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特长长在骨子里

【第243期】教孩子学会学习(143)

让特长长在骨子里

1
真假一眼能识辨,火眼金睛从小练

国学大师王国维至死都留着辫子,算是标准的清朝遗老。他和废帝溥仪是朋友。

有一次,请溥仪到家里玩,给小皇帝秀自己淘来的古董,字画、金石堆满了一桌子。溥仪随手指了几件,说“这个——这个——这—个—这些都是假的。”

“你一没拿放大镜,二没仔细瞧,怎么就能断定我这些宝贝是假的呢?”王国维心里不服气。带着这些宝贝去找行家鉴别。果然,溥仪没说错,那几件宝贝都是赝品。

大师被震住了!感慨道:“皇帝毕竟是皇帝,非肉眼凡胎,咱们这些老炮儿,玩了几十年还看走眼的东西,人家皇帝却一看一个准。”

后来王国维与溥仪说起这事,溥仪笑着说:“根本不是你说那回事,我其实也不懂你们那些个鉴别的方法、技术,就是看你那几件玩意和我家里的那些个不太一样。”

欧耶!人家鉴宝凭得不是技术,是感觉!

2

衢州少女周孟佳,一路健美跳北大

2017年9月,浙江衢州二中美少女周孟佳,凭自己的健美舞姿,被北大直降219分录取。这其中传递的信息就是,如果孩子确实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那就有了更多进入大学的机会…

家长和孩子要把握这个机会,就要孩子有爱好、有能力、有特长,这个爱好特长,得有一定的凭证,那就是各种各样的获奖证书。这是扣开大学自主招生的敲门砖!

3
获奖证书可以买,能力无法装出来

当下,不少家长思想意识很超前,给孩子瞄准了自主招生这条蹊径。

但是,却舍不得把孩子从书山题海中揪出来去考证。硬是想出出不了少的旁门左道:花高价、请枪手代劳,“请”来一张张本不属于孩子自己的证书。

如此做法,虽然也可以让孩子走进了自主招生的前厅,但最终却一定会被拒之大学录取门外,因为,真得假不了,假得真不成,证书可以花钱买,能力却无法装出来。

4
面试不是做考题,现场应答显能力

大学自主招生最后一关,是面试,这是大家都早已熟悉的事。但是,不少人以为面试和考试是一样的,看题答得对不对。

这其实是对自主招生面试的最大误解,面试不是看学生会不会答题,像2017自主招生试题中,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到底谁大?(复旦大学)”“黑板和厕所有什么关系?”(山东大学)所谓的奇葩怪题,根本就没有答案。这类试题考考察的就是学生的能力。

面试考官做的最基本的一件事,就是用这些奇葩怪题把那些“证书”奖次虽然高,但却并非个人所为的考生甄别出来,剔除出去。

一些原来能力不强、本没有特长的考生和家长,为了应付自主招生,“临阵磨枪”,花大价钱,上辅导班,找人包装,试图为自己涂沫上一层“能力特长的光亮”。

岂不知,一个人的能力、特长非一日之功,是渗透在骨子里的,是无法包装出来的。

就像溥仪鉴宝一样,从小生活在宝器的环境里,耳熏目染,宝贝的内在特质已渗入到溥仪的血液里、骨髓中,看起宝来,跟着感觉走就行了,哪里还需要拿着放大镜,煞有介事地做什么专门鉴别!

5
特长能力从小养,临阵磨枪无亮光

未来高考,不再是拼成绩,而是拼能力,拼素养。三十余年的教育经历告诉我,只要孩子有潜力、愿学习,成绩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拼出来的。因此,每年的高考,总有“浪子回头”“学渣逆袭”的传奇。但是,一个人能力、素养却绝非一日之功,也绝不会出现“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神话!

要想孩子在未来高考中抢占先机,孩子就要有一技之长。这个“长(chang)”,需要从孩子小时候就培养,只有“长(zhang)”在孩子骨子里,流淌在孩子血液中的“长(chang)”,才会让孩子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进名校大门,才会让孩子未来事业成功,前程辉煌!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精彩教子宝典更在下期……)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