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兰溪】走进香溪镇北山村:祭拜理学开宗范浚

走进香溪镇北山村:祭拜理学开宗范浚

    香溪镇北山村由原来的保卫村与姚郎村合并而成。

原保卫村位于香溪镇政府驻地2000米,在兰溪至浦江公路右侧。村民委员会驻地金塘边,因驻地有座宝惠寺,谐音取名保卫。地属丘陵。区域面积1.98平方公里。有耕地350亩、山地5000亩。辖金塘边、保惠寺、延庆桥头、瓦窑前、石门槛、黄村垄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00余户,560余人。以种植业为主,杨梅、柑橘为其特色产品。

金塘边自然村,据光绪《兰溪县志》载,村边宝惠寺有景塘一口,存坐落塘边,取名景塘边,后讹称金塘边。有村民小组1个,20户,57人,耕地40亩。

保惠寺自然村,据清光绪《兰溪县志》载,宝惠教寺,梁大周二年建,原名凉泉,唐咸通年间改名延庆,宋祥符中改宝惠。村在寺旧址,以寺名,后讹作保惠。有村民小组4个,122户,371人,耕地200亩。

延庆桥头自然村,延庆是唐代宝惠寺名,桥以寺名,村在桥头,故名延庆桥头。有村民小组2个,28户,83人,耕地80亩。

瓦窑前自然村,村有宋朝碗窑,后建村居住得名。有村民小组1个,14户,35人,耕地20亩。

黄村垄自然村,村在山垄中,村以垄名。5户,13人,耕地1亩。

石门槛自然村,村以地名石门槛得名,只有2户,2人。现已迁往何处不详。

原姚郎村位于香溪镇政府驻地东南3000米。村民委员会驻姚郎得名。地属山区,区域面积为7.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77亩,山地11240亩。下辖姚郎、姓范、千年桐、燕窝形、正坑桶、解塘、车门里、茶山、中岗脚、大里源、坑平、上地、黄坞垅口等37个自然村,有10个村民小组,340户,1023人。以种植水果、毛竹为主,兼营养蜂、打工,全村外出养蜂有121户,403人,外出打工85户,130人。蜂蜜、皇浆为特色产品。村中有老虎洞、龙王庙、燕窝十八弯等文化古迹和名胜。

姚郎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地。传说清代有一姚货郎,来到此地,与一村女结为夫妇,安家立业。姚郎热心相助,受人尊敬,村落人口逐渐增加,邻村村民都把该村称为姚郎。有村民小组1个,26户,75人,耕地95亩。

姓范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北面450米。村以范姓聚居得名。有村民小组1个,32户,80人,耕地20亩。

千年桐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面300米。村中有棵千年古桐,村以树名。有村民小组1个,31户,66人,耕地15亩。

解塘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面1500米。村有塘名解塘,村以塘名。有村民小组1个,22户,68人,耕地15亩。

车门里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南2000米。有村民小组1个,22户,68人,耕地15亩。

大里源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南1500米。大里源原名湛里源,在外黄峰茶山(孛罗山)下,后改名大里源,或称姚郎垅,村居源中,故名大里源。有村民小组1个,18户,77人,耕地28亩。

上地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面50米。村有村民小组1个,18户,57人,耕地10亩。

正坑桶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南1500米。有村民小组1个,17户,45人,耕地10亩。

中岗脚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南1500米。中岗,山岗名,为大里源中一处风景幽雅之地,明代御史徐用检,曾筑室于此。村在岗下。曾筑室于此。村在岗下,故名中岗脚。有村民小组1个,15户,45人,耕地10亩。

坑平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南偏东3000米。有村民小组1个,12户,35人。

黄坞垄口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南偏东3000米。有村民小组1个,12户,35人。

茶山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南面3000米。茶山又名云雾山,属金华山脉,在高眉山左,山谷深岰,草木森蔚而多茶,故名茶山,村以山名。有村民小组1个,11户,31人。

燕窝形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南500米。9户,34人,耕地15亩。

王八脚坞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南面2000米。9户,14人。

龙王庙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南1000米。9户,17人。已迁移,无人居住。

黄坞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南3000米。7户,22人。

后水坑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面2900米。9户,30人。

塘后坑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面500米。6户,30人。

桐保坞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南1000米。桐保坞又名同胞坞,同胞坞口。6户,16人,耕地5亩。

里外火夹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2000米。6户,19人。

灶基坞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南面2000米。6户,13人。

虎洞背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北500米。虎洞溶洞内可容纳4个人,村在虎洞背得名。4户,10人。

正村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南1500米。4户,12人,耕地5亩。

磨石宕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南2500米。山石可磨刀,采石有宕,故名磨石宕。4户,12人。

盆山脚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南2050米。4户,10人。

里外天台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西面1500米。4户,10人。

大凹口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南3000米。3户,11人。

麻栗山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南2100米。3户,13人。

伏虎形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北500米。3户,9人。

白洋坪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南2800米。2户,7人。

石水坑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南200米。2户,5人。

毛庵坪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南偏东2000米。1户,4人。

金交椅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南2050米。村以地形得名。1户,2人。

2014年冬至前夕,我们来到保卫村。保惠寺村的古建筑圆洞门已拆毁,原先面貌全非,变成了新式的高楼洋房,这真可惜呀!范浚墓还是依然。我们为此祭拜了范浚墓。

范浚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茂名,(一作茂明)兰溪香溪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绍兴中,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政,辞不赴。闭门讲学,笃志研求,学者称香溪先生。浚著有香溪集二十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范浚字茂明(1102-1150),人称香溪先生。浚出自宦门而不喜荣利,刻苦读书,诸子百家无所不通。祖父范锷,皇佑五年(1053)进士,历官主开封府尹,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太府少卿,封长社郡公。父范筠,元祐三年(1088)进士,历官浙江提举,累升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少保,资政殿大学士,封长社郡开国男,进封荣国公,谥文涛。筠生十子,范浚排行第八,除二兄范深为举人外,其余八位兄弟均为进士,九人全部做官,故有“一门双柱国,十子九登科”之佳话。
    范浚天资高迈,自幼嗜学,不喜荣利,笃志求道,独隐居不仕,于保惠寺讲学授徒,屋室简陋而怡然自乐。南宋绍兴间,以贤良方正数存于朝,因秦桧当权,坚辞不出。但似《进策》25篇,详论富国强兵御善之道,与经国要务,供朝廷采择施行。
    范浚精于理学,讲究存心养性,主要理学思想,一是阐发仁性之学。宣传“天人一道”,“天理即人事,人事即天理”,“忠信”。“俭德”,“仁为天理”,“万殊一物”,“万理一致”,“人地人神,事物万殊,一皆产于皇极”,“当用大中之道”,“尽心知性知天”,“天下一性”。提出“万类莫不共由谓之道”,“善利之念,间不容发,一发之差,递余舜跖”,提倡“君子存诚,克念克敬”,提倡德性是尊的“上知之学”,认为“耻为入道之端”,认为“惟过而悔,由悔而议”,非卜筮,鄙()数。二是提倡修身,养气,笃学,致用。主张“养正为贵”,“先正其心”,“戒自欺,倡慎独”,“理之所存,师之所存;天地万物,无非吾师”,提倡“治气养心”,“卑人自牧”,提出六箴,竭尽规儆;“学者觉也,觉由乎心;心且不存,何觉之有”;“进学之义,不止不能不进”;认为“学者之患,莫大乎自足而止”;勉励“以弘毅自期,任重而力行,居困而心弯”。
    忧国爱民是范浚毕生追求和实践的重要思想,其中的“用世”成为他的理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范浚的忧国爱民思想主要表现在关心民瘼,忧叹国是;以史为鉴,宏济时艰;《进策》二十五篇三个方面。
    范浚著有《香溪文集》22卷,收入《旧库全书》。朱熹两次主其家拜访,绋不遇。绍兴二十年(1150)卒,年49岁。朱熹又亲临吊唁。其楹联云:“朱子三访地;朝廷七聘家。”即记其事迹。
    范浚去世32年后,时年52岁的朱熹对范浚理学的评论是:“其学甚正”。

范浚的理学思想对金华乃至浙江理学的影响久远,被称为“婺学之开宗,浙学之托始”。元黄溍称:“自贤良先生以道学倡于东南,及东莱吕氏继之。遂得濂洛之统。而北山何氏又传朱子之学,于其门人,以淑后进,于是婺学大振于世。而谈者推原所自,必归功于先生。”明章懋称:“吾乡圣贤之学,前此未之闻也,而浚其源者,自先生始。继而后有东莱兄弟丽泽之讲授,又其后何、王、金、许遂相继以得考亭之说。道学之传,于是为盛。非先生之功而为谁功?”

范浚墓就在保惠寺村后的一个小山丘上。范浚当年讲学、授徒、著书就在宝惠寺。其生活清苦,而怡然自乐。范浚墓周围绿树成阴,四周修筑墙垣,门题“八婺儒宗”四字,两侧柱子有“朱子三访地,朝廷七聘家”的楹联。我们看到的范浚墓,尽管墓算不上高大,但墓前平整宽敞,青石墓面,有范香溪墓碑,刻有“宋贤良范香溪先生之墓”的文字,墓顶还有一块“宋贤良香溪先生范公之墓”的墓碑。范浚墓至今有856年了,经多次修葺,最近一次大修在2006年。其左侧碑文为:“宋贤良范香溪先生墓,公元二00六年清明重修。” 现已列为兰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0)

相关推荐

  • 官塘村:古驿道上的古朴亲情

    官塘村:古驿道上的古朴亲情     香溪镇官塘村由原来的官塘行政村与官路边行政村合并组成.辖官塘.官路边.方菱塘.荷花形.方林岗.馄饨捆.盆宝突.姓叶.大洲.朱村岗.坡坞岗11个自然村. 官塘自然村位 ...

  • 柏社乡施坞村

    柏社乡施坞村 施坞村位于柏社乡政府驻地北面9000米.村民委员会驻施坞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地属山区,区域面积3.57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157亩,山地4400亩.下辖施坞.王村.蒋坞3个自然村,4个 ...

  • 香溪镇东升村概况

    香溪镇东升村概况 香溪镇东升村由原来的上莲塘.黄沙圩与大路三个行政村合并组成. 原香溪镇上莲塘村位于香溪镇政府驻地东北1500米.村民委员会驻上莲塘村得名.古时村上方有口大塘,塘内种荷花,盛产莲子,故 ...

  • 九杨村:兰江美景美如画

    九杨村:兰江美景美如画 香溪镇九杨村由原来的杨村与九丼合并组成. 原香溪镇杨村位于香溪镇政府驻地西北3000米.村民委员会驻杨村得名.地属平原,区域面积0.79平方公里,耕地340亩,山地10亩.辖杨 ...

  • 马涧镇马涧村后王自然村

    马涧镇马涧村后王自然村 原马涧一村行政村位于马涧镇政府驻地东南500米.村民委员会驻马涧一村得名,因马涧分设5个村委会,按序数命名.地属丘陵.区域面积为2.1平方公里.耕地386亩,山地1328亩,养 ...

  • 走进香溪镇上李村:河西下李李氏始祖李颂

    走进香溪镇上李村:河西下李李氏始祖李颂 香溪镇上李村位于香溪镇政府驻地东北5500米.村民委员会驻上李得名.地属丘陵,区域面积2.73平方公里,耕地1068亩,山地1500亩,水面16亩.辖上李.高塘 ...

  • 前黄新村:章姓先祖章仔钧镇守浦城千古垂名

    前黄新村:章姓先祖章仔钧镇守浦城千古垂名 香溪镇前黄新村由原来的下新方.黄坑边与前畈三个行政村合并组成. 原香溪镇下新方村位于香溪镇政府驻地东北3000米.村民委员会驻下新方村得名.据<章氏宗谱 ...

  • 北山村:祭拜理学开宗范浚

    北山村:祭拜理学开宗范浚 香溪镇北山村由原来的保卫村与姚郎村合并而成. 北山村在兰溪至浦江公路右侧,因位于金华北山之下,故名北山村.辖金塘边.保惠寺.延庆桥头.瓦窑前.石门槛.黄村垄.姚郎.姓范.千年 ...

  • 走进香溪镇洲上行政村:民国初期兰溪名流盛赞刘金台与夫人

    走进香溪镇洲上行政村:民国初期兰溪名流盛赞刘金台与夫人 洲上村距离香溪集镇西偏北1500米.村民委员会驻洲上得名.明代洲上是个沙洲,后因兰江改道,沙洲逐渐扩大,住户成村,故名洲上.地属平原,区域面积1 ...

  • 走进诸葛镇霞山村:洪氏祖先美名扬

    走进诸葛镇霞山村:洪氏祖先美名扬 诸葛镇霞山行政村位于诸葛镇政府驻地西南3200米.村民委员会驻霞山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地处山区丘陵,区域面积0.7平方公里,耕地789.7亩,山地 109.7亩.下 ...

  • 走进香溪镇坑边村:何氏源流世泽长

    走进香溪镇坑边村:何氏源流世泽长 坑边村可以说是香溪镇的一个小山村.山道弯弯,转过了西章村,来到一个山垄里,这便是坑边村. 坑边村距离香溪集镇15华里.村民委员会驻地为董宅自然村.1961年称为坑边大 ...

  • 走进香溪镇缪源村

    走进香溪镇缪源村 查得香溪镇缪源村宗谱,该宗谱名为<兰陵缪氏宗谱>,主修:缪子潾,宗族堂名:立本堂.版本为民国丙寅年(1926年)立本堂木活字本.本谱始修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此为第 ...

  • 走进香溪镇松树塘村:浙江留姓多为青田留姓后裔

    走进香溪镇松树塘村:浙江留姓多为青田留姓后裔 松树塘村位于香溪镇驻地东面1000米.村民委员会驻松树塘得名.相传一百年前,此地无人居住,荆棘丛生.村祖从青田迁居此地,故名刺蓬脚,后因村北塘边有大松树, ...

  • 走进香溪镇香二村:有香山禅寺宝塔等文化古迹

    走进香溪镇香二村:有香山禅寺宝塔等文化古迹 香溪镇香二村位于香溪镇驻地东面500米.村民委员会驻香溪二村得名.香溪自然镇有5个行政村,按顺序排列,名香溪二村.地处丘陵,区域面积为1.46平方公里.其中 ...

  • 走进香溪镇香一村:明末清初迎龙灯

    走进香溪镇香一村:明末清初迎龙灯 香溪镇香一村位于香溪镇政府东面400米.村民委员会驻香溪一村得名.香溪自然镇有5个行政村,按顺序排列,名香溪一村.地属丘陵,区域面积0.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8亩 ...

  • 【金华一村】 走进香溪镇宝塔村:香溪集镇有宝塔

    走进香溪镇宝塔村:香溪集镇有宝塔 香溪镇宝塔村由原来的香一行政村.香二行政村与松树塘行政村合并组成. 原香溪镇香一村位于香溪镇政府东面400米.村民委员会驻香溪一村得名.香溪自然镇有5个行政村,按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