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古村落】新田史家村:疑似建文帝血脉后裔之谜
新田史家村:疑似建文帝血脉后裔之谜
史仲彬知道此小册子事关重大,如给朝廷知道会有灭门之灾的,故告谕子孙不得外传,至三代后史仲彬的重孙史鉴是当时吴中名士,当时朝廷也无人关心建文帝存亡之事,史鉴到茅山烧香时带了一些书,其中就有《致身录》,被道士无意中拿到后又被焦竑所得。当时焦竑虽然不敢向朝廷公开此书,但曾向亲朋好友透露,一传十,十传百,到万历二年时,朝廷内外已经公开地议论建文帝的外逃事宜。
建文帝与朱文奎
朱允炆和四叔朱棣斗了近四年,靖难之役后,朱允炆不知所终,与其同时失踪的还有他儿子朱文奎。朱文奎为建文帝朱允炆长子,母皇后马氏。生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十月晦日(所谓的“晦日”即阴历每月最后的一天,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长孙的儿子出生,按理说看到第四代人,老皇帝朱元璋应该高兴才是,可他认为重孙出生在 “日月皆终,大凶之象”。
建文元年(1399年),朱文奎被立为皇太子,建文四年,七岁的朱文圭与父亲一同失踪。
《明史》关于这位太子的记载非常简单“太子文奎。建文元年立为皇太子。燕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有学者研究称,朱文奎从南京城水关御沟出逃,在兵部尚书廖平等护卫下去了湖北襄阳,后不知所终。
《致身录》还详细记载了建文帝在其家乡湖南永州新田县石羊镇史家村避难,后又辗转云南等地。《史氏族谱》记载:建文帝外逃后选择了永州,在史世冬远房先祖史仲彬家避难,一度被发现又去了云南,疑似把太子朱文奎寄养在了史氏一族。
朱文奎与史惠通
据《史氏族谱》记载,史家村祖公名叫史惠通,史惠通为史必情之子,生于明洪武二十八年,比朱文奎大一岁。父亲史必情年已46岁,母亲李氏四十岁,婚后二十余年未孕未育,突然生育,内情可疑。
《史氏族谱》记载:明永乐年间,史惠通的父亲史必情频繁迁徙,首先从平乐迁往存头,从永兴胡碑下,到宁远岭头沅何家,到宁远下坠清水岭,到新田清水洞田头,到新田清水洞史家,似有逃亡之嫌。
与史家村史氏有关联的其他各地的史氏及史惠通这一支史氏(在史惠通之前),辈分排列为“师水弥之卿,孙公可必土,本立自元孝,起宗在节义”。唯有史惠通这支史氏,辈分排列改为“应瑞经记,光明正大,弥显道德,永世荣昌”。
研究者在史家村附近发现两块碑刻,一块是立于村宗祠前的石碑,建文帝大臣郑才后人、史家村女婿郑尚中为史家撰写了《燕翼贻谋记》,现今仍立于史家村祠堂。“燕翼贻谋”原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后泛指为后嗣作好打算。另一块是距史家村2.5公里有一座景仙寺,该寺门首饰牛头,且“仙”与“先”同音,有学者怀疑可能与建文帝一道流亡的牛景先有某种关联。在景仙寺,史家的女婿郑尚中撰有一副对联:“禅林种杏林以不生为生,生之以不生,谁识不生中具咸生造化;佛道兼医道本无相作相,相亦本无相,自觉无相内有辅相玄功。”学者认为,联中的“禅林种杏林”、“谁识不生中具咸生造化”等语含义深刻,暗藏玄机。
据新田县志记载,景仙寺建于明初永乐五年(1407),此碑为“化缘僧本通号惠圆”所立,碑刻有“其师早而真俗,遗下本通等”、“后人之观斯碑者,而知某僧化某处之擅信,而某人捨其位之佛相,垂成于万家,耿耿不磨”等句。暗合建文帝“舍其位”为僧,以“师”相称,携子修行之事。“师”之子“本通”,“本通号惠圆”,加上“史”姓,那么“史惠通”已跃然纸上。
据此推测,皇太子朱文奎避难新田为僧,名“本通”而号“惠圆”,还俗后成了史家村的开支祖史惠通,重立辈分,繁衍子孙,代代相传至今。
历史的蛛丝马迹依稀存在,那段担惊受怕的逃亡生活也只能暗作隐藏,史无多论,将许多碎片梳理整合,也许永远只是猜想和臆断,古村已不再完整,唯有那经过整饰的祠堂或许还能诉说久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