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天等年会专场:颅内感染性病变的CT、MR诊断
聚焦天等影像,推进同质化影像建设
视频讲座
一、概述
脑组织因有颅骨及三层脑膜的保护,加之又有血脑屏障(BBB)及血脑脊液屏障的保护,所以对各种感染因子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当以上屏障受损后,通过以下途径,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血源性播散;
通过脉络丛进入;
副鼻窦炎、中耳炎、颅骨骨髓炎经脑膜侵入;
经神经感染
脑脓肿脓腔内含有大量的炎性细胞、细菌、坏死组织及蛋白分泌物的黏稠液体,高黏稠度使脓液内水分子的扩散受限,所以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ADC值较低。
颅内感染性病变诊断思路
临床背景: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相关微生物实验室(+)
影像学特点:
分布特点
形态特点
强化特点
(一)部位分布特点
与感染的途径有关,非血管区域分布
血源性感染:弥漫分布-脑脊髓脑膜,脑皮质及皮质下区
局部扩散:与原发病灶相邻脑组织,局限化
(二)形态学特点
与微生物的侵袭性、机体免疫力有关,可表现为渗出为主或增生为主,呈斑片、结节状,“隧道”征
侵袭性高,免疫力强:炎症反应明显;广泛的水肿、坏死、液化、出血
侵袭性低,免疫力弱:增生反应增加,局限性水肿、结节病灶
侵袭性低,免疫强:增生反应为主,病灶局限,结节形成,可有缺血、坏死
(三)影像增强的特点
与脑膜病变、血-脑屏障功能状态有关,可表现为脑回状强化,斑片样强化,结节或肿块样强化,环状强化
软脑膜血管充血、水肿及增厚:脑膜强化,可呈现脑回状,脑沟消失
血-脑屏障功能不完整:点条状强化
(一)脑内化脓性细菌感染
化脓性细菌进入脑组织内引起炎性改变,化脓性脑炎或脑脓肿
易感因素:细菌性心内膜炎、先心、静脉内药物滥用
感染途径:邻近感染向脑内蔓延
血源性播散 直接感染 隐源性感染
临床:发热、头痛、颅内压增高、偏瘫等
分期:急性脑炎期(1-9d)、化脓期(10-13d)、包膜形成期
小结
影像学检查为颅内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掌握各种感染的典型表现(分布部位、形态、强化特点),认识非典型表现
运用多种影像学方法,尤其是MR特殊序列(DWI、MRS),可为鉴别诊断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