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学旅游的发展

乡村振兴是关乎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地学旅游作为地质学与旅游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旅游产物,对乡村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本文认为地学旅游是实现乡村多功能性价值与游客体验需求多元性精准对接的重要平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具有较好的耦合性,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

▲ 稻城亚丁现代冰川与古冰川湖泊(来源:寻景四川)

1、乡村振兴的意义

乡村振兴,是为了促进乡村经济建设,实现对乡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相关问题的应对措施。通过乡村振兴措施,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的宏伟战略目标,提升乡村人民的幸福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全方位发展。

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程度已经日益趋于完善,而乡村经济的发展程度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加大对乡村特色产业的研究和投入,是发展乡村特色经济产业的重要方式。只有将乡村振兴的发展理念不断灌输,才能早日实现乡村建设的现代化发展目标。而地学旅游是那些具备地质条件的乡村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 瓦屋山,典型的断块桌状山(来源:寻景四川)

2、地学旅游与乡村振兴相互促进

地学旅游主要是依托地质遗迹景观、地貌景观、自然地理景观与人文地理景观,以其中所承载的地球科学、历史文化信息为内涵,采用“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公众在走向自然中,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保护地质遗产意识,提高科学素质。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软实力。

2017年12月5日,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32届年会暨铜仁市地质公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贵州省铜仁市举行,本次会议发表了由李廷栋等40位院士以及本届年会全体代表联名签署的《开创新时代地学旅游——铜仁倡议书》,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地学旅游是解决我国当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最佳途径,建议国家旅游决策、管理部门尽快将地学旅游列为重要旅游品种,颁布《全国地学旅游发展纲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学旅游活动。

▲ 黄龙,地表钙华的经典(来源:寻景四川)

2.1地学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

地学旅游对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推动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传承和保护乡村本土的特色地质资源和文化资源,有益于新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

推动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宜居的生态环境和独具风格的地质景观特色是地学旅游快速兴起的重要原因。不仅能满足在城市生活的人们休憩身心的需要,还能带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使农村居民不断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地质遗迹的保护对其生活和经济收入有着积极的影响,从而主动保护乡村生态地质环境。

传承和保护乡村本土的特色地质文化。目前,由于城市文化的高速发展,乡村本土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很多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技艺面临消失的危险。而地学旅游恰恰有效改善了这一状况,乡村本土文化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学旅游正是发掘特色乡村本土地质文化的重要途径。地学旅游的发展为保护和传承乡村地质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资本,使村民自发成为本土文化的保护者,同时也是受益者,他们开始主动保护自己的地质文化。

有益于新农村的产业发展。新时期,我国新农村的产业结构向着更丰富多样的方向发展,而地学旅游的发展为农村提供了更多的产业形态,如地质+生态农业、地质+生态康养、地质+自然教育等多种新兴产业,这些都对新农村的产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 兴文小岩湾天坑,天坑理论的发详地(来源:寻景四川)

2.2地学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挖掘乡村发展的新活力,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将为地学旅游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为地学旅游带来更好的发展环境。

作为新兴的旅游业,地学旅游包含了吃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因此涉及交通设施配置、人员配置、资金配置、基础设施配置等因素。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有效满足地学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需求,并找到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法,促进地学旅游业更好地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绿色可持续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看重区域发展的生态和谐共生。而地学旅游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良好的生态自然资源,生态宜居的环境对游客而言更有吸引力。

▲ 八美石林,目前已知世界罕见、国内唯一的变质岩石林(来源:寻景四川)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学旅游发展模式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发展地学旅游,需要加强乡村规划和建设,注重自然、地质与人文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和保护,发展地学文化旅游,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挖掘乡村地质景观,升级农产品为旅游产品,不断优化农民的生存、生活环境。

3.1制定科学合理的地学旅游规划

第一,在地学旅游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保留珍贵的地质遗迹、地貌环境以及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建筑物,在保留这些的基础上进行旅游服务设施设备的改造。第二,在地学旅游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挖掘特有的自然文化资源以及乡村文化资源,并将这种两种文化巧妙结合起来,最后在通俗化表现,以简单平实的方式来让游客在真正意义上体现出我国乡村地质文化独特的魅力。

▲ 乐山铜河睡佛,象形山石景观(来源:寻景四川)

3.2调査摸清乡村地学景观资源

想要进行地学旅游,就要先调査摸清乡村地学景观资源有哪些。如谁也说不出其境内有多少个峡谷、多少个溶洞、多少个瀑布、多少个湿地等地学旅游资源还如何开展地学旅游呢? 而哪些可作为乡村振兴下的地学旅游规划就更不清楚了。 因此,通过全面调查摸清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州)、县(区)和乡村地学景观综合资源家底,进行地学旅游的乡村规划、建设,是地学旅游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

▲ 光雾山,南北过渡带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来源:寻景四川)

3.3强化运营管理,健全标准规范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学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同质化发展弊端,地学旅游需要以运营商为基本智力依托,在旅游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开展村落景区捆绑式、品牌化运营发展,结合人们的旅游喜好和乡村地区地质文化资源探索通过运营引领村落景区化,实现地质和农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将乡村景点进行景区化打造,将满足条件的整个村庄交给专业的运营商管理,从而打造出自负盈亏、自愿参与的集体旅游产业化经营管理模式。

地学旅游在乡村的标准化建设是推进地学旅游发展的重要关键,为此,各个管理部门需要加快打造完善的地学旅游标准化服务体系,在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方面制定完善的服务规范和标准,强化对乡村服务的发展管理,规范地学旅游在乡村经营行为和发展秩序,从而更好的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 四姑娘山,极高山的典型代表(来源:寻景四川)

3.4发展地质+生态旅游

为了拓展旅游发展空间,要大力发展地学旅游。而地质文化和乡村文化是地学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因此,当地区位条件、地质遗迹资源、优美生态环境、丰富的文化资源人文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民宿、民居以及民俗等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地学旅游产品。激活农村地区丰富的地质、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破解交通、体制、机制等瓶颈障碍,大力建设乡村地学旅游。

▲ 康定玉龙西泉华滩(来源:寻景四川)

3.5发展地质+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生态农业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我国历来是农业大国,农村土地广袤、自然风景优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可以鼓励多种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依托优质土地资源,开发富硒、富锌、绿色有机农副产品等地学旅游产品。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建立综合性的生态农业区,游客不仅可以进行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以及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和度假。地学旅游充分展现了农村地质资源、农业生产过程、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运用科技、文化、艺术等创意手段,为消费者提供休闲、观 光、体验等服务。

▲ 乐山沙湾硝斗岩天坑(来源:寻景四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