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兰溪】兰溪古城商埠水文化之解读

             兰溪古城商埠水文化之解读

    兰溪文化的区域地理特色

兰溪地处金衢盆地北缘,位于富春江上游,衢江、金华江、兰江的三江会合处。由南向北横贯市区的兰江,系钱塘江主要支流,上汇衢江和金华江,下与新安江合流,接富春江、钱塘江,南下接萧山至浙东运河,直达宁波、镇海港;北接杭州,通京杭大运河;兰江西上逆通衢江,直抵龙游、衢州、常山与开化;兰江东接金华江,可达金华。特殊的地理区位决定了兰溪的浙中地区交通要冲地位,历来以交通便利,商业繁荣,文化发达著称于浙江全省,是浙东地区的水运重要枢纽,历史上是金华府属的各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金华知府严荣为《嘉庆兰溪县志》作序时写到:“兰溪为浙东要会之区,其山川之秀异,物产之华腴,户口之殷繁,人文之奇玮,甲于郡”。1932年,金岭铁路通达兰溪,加强了城市在区域中的交通作用。

   兰溪自然风貌特色

兰溪古城风貌首先在于其山水,即整个城市所处的山峦起伏,两山对峙(大云山、横山)的宏观地形条件,以及三江交会(衢江、金华江、兰江)、两洲中立(中洲、外纡洲)的壮观水景资源,经过历代的发展,依山就水,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格局和丰富多姿的城市空间和景观。山决定了势,作为城市的背景存在;水构成了态,是城市一度的生活舞台。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兰溪的山水名胜,不知倾倒了多少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雅士,迁客骚人。唐朝戴叔伦的“凉月如眉挂柳弯,越中山色镜中看”,杜牧的“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开二月花”,宋朝杨万里的“水鸟避人飞不彻,看他没去看他浮”,元朝萨都刺的“越舟一叶兰江上,载得金华一半秋”,清代赵锡礼的“江流燕尾分将合,山扫蛾眉断复连”,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红叶清溪水急流,兰江风物最宜秋”等,都堪称千古绝唱。

明代唐龙诗作载兰溪近城则八景:一、南岭樵歌(大云山);二、兰荫春馥(横山);三、桃坞寻芳(桃花坞);四、巨浸卧虹;五、瀫纹漾月(兰江);六、山意栖霞;七、中洲渔火;八、平沙落雁(外圩洲)。

距市区8公里的六洞山风景区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为石灰岩溶洞,山有涌雪、紫霞、白云、呵呵、无底、漏斗六洞,洞如其名,各有特色。涌雪洞内有长达千余米的全国最大的“地下长河”,水旱二界,钟乳石千姿百态,鬼斧神功,瑰丽奇特,为江南一绝。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来此探奇觅胜。山巅有古刹栖真寺,寺内藏经楼,曾珍藏我国佛教经典《北藏》6367卷。位于市西北15公里的白露山风景区是一处历史名人和自然景观相映的游览胜地。有“两门飞瀑”、“玉带环抱”、“驼峰日落”等十景。山上有北宋时期建的白露寺,金碧辉煌,规模宏大。寺内有拒秦桧诬害岳飞而弃官陷居白露山脚下的宋大理寺少卿周三畏墓。山之东有乘仙庙,庙内供奉因“甘露事变”蒙难的唐宰相舒元舆之像。山之南麓有宋左丞相兼枢密使范仲墓 。位于兰江西岸的兰阴山风景区与市区隔水相峙,山巅有兰荫寺,寺前有摩崖石刻“兰荫深处”四字。城北还有将军岩、黄大涧等自然风景区。

兰溪古城建筑特色

兰溪的目前城市建成区可分为溪东老城,溪西新区和马公滩开发区三大部分。溪东老城区为兰溪的旧城区和文物古迹的集中区,是兰溪的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体现。老城区的天际轮廓线大致呈水平状,建筑大多为多层。在解放路、和平路、桃花坞等传统建筑保留较好的区域内,可以明显看出原有城市依山而建的发展形态。城中天福山上有告天台,桃花坞一带的民居层层叠落,构成了丰富的城市景观。大云山与黄大涧两座山脉一远一近,浓淡相宜,形成了优美的城市背景线。

溪东老城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区:由解放路、工农路和延安路所构成的半圆形地区是兰溪传统风貌的精华区,工农路以南的桃花坞是兰溪山地居住空间的代表区,延安路以北以新建筑为主的新城区,铁路以东的山林风景区。如果将来开发了兰江中的两洲——中洲和外纡洲以后,它们和老城的滨江风景带将会形成第五个区——滨江风光区。其中,前两个区域目前分别反映的是兰溪的传统商业文化和传统居住形态,道路网络不规则,建筑群体起伏有致,有韵律感和统一感,形成了与后几个区域明显不同的群落特征。

兰溪的建筑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它属于皖南建筑文化圈的一部分,却又因地理、历史、人文因素而具备当地特色。如建筑类型多而丰富,大木作严谨而小木作华美,民居内部开敞,多三开间大厅以及楼上厅,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装饰富伦理道德观念和审美情感的寄托,等等,呈现出皖南建筑文化圈边缘地区的变异特性。民居以木结构一至两层为主,典型的平面单元为“三间二过厢一天井”,建筑精美华丽的室内雕刻,立面灰瓦白墙和高出屋面的封火山墙,形成了兰溪民居的建筑风格。

兰溪历史人文特色

兰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医药文化、商埠文化和家族文化为主体文化的富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文化体系,直至影响到今日。兰溪自古多名医良药,中医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名医辈出,药业兴盛。至今医药业仍是兰溪市的一项重要产业,市郊的诸葛村中也有众多的中医世家。商埠文化历史上一直是兰溪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对它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留存的七条巷和古栈房等历史遗迹,都可以看出兰溪当年水运繁荣时的盛况,而现存的义乌、绍兴和宁波会馆遗址也可看出兰溪当时作为浙中重要商埠时与周围地区的商业往来的频繁。兰溪市郊的长乐、诸葛村这两个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中,目前尚有大量保存比较完好的家族祠堂存留,规模可观,构作精美,反映了明清时期村落家族庞大繁衍的景象。而诸葛村目前居民仍有七八成是诸葛后人,是中国家族文明在今日的继续延伸。

兰溪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历史上有很多的名人。如唐代的舒元舆、宋代的范钟、明代赵志皋,科举及第的明代状元唐汝楫、探花赵志皋、会元章懋。著名文人有五代的贯休,诗书画称三绝,明代胡应麟淹通经史,博学多才,清代李渔创立了我国古代戏剧的理论体系,至今仍有国际影响,同时他又是著名的造园学家。在香港和东南亚一带香火很盛的黄大仙,祀奉的就是黄初平,他出生在市郊黄盆村。

兰溪优美的景色历来也吸引了众多的文人雅士他们为兰溪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篇,成为兰溪今天的重要的文化遗产。

兰溪民俗文化

兰溪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兰溪的民间艺术、民间文娱活动、传统手工艺品和传统饮食文化。

兰溪的地方戏剧主要有婺剧,越剧,昆剧,三合班和木偶戏。婺剧——流行于金华,衢州两市各县的地方戏,包括徽戏、乱弹、高腔、昆腔、滩簧、时调等六大声腔。越剧——三十年代进入兰溪,称“的笃班”或“绍兴文戏”,因通俗易懂,多为家庭题材,而为家庭妇女喜爱,逐渐流行,四十年代初,圣山乡村民族程徐乐舞台,为兰溪自建越剧戏班之始。昆剧——明末就流行于兰溪,清乾隆年间金家村有昆曲坐唱班,后登台演出。咸丰年间该由12-13岁的青少年组成,颇有名。以后时辍时续,至今尚存。三合班——为高腔、昆腔、乱弹三种声腔合为一班的称谓。较早的包品玉班,于30年代后期解散。其后有黄店镇樟乌村的集庆三合班,建国后改为业余剧团。木偶戏——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两种。布袋木偶的代表剧有《法海学法》,《八戒招亲》等,提线木偶的代表剧目有《龙凤钗》,《赠宝珠》等。

兰溪传统民间曲艺有道情,说书和小锣书三种:道情——由唐代道观所唱老经韵演变而来。叙述故事情节用唱,关键处用说阐明,人物对话或白或唱。唱腔音调因故事人物的性别,身份的不同而不同。唱曲长短句结合,末句润以余韵,韵后即拍渔鼓击筒板作为配乐。说书——分两种,说长篇章回小说为大书,说故事和短篇小说为小书。代表人物有任一峰擅说《济公传》,其技艺颇佳,有“活济公”之称, 建国后曾当选省曲艺协会理事。小锣书——俗称“唱梨膏药” ,为推销梨膏糖而形成的说唱艺术。敲小铜锣或击三块扳伴奏,故有名小锣书。演唱声腔由江南各地滩簧,小调演变而来,并使用各地方言及绕口令,随时变化,又能触景生情临时新编唱词,故妙趣横生,为群众喜闻乐见。小锣书分苏、杭两大流派。

兰溪传统的民间文娱活动有:灯会、断头龙、衢州龙、走马灯、小脚灯、舞狮、大头哑剧,民间舞蹈等。灯会——灯会活动历史悠久。旧时多于元宵节举行,称元宵灯。清同治二年正月,太平军退出兰溪,元宵灯未及时举行,于清明补行灯会,从此改为清明灯。清明灯的巡行顺序是:孔雀、牡丹等花灯先行,其后为高跷、绳控狮子、秋千、台阁、落地狮子,最后为龙灯,长达数里。断头龙——水亭乡的布龙,因头与身子分离而得名。舞动时翻滚灵活,似仍然相连。衢州龙——寓居游埠的衢州人所制。略似板凳龙,扎有十二生肖与人物,一安机括,能做各种动作。走马灯——用竹篾作架蒙布为马。分两段,缚于儿童腰身前后,男女两队,载歌载舞。小脚灯——10岁上下儿童14人组成表演。4人擎彩灯,4人乘彩车,4人打花鼓,2人数板,配以乐器。舞狮——舞狮有两种,一种为落地狮子,一种为绳控狮子。台阁——特制的小台上扎铁架,儿童装扮成传统戏剧中的场面,4人扛台行走,故又称抬阁。大头哑剧——清代由金华传入。演员4人扮演大和尚、小和尚、老奴、柳小姐。均戴大头,有舞蹈而无说唱。民间舞蹈——畲族舞:畲族特有,一种祀神舞,10余人组成。另外还有翻九楼和斗牛等民间娱乐活动,但其后逐渐衰废。

兰溪的传统手工艺品有编织品、剪纸、刺绣、雕刻、粮食砌等五种。编织分为草编,花边,麦杆编,织带等。草编以茅草、笋壳、玉米衣为原料,染色后编织成各种日常工艺品,品种亦多,有垫类、套类、盒类、篓类、篮类,玩具与拖鞋。花边为新兴手工艺。制作者多为城镇妇女,用金属针穿引纱线,编织花卉、翎毛、动物等各种图案,有多种用途。麦杆编织凉帽、团扇,历史悠久,农村及为普遍。织带为民间传统工艺。用蓝白棉纱线为经纬织成。民间盛行剪纸,图案种类甚多,有五福盘寿、老寿星、万年青、麒麟送子、鱼跃龙门等,文字有百年好和、白头偕老、吉祥如意、一本万利等。刺绣在兰溪也历史悠久,清末有十字绣,其后盛行用五色丝线,按图案刺绣。雕刻主要为木雕。分浮雕、透雕两种。浮雕多用于家具,以花鸟为图案。透雕多用于房屋建筑物,所雕人物、花鸟、禽兽立体镂空,有的极精致。现仍有木雕艺人。兰溪现存石牌坊多处,在雕刻艺术上都有一定的价值。石雕艺人已甚稀少。粮食砌始于乾隆年间。以女埠街道金家村、黄店镇芝堰村最著名。

兰溪的传统饮食产品中有代表性的有火腿、蜜枣、罐头、茶叶、香肠、再制蛋等。其中尤以金华火腿、金丝琥珀蜜枣、老同泰酱油等声誉较高。金华火腿为兰溪市的传统名产。以色、香、味、形俱佳闻名中外。金丝琥珀蜜枣也是兰溪市的传统名产,选本地所产的优质粒大青枣,枣身用刀细切丝缕,用白糖熬煎而成。因色如琥珀,通体密布金丝,甘甜爽口而得名。最佳者去核,以玫瑰香料为馅。兰溪的米酒早在南宋时就已扬名于杭嘉湖一带,此酒又名无灰酒,出长乐区,愈沉愈佳,味比绍兴就更佳。兰溪特色的风味小吃有鸡子果、酥饼、水亭千张、汤包,冬米糖等。兰溪传统名菜有鲥鱼,神仙墩鸡等。

(0)

相关推荐

  • 济南将创建千佛山5A景区,重点打造古城、老商埠等五大片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丛萍 济南报道 11月18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有关区政府.部门研究制定了<城市发展新格局之"中优"--近期重点打造片区和项目行动方案>, ...

  • 徽派建筑特色

    徽派建筑特色: 徽派建筑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 ...

  • 兰溪之美

    兰溪之美 美丽兰溪,浙西明珠.兰溪美,历史多悠久.春秋地属越境,战国列楚之疆,秦入会稽乌伤,汉属戍地三河,隋隶吴宁婺州,唐初立县得名(注1).宋为望县,元升为州,明复为县,清代沿之,民国为实验县,今则 ...

  • 万年兰溪!皂洞口上山文化遗址发掘,大量高清文物照片揭开其神秘面纱

    "兰溪发现上山文化遗址,这也是兰溪发现的第一处遗址,这是个万年遗址,将兰溪历史大大推进了一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说. 视频剪辑:黄浙川 日前,经过五个多月的努力,位 ...

  • 《这,就是保定|·九河汇聚》附录:《保定日报》刊载的“古城保定水文化”系列文章九篇

    建设品质生活之城 有思念 有味道 有故事 你若问我,啥是保定?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因为 两千余年岁月积淀 历史的厚度×文化的温度 共同交织成 这座城市的厚重底蕴 时代向前,时光可溯 红色足迹 | 百 ...

  • 壶山兰水·文化商都——莆田市木兰溪南岸高铁片区概念规划 ISA意厦

    莆田市木兰溪南岸高铁片区概念规划 @ISA 莆田,海西城市群中的绿色明珠,坐拥"山"."水"."城"."田"." ...

  • 【乡土兰溪】上包廉政文化的挖掘与利用

    上包廉政文化的挖掘与利用 1.上包廉政文化的挖掘 上包村包氏为中国古代廉政清官第一人包拯的后裔.先祖尚有包克.包安.包敏一门三进士,皆为官勤政清廉.明时又有十一世公侍郎包德怀以先贤风范自律,秉性耿直. ...

  • 【乡土兰溪】芝堰历史文化村落概况

    芝堰历史文化村落概况 一.地理位置 芝堰历史文化村坐落于浙江省兰溪市黄店镇政府驻地以北 8.9 公里,东经 119°21'22",北纬 29°22'12",地处兰溪市西北部三峰尖脚 ...

  • 【乡土兰溪】芝堰丧葬文化

    芝堰丧葬文化.其丧葬主要程序为: (1)旧俗,老人临终,亲属须守候在旁:子女在外者,须赶回家会最后一面,名为"送终".病人弥留之际,子女侍于床前,一旦咽气,家人号啕告别,用红纸包好 ...

  • 【永州古村落】新田兰溪村:妫水流光的“义门陈”

    新田兰溪村:妫水流光的"义门陈" 文/陈瑜  图/郑时仁    江永有兰溪,新田也有兰溪村,在新田新圩镇的最南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车在平坦的田野中穿行,几乎没有上下坡的感觉, ...

  • 解读技能十四:以文化的眼光解读并处理文本

    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课堂.当我们静下心来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并进一步反思时,发现由于不少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因理解和实践操作中的偏差,造成语文本体的失落,以致出现了"非语文".&q ...

  • 道在天峰步自强——张文翰文化心理解读 || 作者 尹新武

    道在天峰步自强 --张文翰文化心理解读(2021年5月11日) 作者    |    尹新武 先以一首在下胡诌的古风开局! 挥槊横截江有浪 秉烛勇攀山无芒 换日换月换乾坤 若个书生有担当 2021年5 ...

  • 济水与济水文化

    引言 济水,一条古代曾与长江.黄河.淮河齐名,并称"四渎"的水系,历经千年沧桑,900公里河道早已隐没,只在济源境内留下一条浅浅窄窄的小河.有关济水衰微的原因,曾引起史学家们的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