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轶事二则之二(资治通鉴卷一九九之八)

左武候、引驾卢文操因翻过宫墙偷盗国库中的财物被抓,唐高宗认为引驾的职责在于昼夜巡视纠查违失,然而却监守自盗,于是下令将其处死。谏议大夫萧钧谏道:“卢文操所犯之罪确实不可原谅,然而依法却罪不至死。(文操情实难原,然法不至死。)”高宗于是免了卢文操的死罪,并对身边的侍臣称赞萧钧道:“这才是真正的谏议大夫呀!(此真谏议也!)”

梁建方、契苾何力等人在牢山大败处月朱邪孤注的军队。孤注乘夜逃跑,梁建方派副总管高德逸率轻骑追赶,一直追了五百多里地,追上生擒了孤注,杀死了九千人。大军撤回后,御史弹劾梁建方,说他所部完全有力量继续追击,却逗留没有前进;高德逸下令开启马市,自己却从中选取好马。高宗认为梁建方等人杀敌有功,就不予问罪。大理寺卿李道裕又上书道:“高德逸所取的那些马,脚力非常好,请求没收以充实皇家马厩。(德逸所取之马,筋力异常,请实中厩。)”高宗对身边大臣们说:“李道裕是一个执法官,进马一事并非他的职权范围,然而他却妄自迎合朕的意图;难道是朕做事不能为臣下们所信吗?朕正在自责,所以也不处理李道裕。(道裕法官,进马非其本职,妄希我意;岂朕行事不为臣下所信邪!朕方自咎,故不复黜道裕耳。)”

(0)

相关推荐

  • 晋与契丹幽州之战

    梁晋柏乡之战.魏州之战后,晋军占据河北全境,与后梁军夹黄河对峙.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机乘晋军无力北顾之机,在降将卢文进的劝说下,兴兵攻晋.贞明三年三月,耶律阿保机遣卢文进为前导攻占新州(今河北涿鹿),自率 ...

  • 结局最惨烈的亡国皇帝,因不愿被俘后遭受侮辱,率领全家自焚而死

    文/格瓦拉同志 亡国皇帝的命运大都很不堪,即使能逃过一死,余生大都会在窝囊屈辱中度过.不过,某些很有性格的皇帝,在亡国后却不愿乞怜求生,而是选择以身殉国,轰轰烈烈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令后世不胜感慨.在殉 ...

  • 高宗轶事二则之一(资治通鉴卷一九九之五)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有一天,他向大理寺卿唐临询问在押的囚犯数目.唐临回答道:"目前关押的有五十多人,其中有二人罪当处死.(见囚五十余人,唯二人应死.)"高宗听后十分高兴.高宗曾亲自讯 ...

  • 轶事二则之二(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一)

    神龙二年冬十月丙辰(十六日),唐中宗任命蒲州刺史窦从一为雍州刺史.窦从一是窦德玄的儿子,原名窦怀贞,为避韦皇后之父韦玄贞的名讳改名为窦从一.窦从一一向阿谀依附权贵.太平公主曾和佛寺为争夺一座利用水力加 ...

  • 树党朝堂(资治通鉴卷一九九之十二)

    永徵六年六月,武昭仪诬陷王皇后和她的母亲魏国夫人柳氏借巫术诅咒武昭仪,高宗正对皇后不满,于是下令禁止皇后母亲柳氏入宫,断了王皇后与外界的联系.秋季七月戊寅(初十),高宗又将吏部尚书柳奭贬为遂州刺史,驱 ...

  • 高宗即位(资治通鉴卷一九九之四)

    太宗皇帝对太子说:"李世勣的才智是足够的,然而你对他没有恩德,恐怕他不能够敬服你.我现在将他贬黜,假如他接到命令后马上就走,等我死后,你就可以重新启用他为仆射,并亲近和信任他:如果他接到命令 ...

  • 房玄龄谏太宗(资治通鉴卷一九九之二)

    司空.梁文昭公房玄龄留守在京城,后来病情加重,太宗皇帝征召他到玉华宫.房玄龄乘坐轿子进入殿内,直到太宗御座旁才下轿,与太宗相对流泪.太宗皇帝将房玄龄留在宫中,见他病情好转则喜形于色,病情加重则忧虑憔悴 ...

  • 轶事二则之一(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四)

    杨元琰见武三思专擅朝政,便向唐中宗李显请求辞官,要削发为僧,唐中宗没有批准.敬晖听说这件事后对杨元琰打趣说:"要是我早一点得知此事,我就去劝陛下同意你的要求,剃光你颗胡人的脑袋,岂不是太妙了 ...

  • 高宗轶事数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二)

    永淳元年春二月戊午,唐廷立李显之子.皇孙李重照(因避武则天之讳改为李重润)为皇太孙.唐高宗立了皇太孙手,又考虑为他开设府署,设置官属,并就此询问吏部郎中王方庆的意见.王方庆回答道:"晋和齐都 ...

  • 高宗轶事数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一之七)

    有一天,唐高宗在说到隋炀帝的时候,就问身边大臣道:"隋炀帝拒绝规劝而亡国,朕常引为戒,并虚心寻求谏言:为什么始终没有进谏的人,这是为什么?(炀帝拒谏而亡,朕常以为戒,虚心求谏:而竟无谏者,何 ...

  • 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资治通鉴卷一九九之十三)

    裴仁基的儿子.长安令裴行俭听说高宗皇帝准备立武昭仪为后,认为国家的祸患必定从此开始,于是便和长孙无忌.褚遂良私下商议此事.袁公瑜听说后,将这一情况告诉了武氏母亲杨氏,裴行俭因此获罪,被贬为西州都督府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