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卞说说——适应学情的作业布置
上个月还是上上个月,布置过两次抄写作业。
作业内容一次是抄写课文,一次是部分段落。
要求是,提示语用黑色签字笔,标点符号用红笔,说的话用铅笔。
当第二次做的时候,收到一份质疑。
三个颜色的抄写有什么用?是不是增加学生负担了。
都素质教育了,为何还要布置抄写课文的作业?
很多时候,妥协也是无奈。要一下子解释清楚作用,其中所涉及的学情研究,学习过程研究,个体差异研究等等一系列问题,不是简单地能被理解,也不是讲清楚了就有实质性意义的。
于是取消,不再布置。
问题还在不在呢?
作业里还是有孩子忘记了一句话结束后的下引号。
还是有孩子在提示语中间写上了冒号。
也还有孩子简直乱点鸳鸯谱,写的标点简直鬼哭狼嚎。
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标点符合是不是老师没有教呢?
如上图:园地里设置了这样的内容,老师不教的可能性几乎不会存。
可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教了又教,学了又学,练了又练的语文技能一再不被孩子掌握呢?
细细想来,有很多知识点的学习和语文技能的学习,从以前到现在一直都是必须掌握的,以前大家都掌握得很好,而到了如今这个教学手段更丰富,甚至是信息技术的时代,反而掌握和运用的能力却退化了。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思考这个问题,当然也没有到废寝忘食、辗转反侧的地步。
答案也很简单。
读写转换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记得以前上学,得自己淘米(有时候停水还要求小溪里淘米),自己蒸饭(要找到自己的蒸饭位),自己找饭盒(有时候找不到还挨饿),自己准备菜(如果不小心吃多了,接下去还可能面临没菜可吃的窘境,所以得安排好每天吃多少米,多少菜),这是一系列的技能形成。
这些生活技能间接地使学习受益。想阅读得去村子里找老人,从他们口里听三国人物,后来问为什么老人家知道这些人的故事,原来他们藏着一些老旧的名著。于是,想办法把书“偷出来”,偷偷地看,然后偷偷还回去,自以为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想知道星星怎么一闪一闪,这里亮那里不亮一些,就会把科学书反过来翻过去地看,直翻到自己也不知道要找什么答案为止。尤其看到描写农村生活的书籍,总觉得很新鲜,这些事还能这么去述说……
当然,说这些有暴露年龄,但是探索的过程总是带来巨大的成长。
如今的孩子,饭也是就差送嘴里,书也是就差帮忙看了。所有的知识内容和学习过程也被细化成各种理念、方法、策略。连课堂笔记也不要记,买一本便是,还能更罗列地更加详细。
学习成为了一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事情,便不再用心珍惜。
失去了主动获得,停留在孩子中的知识与技能便也很快地滑落。
就像到了三年级甚至是六年级,还有查字典,拼音不会的问题,也许是技能并没有得到应用的缘故吧!
说到语言文字运用,想到马上到来的2021年,和每一次都会在《语文课程标准》后标注 (2011年版) 的2011作一个减法,原来已有十年之久。
抓住“运用”这个关键词,牵连到自己对读写转换障碍研究的认识,想到这种障碍的存在难以避免,但是我们可以设计障碍有效解决的学习途径。
最近去执教的公开课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的《牛和鹅》,课文故事性强,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需要渗透的语文素养有批注策略的教学。教学的对象是市区阅读基础和语文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面对这样的学情,首先想到的是他们的语文基础教学一定是扎实的,如果去教学他们已经能够扎实教学(或者孩子能够扎实掌握的内容,如批注的方法解析),就失去了语文技能转换中最大的要素——兴趣。如何让孩子有兴趣,又对本课文的内容作深度理解,又落实批注的语文要素呢?综合考量后,思考了读写转换障碍和障碍突破的基本原理,以“走向心理,动笔批注”的方式进行了学习环节的预设。在整个过程中,教材成为了孩子的学习例子(因为完全有理由想象这所优质学校的师资是能够落实扎实的基础),通过对例子的理解批注,孩子们对鹅的心理产生了较大的关注兴趣,并寻找了文章中的依据(这个读写的过程中,读得深而用写来表达对鹅的理解,以突破读写转换障碍的解决),产生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适应学情的教学环节设计和适应学情的作业布置一样,需要以兴趣为前提,拨动孩子的学习原动力,预设障碍呈现和解决的环节(如三年级孩子,用不同颜色的笔去标注提示语、标点、语言,形成准确的理解过程)。当然,离开了支持,这些环节的意义就不再存在。所有的读写转换学习设计都是为了扎实的学习基础形成,为最终的高阶思维素养作铺垫。因为,有理由相信,失去扎实基础的高阶思维,就是海市蜃楼,是假学习,是表演性学习。
我想,嫦娥五号成功落月取土,绝对不是一个表演性的过程,是扎实基础和科学创新过程所取得的成果。
语文学习,也是如此。
随卞抛砖,期待引玉。
召集国内外小学语文界草根研究者;汇聚小学语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点、策略、成果;优化小学语文教与学的方式;践行简约、快乐的“语用”课堂。
——小语思维导图
随卞说说,不求质量,随想随记!
学在嵊州
教在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