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医研究总结
这一年外面的世界跌宕起伏,风云变化,自身也是忙忙碌碌。
除上半年疫情原因偶得清闲外,从五月开始一直到年底基本就是四海漂泊。
好在中医的学习与研究一直不曾停止,虽偶有懈怠,但一直都在坚持,所以年底回头一看还是偶有所得。
第一部分 从史老师那儿学习的经验
1)以药测方
史老师很强调以药测方,通过不同方所用药物药性的差异来区别不同方的用方指针。
有一次自己清鼻涕咳嗽吐黄痰,直接用了小青龙汤加生石膏,吃了效果非常好。
过几天,家里小朋友也是同样症状,也直接使用小青龙汤加生石膏,吃了后不仅没有效果,反而开始发烧了。
觉得很疑惑,专门咨询史老师这个问题。
老师解释大概意思是因为小青龙汤中干姜与五味子是涩肠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中杏仁是润肠的,所以两个方用方指针区别较大。
自己用小青龙汤加生石膏有效是因为大便偏稀,而小朋友大便偏干,所以不适合小青龙汤,应该使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用了这个方后很快就好了。
也有医家指出,小青龙汤使用时不宜添加桔梗这个药,因为桔梗是促进液体分泌的,干姜是抑制液体分泌的,也是类似的道理。
2)五味选方
史老师很强调以味选方,就是通过病人喜欢或不喜欢的味道帮助选择不同的方。
所以给小朋友用小青龙汤加生石膏时,她一直报怨说药味太酸不好喝,其实也就说明用方是不对症的。而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后,她觉得药并不难喝。
比较简单的道理就是病人喜欢什么味道就选用什么味道的方,一般是比较好的。比如我就不喜欢酸味的与苦味的,所以用方如果这两个味道较重,一般就是没效果的。
3) 经方与时方
有时候经方的化裁也很麻烦,比如病人明显一个桂枝汤症,但是又有点郁热。
如舌头上红点明显或者点不红但是肿大,只用桂枝汤红点可能更厉害,我就注意到史老师改用赤芍,加连翘与金银花,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
当然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也可以这样加味处理,尤其现在的小朋友这种舌头常见。
4)神奇的薯蓣丸
伤寒中存在一些神奇的方剂,但是用方指针很不明确,如薯蓣丸就是一个。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篇, 言“虚劳诸不足, 风气百疾, 薯蓣丸主之。”
单从此条文的确不知道如何使用该方剂。
史老师善于挖掘一些大家不怎么用(就是使用不来)的古方,并给出较明确的用方指针。
今年上半年有段时间,觉得浑身不对劲,疲乏无力,失眠及各种问题,求助史老师后,叫我配制几料薯蓣丸,吃了后人就好了很多。
我又把史老师对薯蓣丸的研究资料学习了几遍。
5)被忽视的桑菊饮
桑菊饮这个小方,《温病条辨》中说是轻剂,再加上一直研究伤寒,对温病研究的不多,导致一直忽略了此方。
一中医朋友小孩咳嗽剧烈,我们都确定是肺上有热,然而使用类似小儿肺热颗粒之类的药并没效果,求助史老师后,直接开了个桑菊饮原方,不过剂量增大较多,果然一喝药就缓解很多了。
过了不久我一亲戚小朋友也是不停咳嗽,鼻子堵着不通气,看了看舌苔,我说如果早个把月来看我真还治不来这个咳嗽,不过现在跟着老师学了一招应该可以了,学着老师开了个桑菊饮,针对鼻子问题合了个桔梗玄参汤,喝了几天就好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另一亲戚小朋友也是剧烈咳嗽,看了看舌,也开了个桑菊饮,吃了两幅药后反馈只是偶尔咳嗽一下了。
所以方不在有名,认证对就行。桑菊饮这种方药味不多、又平和,价格也便宜,用对了也是很厉害的。
第二部分 黄帝内针与五行针灸
虽说学习中医很多年了,但是一直没有研究针灸,今年机缘巧合之下学习了《黄帝内针》,不过我不太喜欢用针,刚好这个只要心法用的对,直接使用手指头甚至笔头按阿是穴,效果也很好。
黄帝内针对各类疼痛效果非常好,而且见效非常快。不过我发现这套心法对身体素质好的人更容易见效,身体太差的见效就慢很多,可能因为我是用指针的缘故,再就是对补中的理解不到位。
相对《黄帝内针》而言,《五行针灸》的学习与使用就麻烦些,所以只基本了解五行针灸,并没有实际使用,静候机缘。
五行针灸更偏重于人的精神与心理层面,非常适合现代社会的病人的调理。
第三部分 引火归元与张景岳的神奇
前段时间,我咽干痛,厉害到凌晨三到五点无法入睡,同时还不停的吐痰,甚至痰中带血丝,用苦寒之药清热解毒不仅没有效果反而更重,同时发现小腿与脚冷的厉害。
看来不是实火,而是虚火,直接使用张景岳的收火汤(熟地90克山茱萸30克茯苓15克肉桂9克),喝了两顿咽喉干痛就好了八成。
因为个人不太喜欢山茱萸那个酸味,后换成陈士铎的引火汤喝了两付(剂量只用了原方的三分之一),咽干痛的就彻底好了。
最神奇的是用了这么多熟地,居然也没有让我的痰增多。
张景岳的学问和陈士铎的学问一样也是不好理解的,不过非常适合虚人疾病的治疗,很值得作为伤寒的有效补充来深入研究,这应该是今后的重要方向。
第四部分 感谢与展望
学习中医的路上困惑很多,首先是要感谢史老师多年来的的热情帮助与指导,虽说我只是个业余学习者,无论经验与时间都不足,但是史老师始终那么热情地鼓励与帮助我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
同时也要感谢一些中医朋友与我在中医学习上的交流及帮助。
希望今后医术持续长进,下一阶段学习计划重点为张景岳与陈士铎的学问,针灸与温病,当然伤寒要始终学习。
特别提醒:是药三分毒,本人对本公众号提供的药与方不负任何责任。文中处方请不要自行使用,请找专业中医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