夜即事》,有用两支连用的带过曲形式【齐天乐过红衫儿】,写了“情人节”实录的《元夜书所见》,更有三支连川的【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富山元宵赏灯》,有写自己情感的,有写他人景象的,立场不同,风格各异,颇有看头。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有够多的文艺作品辅助史料,可以证明这一点。
寒食。寒食、清明和三月三上巳节是三个在时间上靠得很近的节日,所以在作品里每每混同。我们来读以下几首。
卢挚有【双调·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吟诗。
张养浩的【中吕·十二月兼尧民歌】《寒食道中》: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三四株溪边杏祧,一两处墙里秋千。隐隐的如闻管弦,却原末是流水溅溅。人家浑似武陵源。烟蔼濛濛淡春天。游人马上袅金鞭,野老田间话丰年。山川,都来杖履边。早子称了闲居愿。
按:题目“寒食”,内称“清明”,两者相混。
上巳。乔吉【双调·折桂令】《上巳游嘉禾南湖歌者为豪夺扣舷自歌皆笑》:三月三天霁吹暗。见麟风沧州,鸳鹭沙汀,华鼓清箫,红云至棹,青纻旗亭。细看来春风世情,都分在流水歌声。……
题目已似一幅动态的画面。男女歌唱言笑疯玩,乔吉写得很生动。
张可久的【南吕·一枝花】《春景》,中有“景物偏堪,车马游人览,赏清明三月三”句,又将“清明”与“上巳”混称。
我有两篇论文,论及从宋代开始寒食、清明、上巳三节的合并融一、清明节“寒食其外,上巳其里”的现象。元散曲亦能支持我的这一观点。
端午。元散曲写端午的很少。马致远有【仙吕·青哥儿】《十二月》,其中《五月》写端午:
榴花葵花争笑。先生醉读离骚。卧看风檐燕罍巢,忽听得江津戏至挠,船儿闹。
淡淡地只是提了一下离骚,对屈原未作评论。
张可久【双调·折桂令】《重午席间》:
浴至芳荆楚风流,艾掩门楣,符映钗头。雪卷鸥没,雷轰鼍鼓,电闪龙舟。骄马骤雕弓翠柳。小娥讴宝髻红榴。醉倚江楼。笑煞湘絫,不葬糟丘。
端午又名重午、重五,北方有称为“蕤宾节”的,要行射柳活动。元宫廷亦举行击球、射柳等文体活动,民间则家家户户艾叶菖蒲挂门楣,男儿赛龙船,女儿簪榴花。这些,都被作为景象或意象写在了曲中。
七夕。乞巧节,亦有女节、少女节、小儿节、香桥节等名称。因为有牛郎织女故事的附会,七夕成为一个美丽的节日。织女为天帝孙女,心灵手巧,此夜,女性望星空,乞巧,结采缕,穿七孔针,写上“某某乞巧”的字样。乞巧节相当于男儿的文曲星崇拜,祈求聪明。元代大都除了继承前代传统外,还要举行“迎二郎神”活动。
卢挚【双调·沉醉东风】《七夕》是一首小令:
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丛度绣针,龙麝焚香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樯桐村影。
杜杰的《七夕》是一组八支的南北合套曲:
【商调·集贤宾北】暑才消大火即渐西,斗柄往坎宫移。一叶梧桐飘坠,万方秋意皆知。暮云闲刮刮蝉鸣,晚风轻点点萤飞。天阶夜凉清似水,鹊桥固图高挂偏宜。金盆内种五生。琼楼上设宴席。
【集贤宾南】今宵两星相会期,正乞巧投机。沉李浮瓜肴馔美,把几个摩诃罗儿摆起。齐拜礼,端的是塑得来可嬉。
【风鸾吟北】月色辉。夜将阑银汉低。斗穿针逞艳质。喜蛛儿奇,一丝丝往下垂,结罗成巧样势。酒斟着绿蚁,香笑焚着麝脐,引杯觞大家沉醉。樱桃妒水底红,葱指剖冰瓜脆。更胜似爱月夜眠迟。
【斗双鸡南】金钗坠金钗坠玳瑁整齐。蟠祧宴蟠祧宴众仙聚会。彩衣彩衣轻纱织翠,蒜步摇绣带垂。但愿得同蚊宴团圆到底。
【节节高北】玉葱纤细,扮腮娇腻。争妍斗巧,笑声举。欢天喜地。我则见管弦齐动,商音夷则。遥天外斗渐移,喜阴晴今宵七夕。
【耍鲍老南】团图笑令心尽喜。食品愈稀奇。新摘的葡萄紫,徙剥的鸡头美,珍珠般嫩实。欢坐间夜凉人静已。笑声接青霄内。风淅淅,雨霏霏,露湿了弓鞋底。纱笼罩仕女随。灯影下人扶起,尚留恋懒心田。
【四门子北】画堂深寂寂重门闭。照金荷红蜡辉。斗柄又撮,月色又西。醉乡中不知更漏迟。士庶每安,蜂燧又息,顾(愿)吾皇万岁。
【尾】人生愿得同欢会,把四季良辰须记。乞巧年年庆七夕。
杜曲是规模最大内容丰富的七夕曲。除此,乔吉、高明也写到过七夕,王举之【双调·折桂令】写到七夕的两个节日习俗:“剖犬牙瓜分玉果,吐蛛丝巧在银盒。”
重阳。重阳节作为节日,一般以为始自先秦。《易经》:“以阳爻为九。”两个九相会,所以名“重九”;九为阳数,日月并阳,故口“重阳”。民间登高望远、放风筝、赏菊花、吃重阳糕等。元代特别看重重阳节。这一天原本就是蒙古人的祭祀性节日,元蒙统治集团入主中原后,春夏在上都行政,秋冬回大都行政,每每在重阳日,由上都回大都,所以要举行迎接皇帝同京的隆重仪式。
散曲重阳篇很多。刘秉忠【双调·蟾宫曲】四首,其第三曲写的正是重阳:
梧桐一叶初凋。菊徙东篱,佳节登高。金风飒飒,寒雁呀呀,促织叨叨。满目黄花衮草。一川红叶飘飘。秋景潇潇。赏菊陶潜,散诞逍遥。
做过大官的曲家卢挚,倒是个重视传统节日的人,写过【双调·沉醉东风】七夕,又有同一曲牌的《重九》: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裹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卢挚是欣赏陶潜散淡世界观的,他的《闲居》曲里有“学渊明篱下栽花”句。
元代后期的重要曲家乔吉,写过上巳、写过七夕、也写过重阳。
张可久重阳曲多达五首,(不包括别的主题里提到重九和陶潜),【越调·寨儿令】《九日登高》,【双调·折桂令】《九月八日谜社会于文昌宫》“试登高先做重阳。”【南吕·块玉】《客中九日》:“落帽风,登高酒,人远天涯碧云秋。雨荒篱下黄花痩。愁又愁,楼上楼。九月九。”【正宫·小梁州】(无题)之四的【么】:“东篱误约陶元亮。过了重阳,自成伤。何情况。黄花惆怅,空作去年香。”清丽简约,含有些许微微的幽默感觉,小山曲毕竟不同凡响。
汤式有一首【正宫·醉太平】《重九无酒》:
酿寒风似刮,催诗雨如麻。东篱寂寞旧我花,上心来闷染。孟参军尝乌纱低首频嗟呀。陶县令掩扉缄口慵攀话。苏司业检奚囊弹指告消乏。白衣人在那答?”
还有一首无名氏【双调·清江引】《九日》值得一引:
萧萧五株门外柳,屈指咬阳又。霜清紫蟹肥,露冷黄花痩。白木不来琴当酒。目的走,同上引的卢挚重阳曲一样,这两丈曲中也都提到了陶渊明“白衣送酒”的典故。
上面介绍的多是单首的节日曲。还有合起来写的。以南戏《琵琶记》闻名于世的高明,写过【商调】一套曲《秋怀》,抒情篇章,写到了七夕、中秋、重阳三大节日:
【二郎神】从别后,正七夕穿针在画楼。……
【集贤宾】西风桂子香韵幽,奈虚度中秋。……
【黄莺儿】霜降水痕收,迟池塘犹暮秋。满城风雨还重九,白衣人送酒。乌纱帽恋头。思那人应似黄花瘦。
无名氏【中吕·迎仙客】《十二月》共有十四支曲,一引子一尾声外,其余十二支一个月一支,对节日文化多有记载。马致远也有【仙吕·青哥儿】《十二月》,笔者认为不如这组无名氏的。兹选其六如下:
《正月》春气早,斗回杓,灯焰月明三五宵。绮罗人,兰麝飘,柳傲梅娇。斗合鹅儿闹。
《三月》修褉潭,水如盖,车马胜游三月三。晚归来,酒半酣,笑指西南,月影蛾眉淡。
《五月》结艾人,食蕤宾,菖蒲酒香开玉樽。彩丝缠,角糅新,楚些招魂,细写怀沙恨。
《七月》乞巧楼,月如钩,聚散几回银汉秋。遣人愁,何日休,织女牵牛,万古情依旧。
《八月》风露清,月华明,明月万家欢笑声。洗金觥。拂玉筝,月也多情,唤起南楼兴。
《九月》湘水长,楚山苍,染透满林红叶霜。来秋香,糁玉觞,好个重阳,落帽龙山上。
二、从元散曲看元代节日习俗
元宫廷非常重视元正庆典,融蒙古传统节庆习俗与前朝节庆礼仪为一体,使得元旦之节日文化格外丰富多彩。元旦一早,朝廷举行隆重的“元正受朝”仪式,文武百官“待漏”于崇天门,司辰郎宣布朝会开始,文武百官分从日精、月华门入大殿,向皇帝跪拜,山呼万岁,丞相向皇帝三进酒。这些仪式和节日气氛,在贯云石的《皇都元日》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元代之前的诗人也有不少表现元旦节庆的诗篇,其中亦不乏御用式的赞美皇权、歌功颂德的作品,三国时代的人诗人曹植,就写过一首四言诗《元会》,起首是“初岁元祚,吉日维亮”,结句为“皇室荣贵,寿考无疆”。这首诗也就是六十四个字,在历代元旦诗中还算有一定规模的,可是与贯云石的《皇都元日》二百五十多字的规模全然不好比,贯云石是用套曲这种形式,完成了前辈“赋”才能做到的功用。
马致远的【仙吕·青哥儿】《十二月》里写的元宵:“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花。妙舞清歌最是他,翡翠坡前那人家,鳌山下。”大得辛弃疾“那人”之意蕴。元代元宵真正是“火树银花”的。据说当时大都丽正门外有棵大树,让忽必烈封为“独树将军”,每年元正、元宵,树上挂满各色花灯,高下错落,远远看去像一条冲天的火龙。
我们在上面介绍的曾瑞的(元宵怀旧),我们把它叫做“元曲版的‘去年元夜时’”,这元曲版,就比宋词版大出几倍去。
因为篇幅大了,内容的表达就要伸展舒畅得多。无论在同调反复的组曲(如《十二月》)还是带过曲、套曲中,我们读到的节日习俗描写、人们的节日情怀描写,都显得十分酣畅。
《元宵忆旧》里写到的“击碎泥牛应节”,应当是当时的一项元宵习俗。老百姓每每在春耕前的春社上制作泥牛,或将泥牛头套在人的头上。表演御牛耕作的场面。至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和日本韩国的民俗演艺中,还能见到大量的类似场面。《元宵忆旧》告诉我们:至少在元代,春社习俗已经和元宵习俗融合,或者说,春社习俗已经融入元宵节俗,让元宵慢慢取代了春社的一些功能。这就是为什么元宵节有这么明显的农耕色彩的缘由了。
本曲还记载了另一个元宵习俗:“斗把鳌山结”。结鳌山是宋代开始的元宵节俗,人们堆叠彩灯,加以神仙动物形象,做成山的形状,叫“鳌山”。向伯恭【鹧鸪天】《上元》词即有“鳌山宫阙隐晴空”句。马致远《十二月》中也有“翡翠坡前那人家,鳌山下”句。曾瑞的《元宵忆旧》曲告诉我们:当时的鳌山制作还互相比赛,争奇斗艳。在“鼓吹喧天”、“光灼灼灯月交辉”等泛泛的节日气氛描绘中,有这么具体的习俗记录,对于节日文化传承,功莫大焉!《元史》卷一七五《张养浩传》记载,元英宗时,“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有人提醒应该注意火警。
这样的“斗”鳌山的习俗,至今保留在韩国日本的元宵节庆活动中。笔者曾经考察过的日本群马县元宵“追鸟祭”,他们的鳌山是装帧在卡车上的,四个社区派出的四辆卡车汇集于十字路口,先比“硬件”——装帧,再比“软件”——特技,整整“斗”了一个通宵。
诚然,表现节日风尚是中国韵文向有的传统,但是比较起来,诗词显得文人气,而散曲则口语化、民间气得多。更可贵的是,它对民俗的记载、表现远多于文人诗词。
一样的元宵忆旧,“众里寻他”,寻而不见,痛哭流涕,欧阳修是“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而到曾瑞的套曲这儿,就是这样的了:“泪珠儿揾不迭,哭的似痴呆”、“见他人两口儿家携着手看灯夜,教俺怎生不感叹伤嗟?尚想俺去年的那人何处也!”词是简约的,收敛的,内向的;曲却是放的,外向的,不管不顾的。词里的那个泪人儿是无声饮泣,曲里的这丫头却哭出声音来,嗷嗷的,嚎啕的。怎么说,曲里姑娘都要比词里小姐粗许多,民间许多,像煞一个劳动女子。特别是,她的啼哭还不光是“去年的那人”找他不着,而且还因为“见他人两口儿家携着手看灯夜”,由此参照着,令人嫉妒、伤感而不甘心。
古时元宵节俗,男女交往开放,但过后,一般并不继续,若一年来念念不忘,第二年元宵可以再去寻找。这一风俗可能还是从上巳节汲取的,和后来的清明节十分相似。所以名诗名词里存有女寻男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和男寻女的《题城南庄》:“去年今天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尔风。”应当说,对于传承这一传统,诗词曲都作出了自己各自的贡献。
元代的清明寒食己融入大量上巳节俗。变得以男女嬉戏娱乐为主。《析津志辑佚·风俗》篇云:“清明寒食,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上至内苑,中至宰执,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游为乐。”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里也有类似情节,燕燕于此日与女友喝酒喝得脸儿红,秋千荡得差点忘了时间。与无名氏“晚门来,酒半酣,笑指西南,月影蛾眉淡”的曲句描写,如出一辙。
诗词里的七夕篇有四言、五育、七言、长短句,有绝句、歌行体、律诗,但哪个也比不上杜杰的八曲联套容量人。所以杜曲里包容了许多七夕风习。首先是“鹊桥图高挂”,让我们仿佛看到当时人家的七夕情景,家家抟鹊桥幽丁中堂,就是将牛女迎进家门了。
再是“金盆内种五生”,那是求子用的,《长生殿》里表现七夕的戏中,连杨贵妃都在金盆内种那“五生”,因为她尚未有子嗣,希望有后嗣。牛郎织女有子有女。是国人理想的幸福家庭模式,故人们要在七夕节向牛女祈求子嗣。中国和日本的一些地方七夕节义是“小儿节”专门给一岁到十六岁的小儿过“生日”,也是七夕求子俗信的一个体现。而且,人的孕育本米就是一种巧合,所以,七夕乞巧其实也含有乞子的意思在。杜曲里的“沉李浮瓜”、摆放“摩诃罗”,同样是为了祈求后代。这在康保成的《长生殿笺注》、李道和的《岁时节日与古小说研究》、笔者的有关论文里已多有论述,此处不赘。
元代七夕还“迎二郎神”,而后世民间有将二郎神看作“戏神”的,且各地戏班子拥有的戏神的形象,正是“摩诃罗”式的偶人。或许正是七夕,把两者捏合在一起的。
“斗穿针逞艳质”句告诉我们:古代姑娘们比赛穿针引线,不光是呈现她们的巧手,同时在暗地里比的还有容颜。七夕姑娘们穿针乞巧,每每容许男人们观看,双方据此寻找意中人者也不少。
“喜蛛儿奇,一丝丝往下垂,结罗成巧样势”,是又一个乞巧方式。宋代笔记里说:女孩们又以小蜘蛛贮于盒内,以候结网之疏密圆正,若是,则为“得巧”,可与杜曲互证。
三、由元散曲看节日偶像演变
我们发现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元散曲表现端午节的篇章,远不如表现重阳节的多。
笔者认为,这涉及到两个节日的偶像,端午是屈原,重阳是陶渊明。节日偶像虽都是附会人物,然一旦附会上去,就与节日牢牢地依附在一起,成为节日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像端午节,后世甚至认为是为纪念屈原而设。我们读到的表现岁时节日的诗词曲,儿乎没有不提屈原的端午、不提陶潜的重阳。如果不提,有人就会担心。清代赵与梗有诗日:“寒食吊(介)之推,端阳悲郢客(指屈原),如何重九日,不祀陶彭泽?”
按照历史上的和今天的实际情况,就人们对节日重视的程度而言,应该是端午超过重阳;就节日偶像而言,也是屈原超过陶渊明的。但是在元散曲里,我们得到的印象却是相反。
这又得涉及到元代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熟读元散曲的人都会知道:与历朝历代诗词文不同,散曲所表现的对于屈原的评价不高。
贯云石有一首【殿前欢】最具代表性:“楚怀王,忠臣跳入泪罗江。离骚读罢心惆怅,日月同光。伤心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闾强,为共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离骚读罢,也曾心怀敬意,也觉得离骚堪与日月一样光荣。同时也为爱国诗人伤心。但问题的关键是“伤心来”应当哭一场的,却没有哭,反而“笑”起来了,还整整“笑”了一场。笑什么呢?笑屈原过于认真,过于执著,近乎迂腐。贯云石觉得屈原应该学学远古“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人生态度,天下不是混浊么?那你就去做个泥腿子好了,在沧浪里洗洗你的泥腿,以浊还浊不就得了?何必去死呢?这首曲很能够代表元代一般人的“屈原观”,简直可以做上述张可久“笑煞湘索,不葬糟丘”的注解。
元代人的“陶潜观”在重阳曲里可以看出个大概。他们崇敬他不以做官为意,辞官归隐做了个真正的农人,真个是做到“沧浪污你,你污沧浪”了。他们艳羡他逍遥的生活、洒脱的风度。他们在写到重阳和陶渊明时,每每用有“白衣送酒”的典故。南朝《宋书》“本传”云:渊明“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陶渊明自己的《九日闲居》“序”里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寄怀于言。”与本传一致。笔记《续晋刚秋》有一段不同的记载:“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向衣(官府中给役小吏)至,乃王弘送酒也。既便就酌,醉而后归。”重阳曲里的白衣送酒,无非是两种意思:或表达要像陶潜一样没有白农送酒就“空服九华”,一样快活过节;或表达对陶潜有白农人送酒的羡慕。两者都表现了对陶渊明人格的向往。
最近,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著文说:陶渊明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是清高、潇洒的理想人格的象征符号。元散曲里表现的作为重阳节偶像的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化符号。重阳登高,吃重阳糕,崇拜“高人”陶渊明。这里的“高”(糕),就是符号。“四人元曲家”之一的白朴,更有一首将屈原和陶潜放在一起评价的曲子,【寄生草】《饮》: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粬埋万丈虹蜕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元代的汉族文人多“不达”,或者像白朴一样自愿“不达”,主动“不达”,白朴及其身边的朋友们,都认为陶潜“是”而屈原“非”,这是他们的是非观。
这样的价值观、是非观,竟然也影响了元代节日的盛衰。
元曲总体来说可称为幽默文学。这里的幽默不仅仅是一种文学风格,且更是一种世界观。幽默世界观看待世界,既不是一味的乐观,也不是无端的悲观,而是采取一种善意嘲讽的态度。这世界有许多不平事,对个人来说有许多不如意事,就让我们幽它一默,嘲讽它一下吧!在元朝,抱屈原式的人生态度者,简直是没法做人的。元曲对屈原,正是进行了这样善意而淡淡的嘲笑。
结语:元散曲节日篇的传承贡献及其现代启示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靠一代一代人传承下来的。其传承手段多种多样,最基本的是民间的口口相传,属于口承文化。但同时,笔头传承特别是文学在传承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在今天许多传统节日已被作为祖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的时候,韵文在传承节日文化上的作用,已经为人们关注。可是,人们每每关注诗词而忽略散曲剧曲。近年书市已见得到类似《中国传统节日诗词三百首》的出版物,里面却没有曲。其实,正如我们本文所阐述的,在篇幅规模上,在歌唱形式的多样性上,在内容风格的民间性、生活化上,散曲表现着比诗词更多的优势。所以说,元散曲在传承节日文化方面,是有独特贡献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论文具有补向的作用。
元散曲在节日文化传承上的首要贡献,在于如实地记录下了传统节日的兴衰存废。
无名氏有一组【中吕·喜春来】,题目是《四节》:
海棠过雨红初淡,杨柳无风睡正酣。杏烧红桃剪锦草揉蓝。三月三,和气盛东南。
垂门艾挂狰狰虎,竞水舟飞两两凫。浴兰汤斟绿醑泛香蒲。五月五,谁吊楚三闾?
天孙一夜停机暇,人世千家乞巧忙。想双星心事密话头长。七月七,回首笑三郎。
香橙肥蟹家家酒,红叶黄花处处秋。极追寻高眺望绝风流。九月九,莫负少年游。
曲中所写的四个节日,后三个都有具体的风俗活动描写,端午的门悬艾蒿,龙舟竞渡,以菖蒲艾叶煮水洗澡,以彩绸缝制小老虎挂在孩子身上,喝雄黄酒或菖蒲泡制的酒。最后归结到“谁吊楚三闾”,跟我们上文分析的一样,屈原在元代并不受重视,谁还在吊唁他呢?以问句结尾。七月七,从牛女故事写起,天孙指织女,天孙今日得闲,人间却分外忙碌。人们拜双星,乞巧,有情人在星空下密誓,像当年的李隆基杨玉环一样,可人间女子却难以严肃,同过头来对正在发誓的“三郎”笑出声来。九月九,人们登高赏菊,吃香橙肥蟹喝菊花酒,兄弟年少同去秋游。人们管清明春游叫“踏青”,重阳登高秋游叫“辞青”。我们可以看到:三月三虽然名称还在,但一点都没有滨水、祓禊、流觞等活动了,全曲写的都是春天的景色而已。三月三上巳节的文化内涵,已经转移到元宵、清明里面去了。
元散曲是用来歌唱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散曲是当时的流行歌曲。传统节日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元散曲节日篇这么丰富多彩,正是这样口头传承的证明:当时得到了广泛的口头传唱。这告诉我们:弘扬一种文化,发展一种文化,传唱是非常重要的。传唱在空间上的意义是甲地传乙地,在时间上的意义是一代传一代。插上音乐的翅膀,知识、信息、情感可以飞得很远。看一个时代留存的歌词,也是我们观察民风、了解当时的时代风貌、审美倾向的好方法。古代诗词尤其是元散曲,给我们今人传授的一个成功经验是:把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一个地编成歌,唱起来。上引的有些曲子,甚至不用改编就可以入曲而歌,比如张可久的重阳曲,无名氏的《四节》。现成的,经典的,我们何乐而不为?我们寄希望于作曲家。同时,倚声填词和倚声歌词,也是我们普通人可以尝试着去做的。
诗词曲节日篇还告诉我们:选择一个代表人物做节日偶像,对于传递节日文化内涵,非常有效。我们的端午有屈原,传递了爱国情感:七夕有牛郎织女,后来又有李隆基杨玉环,是为“对偶神”,传递的是婚姻神圣的理念;重阳有陶渊明,传递了“崇高”的美学思想。作为广西壮族三月三节日偶像的刘三姐,可以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偶像。我们新年没有偶像,所以不如两方的圣诞节和圣诞老人那么深入人心,这是一人遗憾。眼下我们应该做可以做的是:现有的节日偶像不能再丢了,而且还要发扬光大,这就是所谓的“保护”。
最后,我想以这样一段文字结束我的论文:中国非遗作者曾在贵州一个布依族寨子——音寨——了解到:这里从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发生过刑事犯罪案件。当地人认为:这一奇迹,很大程度上与音寨从未间断过的三月三、六月入歌会等氏族民间节日文化活动有关,正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举办,让人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弘扬了正气,宣泄了邪气,净化了人们的心灵。传统节日确实有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三个方面得到了和谐平衡的文化功能。这大概就是今天研究元散曲节日篇的现实意义。
(作者:翁敏华 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编辑:老 胡
校审:水 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