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中 | 三教合流嵩阳书院
可以说,嵩阳书院是“三教合流”下,佛教、道教、儒教三家思想相互影响,融会贯通,进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真切的实例。
今天的嵩阳书院,毫无疑问的是儒学圣地。然而却是从宋仁宗景祐二年,在道观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府学”,名“嵩阳书院”。此时的嵩阳书院,与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九江的白鹿洞书院,号称所谓的“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此后,嵩阳书院一直是历代学者讲授儒家经典之地。明朝末年,书院毁于兵火。清代重修。清末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书院教育的千载历史方才宣告结束。
追溯嵩阳书院的前身,大致历经佛、道两个时期。
嵩阳书院最初为“嵩阳寺”,是佛教场所,因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至今,书院里仍有《中岳嵩阳寺碑铭序》存世。此为东魏天平二年刻立,碑曰:“以此山先来未有塔庙,禅师将欲接引四生,卜兹福地,创立神场。北靠高峰,南临广陌,西带浚涧,东接修林。于太和八年岁次甲子,创造伽蓝寺院,筑立塔殿。”、“浮屠大者,高数十仞”。
嵩阳寺碑先立于嵩阳书院之地——昔日的嵩阳寺。后因唐高宗李治欲封禅嵩岳,营建奉天宫,于唐麟德元年将碑移立会善寺,存于戒坛。直至2005年,他才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中,早已不是嵩阳寺的嵩阳书院中。
隋大业年间,嵩阳寺改为道教场所,并更名为嵩阳观。唐高宗李治时,又将嵩阳观改建成“奉天宫”。李隆基天宝年间,仍复名嵩阳观。并有那一通海内孤品的唐代巨碑《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碑》立于此。
大唐碑刻立于唐天宝三年,记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练丹九转之事,由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额徐浩的八分隶书。字态端正,刚柔适度,毛法遒雅,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大唐碑重80多吨,仅碑帽就有10多吨重。背面和两侧有欧阳修跋文及游人题词。
嵩阳书院明代石刻"登封县地图",刻于万历癸巳年,图上详细刻制着嵩山地区名胜古迹的分布情况和山川、河流、道路、村镇等名称,是登封文物分布图,又是登封县地图。
今日的嵩阳书院保留下来的是清代建筑布局,共有古建筑100余间。沿中轴分五进院落,自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中轴两侧以配房相连。
书院中比魏碑、唐碑更古老的是三株汉柏。相传,西汉元封六年,汉武帝刘彻游嵩岳时,见柏树高大茂盛,遂封为“大将军”,“二将军”和“三将军”。三将军已毁于明末,仅余大将军、二将军仍立于原地。
每当山风吹起,枝叶摇曳,如响环佩,犹闻丝竹之音,不绝于耳,空灵寂静的山林与幽僻的书院相得益彰,沙沙之声或化为郎朗书声,或化为经声佛号,亦或是道家清晨的唱诵,儒释道三家归于汉柏之下,颇有穿越时空,水乳交融之感。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德碑
中岳嵩阳寺碑铭序
嵩岳之下的嵩阳书院可谓风水宝地,佛、道、儒纷纷看中了这个地方,从北魏嵩阳寺到隋唐嵩阳观、奉天宫,及至宋代以来的嵩阳书院,三教合流的历史印记在这里真切的上演,成为活的标本。
三教合流,相融相合,共同构建了民族的精神,形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嵩阳书院的历史只是三教合流空间意义上的变迁。而真正意义的三教合流,是在融合思潮推动下产生的三个理论高峰,即儒家的高峰“宋明道学”,其间有三个分支,一个程朱理学,一个陆王心学,一个是王夫之的气学,因为儒家吸收了佛、道思想,进行了理论的升华。佛教的高峰是唐代以后的禅宗,他吸收了儒、道思想进行了改进与提升。第三个高峰是道教的高峰,即金元之后的道教内丹学,尤其是王重阳、丘处机和全真七子,他们除坚持原有的传统外吸收了佛、儒思想。
因而三教合流,并不是三者合一,而是彼此在开放中实现融合,实现相互影响,相互升华的过程。这些在嵩岳区域中皆可找到影子,禅宗的少林,道教的中岳庙,以及二程讲学下的嵩阳书院。无一不从空间和时间,思想与理论,历史的进程与演变中印证着三教合流的源头、发展和集大成者,天地之中下的嵩岳。
后记:写完此篇才突然发现明天就是高考了,嵩阳书院佐以高考大事,真是相得益彰。遥祝所有参加高考的童鞋们马到成功,金榜题名~aza aza fighting!!
您的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