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华:为中医之崛起,《医馆界》需要做什么?
点 标 题 下 蓝 字 关 注 中 医 馆 产 业 新 媒 体
第 240 期
▼
找寻中医的出路。
■ 《医馆界》创始人 王中华(忍冬)
最近因为筹备2018医馆界年会,费尽口舌跟人解释此医馆界非彼《医馆界》,《医馆界》是我们的新媒体品牌,医馆界也指的是中医馆行业。显然,医馆界年会指的是全国中医馆行业年会,而非我们公司的内部自嗨。
在《医馆界》创立的近两三年里,此类的现象时常出现。比如,前两天半夏的一篇写“馆长”的文章,不少人质疑“馆长”一词的含义:这一“职务”可虚可实,有名老中医名义上的馆长,也有负责经营实务的馆长,当然也可能叫店长……在《医馆界》的定义,馆长指的是中医馆经营管理的责任人,他可能是创始人、总经理或具体的馆长,因医馆架构不同而称谓不同。
为什么这么件“小事”都变成需要经常解释的问题呢?比如提到院长,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医院院长,尽管也有法院院长、学院院长等;说到馆长,图书馆、博物馆等都有馆长,有多少人会首先想到医馆馆长?社会认知度太低,连行业认知度都低。院长一名的通用性和权威性众所公认,馆长则不然,长城医馆学院的第一个经管培训项目“馆长营”招生时,经常有医馆高管潜意识里对“馆长”的认知有所贬低。或许如今各种总裁班大行其道,也有其命名上的优势吧。
这也反映出目前医馆界的现状:行业快速扩张,但基础不牢;没有标准,不成系统。
《医馆界》团队
再过4个月,《医馆界》公司成立3周年,团队才从2016年的6个人变成现在的9个人。是不是很慢?
不是不想快,是快不了。
行业水太深,研究清楚,是需要1000多个日夜的。
你研究一个行业,先得正本清源,行业媒体得知道自己研究的行业从哪里来,才可能预测将往哪里去。行业历史和起源通常都是菜鸟们的培训第一课,艾玛,我们惊奇地发现现代中医馆完全是个新物种。作为纯中医的主要载体,医馆在古代居然没有与之对应的机构(别说清宫剧里的太医院),我们现在挂在嘴边的胡庆余堂、同仁堂都是“老药号”,历史上是前店后厂的药铺,它们更像是中药药企和药店的祖师爷。
于是我们研究药店行业,古代的药店门口经常挂个对联:“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惟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现代药店的门口大字海报写着“买满88元,送20个鸡蛋”……这个门好像走错了,我们又迷失了研究方向。为什么许多药店做不好医馆?经营理念就错了。
中医馆的原型在清末民初有过少量出现,但真正成熟是古代坐堂医+现代医院集约式经营的综合体,它是近现代的中医药领域的新业态。
你做行业媒体的,研究得用数据说话才有说服力,我们对此也深信不疑,什么都跟互联网公司学,在网上找医馆数据,才发现这一行小得可怜,它的体量甚至构不成一个“行业”,更吃惊的是,许多医馆完全没有宣传意识,在网上没有任何信息,有信息也可能是虚假宣传,网上打着中医旗号的各种非医疗机构远超有医疗资质的医馆,有时在网上看到一家造势很大的“医馆”,我兴冲冲跑去,却发现是一家小得可怜的中医养生馆。
没资料没数据怎么做媒体、怎么写文章?窝在家里写那些假大空的文章无法形成品牌,只有死路一条,我们开始实地考察,像个业务员一样地毯式地走访医馆,收集一手素材。
2016年考察了杭州市场和深圳全境的138家医馆,写了两篇中医馆行业调研报告;
2017年考察了广东省11个主要城市和香港、澳门,完成粤港澳调研报告;
2018年走出广东,实地考察了华东、华南、华北地区,至今累计考察了全国23个省市地区的800多家医馆。
俗话说,见多识广。边走边学,同一类型的机构见多了自然能看出一些规律,于是开始研究医馆的方法论,首先是我们培训记者的需要,转而总结行业发展规律的工具。
《医馆界》的数据主要靠双脚走出来的,这种老土的工作方法实在很不互联网,但没有捷径可寻,可靠的数据最踏实。
你专注的行业没有标准,无规矩不成方圆,关键无法统计和对比分析。什么是医馆?什么是馆长?民营医馆or公立医馆?专科医馆or综合医馆?中医医疗or中医养生?所有名词与语境都需要重新定义。
你研究了医馆运营,发现不行,发现医馆经营的核心是疗效,疗效主要来源于中医师,而有实效的中医师匮乏不解决,怎么做运营也无济无事,所以得研究基于医馆的青年中医培养体系。
你研究了青年中医培养,发现不行,这是国家的事,咱一小机构再有情怀也无济于事,任你医药分家、中医分科、教材问题、学术之争……我认为挖到中医的根源问题了,理论上,只要疗效好,中医根本不愁没有患者,表面现象是中医疗效不稳定,背后问题是中医教育问题,传承方式的问题,底层原因是文化土壤问题。古人讲“秀才学医,笼中捉鸡”,西医越学越高科技,中医越学越穿越,读到硕士博士都钻研一两千年的古书去了,现在懂古文的“秀才”太少,“科学至上”、传统文化式微,也就越来越”难学“了……艾玛,不能再挖了,中华文化全面复兴的那一天,我怕是到老也难以见到……
你专心研究青年中医培养?既然是行业终极问题,哪那么容易解决?中医学术内部打架的现象有如少林武当,有次听某中医药大学附院院长攻击当红的扶阳派:扶阳派就是中医的邪教!学术统一太难,这是所有传统文化的一致特征,还得老老实实研究专家教授和名老中医,以及中医大V网红。
你把下游服务机构都研究了,发现还不行,你还得研究各种医疗政策、O2O导流平台、SaaS、HIS、医保政策、商业健康险、中医互联网服务商……这就够了吗?当然不够,这不是完整的产业链,你还必须必须研究上游。上游也复杂啊,只研究中药供应链就能让人头秃,至今药典标准和传统鉴别法还在民间打架呢。中医中药分家太久,许多中医师都不懂药,如果医馆再不抓药品质量,疗效如何保障?
你研究了医馆,发现大多数医馆没有特色,治疗方式单一,赢利模式也单一,以内科为主,中医传统的“一针二灸三用药”早已输给了“以药养医”,丰富多样的中医外治法成了点缀,成了中医养生馆甚至美容院的主业。你得研究中医养生,一入养生深似海,你发现被中医正规军普遍轻视的养生行业的体量和演变让人吃惊,艾灸已形成发达完整的产业链,今年的灸法大会参会者已达7000人;足浴也是穴位按摩,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仅足浴从业者不少于1000万人。中医养生和中医馆有明显的界线,甚至都不愿意跟医馆玩儿,感觉医馆太LOW了!他们更愿意归为“美业”,那个才“高大上”,关键有“钱景”。
研究这些就行了吗?很抱歉,你还得顺便研究下消费者变迁、资本的好恶以及经济大环境……以及,以及,以上所有企业都是随着时间在演化的,今天的他们,可能不是2年前你所知道的他们了。
既然设了“宏大”目标,团队里人人都得是劳模。有次朋友公司的两位跟随六年的骨干离职,问其原因,待遇不错,也非办公室政治,只因公司业务模式几年不变。我反思《医馆界》团队,如果业务模式和工作方法不创新,我自己先没激情了,更何谈激励他人?半夏、龙葵、杜仲、青黛……都是为了工作更有创意“没事找事的刺儿头“。
品质优先于成本。一篇常规文章两三千、《馆长有约》的视频采访成本五六千、近三年100多万字的原创文章,读者们是认的。还有位行业前辈,让助理把文章打印出来,张贴在公司的员工餐厅细细阅读。
看看银行账号,已经花了400多万。
我们很想把这些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得来的见闻和心得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但这个真的很难。毕竟,这是近1000个日夜全职劳动的结果。难是难,但从未放弃这个“偷懒”的想法,我们探索了种种方式,就想获得那个答案:到底如何让一个行业里最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最高效地传递?
于是,我们倾行业之力筹办了一年一度的中医馆行业年会,它所有的环节设计,都是一道选择题。所有选择题的答案,都指向一个目标:如何让一个行业里最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最高效地传递?
这次馆交会能否达成设想的目标,看咱们双方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