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题目从哪里来?

【第170期】满分作文密码(13)

作文的题目从哪里来?

01

千古之迷:先有鸡,还先有蛋?

大家都知道,鸡生蛋,蛋孵鸡这个现实。有人就问了:

如果世上是第一只蛋是鸡下的话,那么这个鸡是从哪儿来的呢?

如果世上第一只鸡是蛋孵出来的话,那么这只蛋又是从哪来来的呢?

世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上,有不少科学家对此进行研究,但至今也没有人能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02

没有题目的作文难倒小学生

今天寒假的时候,朋友上四年级的女儿茜茜来找我,说老师布置的五篇作文还没有着落,快把她愁死了。

“发什么愁呢?”我问:

“不知道如何写啊?”她说:

“都是什么题目?”?我问。

“要有题目就好办了,关键是没有题目。”茜茜唉叹道。

“没有题目更好写啊,愿意写啥就写啥。”我说。

“你说的倒轻巧,可我实在想不起来有啥可写?没有题目从哪里下笔!”茜茜抱怨说。

“这么长的一个假期,难道就没有你值得写的事情?”我问。

“天天除了吃饭,就是作业,不是上补习班,就是去学古筝,哪有什么可写的事情?”

“等等,你的第一篇作文有了,就这样写好了:寒假里老师布置了五篇作文,没有题目,让随意写,这可真有点难为人,写吃饭没意思,写作业没意思,写补习班更没意思,最后无啥可写……这篇作文的题目就叫做《没有题目的作文真难写啊》”我说。

“这样行吗?”茜茜满脸的狐疑。

“完全可以!你现在就开始写吧!”我鼓励道。

一会儿之后,茜茜的作文就写好了!

03

作文示例:没有题目的作文真难写阿

寒假里,老师布置了五篇作文,可是却没有给出题目,让随意写,这可有点难为人。眼看就要开学了,五篇作文还没有着落,真让人有点着急。

今天我坐在写字台前,摊开作文本,皱起眉头,冥思苦想起来。写什么呢?

写吃饭吧,一日三餐,天天除了水饺还是水饺,都吃腻了。再说,大过年的,谁家都还不一样是吃饺子?俗气!

写除夕之夜吧,除夕之夜全家在一起吃完年夜饭就看春节晚会,没有什么丰富多彩的活动,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平常!

写学古筝吧,一想到古筝老师那个阴沉的脸,好像我们整天都欠她200元钱似的,古筝弹得便没了劲头!无聊!

要不写个可爱的小动物吧,可是家里连只小猫都没养过,实在不知道小猫、小狗的可爱之处在哪里?无从落笔!

写和小伙伴玩游戏吧!可整幢楼里的孩子整个假期不是上学习班就是在家看电视、打电脑,哪有人出去玩过?更谈不上一起游戏了!

左思右想,折腾了半天,还是没理出个头绪。不如上网查个范文看看。可爬到网上才知道,老师连个题目都没给,爬都无处可爬……

唉,这没有题目的作文实在是太难写了!

04

作文的题目从哪里来

我看茜茜的作文之后,称赞说:“哦,好极了,这不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吗?不要把作文想得那么神秘,所谓作文就是把你脑中的想法记下来,把你要说的话写出来,把你做过的事录下来,把你对人、物、事的观察和感觉表达出来,当然,凡作文都有题目,但题目是对作文内容的概括,可是是提前想好的,也可以是根据内容概括出来的!”茜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茜茜对作文题目的依赖并非个例。在不少孩子的思维中,作文一定要有题目,没有题目,便无从下笔,仿佛作文是为题而写。这种“无题不能文”的作文偏见,都是命题作文惹得祸。

在当下,很多学校为了实现所谓的教学统一,很多教师为了批阅的方便,习作练习通常采用的是命题或是半命题作文。学完一个单元,根据单元要求设定一个作文题目,先给学生讲清题目主旨、写作要求,再讲一些布局谋篇技巧,然后再选一两篇范文让学生模仿参考,最后才是学生动笔……长此以往,让学对作文产生错觉,以为作文是先有题目,后有作文,作文是为题目而作,从而对作文题目产生依赖感,一但没有了题目,便觉得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了。

05

结语:先有题目,还是先有作文?

每一篇作文当然都有题目,题目是作文的题眼,别人一看题目就知道你作文的内容。如,《小英雄雨来》,好题目还会引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如《我的“长生果》,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会引得人们想知道“长生果”到底怎么回事;作文内容是对题目的全面解读,人们看了全文以后会明白,哇,原来题目说得是这么一回事。

但是,这并不是说,题目一定先于作文存在,我想写一件事,我想表达一种思想,你就围绕着你的想法去写,这叫中心,写作一定要有中心,没有中心的文章不是好文章,文章写完了,你可以根据你写得内容给文章总结出一个题目。

当然,如果别人给你一个题目,这个题目所表达的意思你又能明白,那么就你围绕着这个题目表达的中心来写。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命题作文。

而实际上,我们平日的写作,都是先有文章而后再有题目的,就像小朋友茜茜的无命题作文作业,自己选题,然后去写……

(相关参考文章:《故事绕着主题转》)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精彩教子宝典更在下期……)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