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马戛尔尼率英国使节团访华,为何认为大清朝“半野蛮”?
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这也成为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及其后续一连串的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不仅彰显了帝国主义东来的各种侵略拓殖行径,更是为中国近代以来民族主义崛起、知识份子开始意识到必须救亡图存的开端。而距离鸦片战争爆发前不到半世纪的时间,英国人马戛尔尼率使团于1793年抵达中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名,欲通过谈判打开中国市场,却无功而返。这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件大事。
1793年8月,马戛尔尼一行抵达北京。8月5日(清乾隆五十八年六月廿三),英国使团乘坐一艘六十门炮舰"狮子"号和两艘英国东印度公司提供的随行船只抵达天津白河口,之后换小船入大沽。奉命在此等候的天津道乔人杰和通州协副将王文雄上船迎接,并准备菜蔬酒肉迎接。使团进入天津,受到直隶总督梁肯堂的欢迎。
8月9日,使团离大沽赴北京,途中在通州停留,与中国礼部官员发生礼仪争执。9月2日,又离北京赴承德避暑山庄晋见乾隆帝,途中参观了长城。9月13日,使团抵达热河,向中国政府代表和珅递交了国书,并同其就礼仪问题再度发生争执。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英国作为独立国家,其使节行单膝下跪礼,不必叩头。
实际上,这次觐见礼仪并未成为1793年中英面会的阻碍,直到1816年阿美士德使团来华时才有所激化。到了1840年,美国前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把中英鸦片战争开战的主因归咎于磕头问题,礼仪问题的争议才被逐渐拔高。
亚当斯自然是以礼仪为借口,将殖民、侵略合理化,即使顺着“文明人教训野蛮人”的逻辑,认为英国按照“主权国家”的新观念,要求中国承认其平等地位,那么也可以追问,英国在全球殖民时,也从未以“平等原则”对待弱小,又凭什么要求中国实践“平等主权”?鸦片战争后,英国把“平等”的外交礼仪输入中国,是为了建立“平等”的对华关系吗?
无论1793年马戛尔尼以何种礼仪觐见,乾隆帝都会拒绝英国使臣的要求,这并非中国拒绝贸易,而恰恰是因为中国也早将外贸规范管理、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英国的要求本质上是要推翻中国实施多年的定制,包括要求开放宁波、舟山等口岸,在北京常设使馆,在舟山附近划设小岛供英商长期居住,允许英商常驻广州,英船出入澳门、广州水道并减免课税,允许英国传教、通商等“普遍权利”,是针对英国一家的特殊待遇,某些要求已和“殖民”无异。至于将外商限制在广州一地活动,这应是乾隆帝出自社会安全的考虑。倘若英国真是希望按照市场的逻辑、非强盗逻辑进行商贸与交流,那当时主导中英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所遵循的真是市场逻辑吗?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目的是为了解决因为全球经济问题所引发的政治问题,也反映了中国对西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后国际秩序的重新反思或抗拒。由于英国东印度公司与马戛尔尼使团的利益其实是冲突的。如果马戛尔尼成功了,东印度公司的专卖与垄断地位就会遭受极大的挑战。
在马戛尔尼使团中,外交随员95人、士兵600余人,组成人员相当多样且复杂,有正副大使、科技人员、医官、音乐家、画师等成员,由此衍生出政治上的外交礼仪问题、科技史、医疗史、中英音乐交流史、绘画史等领域的研究。且随着研究范围逐渐增加,马戛尔尼访华的历史意义也愈发重大,后续的阿美士德访问与鸦片战争,让马戛尔尼事件的意义层层加深。
19世纪欧洲鄙视全世界的态度,忽略了马戛尔尼的启蒙背景,其实马戛尔尼的日记对中国的评价很高。因为马戛尔尼认为中国并无强大的一神教或宗教热诚,却能建造出相对有秩序的理性、务实之文化国度,这也正是中国所代表的文化特征。马戛尔尼可谓是是欧洲启蒙思潮影响下亲身来到中国的第一人。
据使团的副大使斯当东的观察,他看到清朝官员的生活完全不像巴黎的城市生活。原本欧洲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商业化发达国家,但根据使节团的成员所见,中国居民的生活却充满农业社会的习惯。
马戛尔尼的在使节日记中频频称在中国的许多令人印象深刻之处,例如对于仪式的掌握精确,对于政府命令的执行效率,手工艺的精到等,但马戛尔尼最后却做出,清帝国已从高度文明国家退化为半野蛮状态的结论,一部分原因出在返英国的路线上。不同于访华时先抵广州、后从海路前往天津北上,马戛尔尼返国时走的是京杭大运河,并在杭州等地停留参观。马戛尔尼在运河沿途看到溺婴等不文明行为,环境也异常贫穷与脏乱,使他对中国印象大为改观,所以才有了“半野蛮”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