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绪龙|滕州古代的主流文化

文化是在传承中与时俱进的。在建设和发展滕州当代新文化中,必须坚持继承和弘扬古代传统文化的正确方向;而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就必须了解滕州的古代主流文化;当然,这种“了解”和“坚持”是在观照现实的基础上,凭据的是历史典籍的记载和考古实存。

古代滕州文化的发端

滕州的古代主流文化萌芽于七千年前北辛文化时期,而真正发端并成为一种特有的区域文化形态,当是滕州三、四千年前地面形成区域建制的先秦时期。据《左传》等历史文献考证,当时占据现在滕州地面的主要有滕、薛、邾(包括其后的小邾)等三国。现在的界河以北和与平邑交界的东部及木石、羊庄交界的部分地区分别为邾和小邾所有,其中心(都城)均不在滕州,且早于滕、薛而亡。而滕,虽辖西边一隅,但却建都现在姜屯镇的滕城,居滕州中心地带;薛国则以现在张汪镇的皇殿岗周围做都城为中心,辖有薛河、漷河中下游,跨越滕南、东南、西南滕州半壁江山,一度抵达临城 (现在的薛城)所属北部、东北部,直抵微山湖,是占据滕州地面最大的国家。如此看来,从统治历史之长和辖治面积之大,对滕州影响最大的当是滕、薛两国。这两个国家的文化,是构成滕州古代主流文化的重要元素。

古代滕州文化的两大元素

滕国的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发祥于鲁、邹。应当明确,先秦时期滕国未曾并入鲁国。不过一则因为滕是为孔子所推崇的合乎儒家规范的西周的直系封邑,二则因为滕国以邹、鲁为邻,作为强势的邻居,邹、鲁两国儒家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地缘人文难分难隔,所以,千百年来,滕州也以沾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而自豪。而儒家文化对滕国文化最直接的渗透和影响,则是战国中、后期,发生在孟子与滕文公的交往中。

据《孟子》一书“滕文公章句”上、下篇记载,从公元前320年滕文公为世子,一直到公元前316年他去世,滕国先后多次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向孟子问政。从“问丧”到“为国”,从社会分工到为政之道,从劝恢复井田制到推行仁政,从张扬“大丈夫”的人格到批判杨朱、墨翟学说……几乎涵盖了孟子学说的基本精神和儒家主张的基本观点。其核心就是以“性善”论为出发点,要“贤君”“恭俭礼下”,善待自己的臣民;提出“为国”之道,就是推行井田制,各守其制,减轻人民负担,实行“仁政”;同时兴办学校,以“明人伦”,人与人之间“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建立一个“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朋友有信”的和谐社会;且鼓励并断言:“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事实正是如此。滕文公接受了孟子的建议,发“善心”,施“仁政”,一时闻名天下,“远方之人闻之”,“愿受一廛而为氓”,吸引楚、宋等周边国家的百姓成群结队、甚至带着农具到滕国安家落户。滕国,成了那个时期儒家文化一块成功的“样板田”和亮点。

至今,出现在“滕文公章句”中的,像“救民于水火”、“三过其门而不入”、“恭俭礼让”、“择邻之鸡”、“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入则孝,出则悌”等充满儒家文化色彩的常用的词语和典故,特别是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等人格修养的规范,和对为富不仁“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食人”等的批判,以及“大人”与“小人”、“贤君”与“暴君”、“君子”与“野人”的区分,现代人不仅耳熟能详,而且还在潜移默化着人们的观念,特别是“善国”的美称,一直沿用冠名到今天的滕州,成为“善”文化的发祥地(见拙文《善国之善与善文化》)。凡此,都说明儒家文化在滕州源远流长,成为滕州古代文化的一个主要源流。

而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源流,就是——

薛国的齐文化因素

薛国不仅占据滕州面积最大,而且地理环境优越,是“北辛文化”发祥地,滕州最早的先民就出现在这里。其发展经历了氏族社会、任姓薛、田姓薛三个阶段。不同时期的不同意识形态,丰厚的历史积淀,加之周边的宋楚之风、鲁魏之俗的渗透和影响,形成了多元文化的特点。其中渗透和影响最大的当是以田氏父子,特别是孟尝君田文所带来的齐国文化。

齐国是东方大国,孟尝君的母国。它远离周天子,较少受约束。齐桓公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成为“春秋五霸”盟主;威王时,又用邹忌相国,鼓励进谏,广开言路,形成了“诸侯进谏,门庭若市”的局面,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齐宣王又进一步发展,在首都临淄设立名为“稷下学宫”的国际学术机构,吸引和邀聘各国儒、墨、法、道、兵、纵横、阴阳等学派专家学者前来开科讲学、研讨辩论,一时成为“百家争鸣”的中心。

在这种背景和环境下成长并先后入薛执政的田氏父子,尤其是孟尝君,必然会带来齐文化的优良传统,在薛地形成改革开放、灵活变通的治国理念。根据《战国策》、《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最突出的有三个方面:

一是继承齐国的人才观,敞开国门,招贤纳士。孟尝君一反儒家“上智下愚”的观念,打破“大人”与“小人”、“君子”与“野人”的界限,不论其出身地位,哪怕会“鸡鸣狗盗”,唯才是举,“无贵贱”,其待遇“一与(田)文等”。于是,“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孟尝君几度脱险,薛国转危为安,就是赖其“养士”之力。司马迁在《孟尝君列传》结尾援引邑人说“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其实这是他以儒家正统眼光来求全责备这些士人,但正好从反面证明薛地是一个“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国度。

二是继承齐国的义利统一观,首创“国贷”,搞活财政。齐国面海通河,赖有渔盐之利;临淄商贾云集,货币流通,借贷发达,自古经济思想活跃。孟尝君受其启发,治薛期间一直发放“国贷”。其动机,不论是孟尝君自称是因为“邑入不足以养奉客”,放贷聚敛钱财;还是其门客冯谖所宣传的“孟尝君所以贷钱者,为民之无者以为本业也”,提供“扶贫”、“创业”的本钱,都不失一项搞活经济、利国利民的好举措。儒家倡导“舍利取义”、墨家批判“趋利忘义”,都是把“利”和“义”对立起来;而从由孟尝君发“国贷”引出的“焚券市义”、“魏子借贤”等故事中,看到的最后都是孟尝君心悦诚服地把“利”与“义”的认识从安邦治国的高度统一起来,这也是他执政期间薛国一度兴盛, 后人称赞他“养士爱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继承齐国开放变通的理念,审时度势,灵活外交。战国时期,弱肉强食,小国往往首先沦为被蹂躏被宰割的对象。作为处在大国夹缝中的小国之君,孟尝君当然不甘坐以待毙。他针对当时形势,采取灵活变通的外交方针。一方面他本人频繁来往各国之间,同时敞开国门,鼓励像毛遂那样的勇士流驻大国,建功立业;同时招引像冯谖那样的士人来薛国“参政议政”。最突出的就是利用大国之间的矛盾,或依附,或结盟,或中立,或借西引东,从而保全自己。当然,孟尝君也遭致一些微词,但历史学者,比如梁玉绳先生早就指出那是污蔑孟尝君的不实之词。不论怎么说,原为齐国的一小块封邑,最后争得为独立之国,而且晚于滕、邾、小邾而亡,不能不归功于孟尝君的审时度势、灵活变通的外交活动。

两国文化的融合

马克思说,统治者的思想,就是这个国家的统治思想;而思想,则是文化的主导核心。滕文公和孟尝君作为滕、薛两国之君,一个践行儒家文化,一个继承齐国文化。这种践行和继承,必然会在两国形成各自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风气;而当历史把滕与薛合并成滕州的主要版图后,他们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和齐文化也就在汇合、交融和互补中成为滕州古代主流文化。正像源于滕国的“善国”名称和其他“滕文公章句”流传至今一样,有关孟尝君和与薛国文化有关的,诸如“礼贤下士”、“焚券市义”、“山呼万岁”、“弹铗作歌”、“脱颖而出”、“狡兔三窟”等,也成了滕州人几乎家喻户晓的典故和传说。即使当滕薛灭亡四百多年后,司马迁过滕薛,依然发现薛地“其俗……与邹、鲁殊”,足见薛地齐文化影响之大。我们从今天的滕州人身上和滕州社会风气中,犹能依稀发现儒家文化与齐文化的互补与融合:讲究尊卑,又义气好客;善良礼让,又敢于闯荡;眷恋土地,又善于经商……在婚丧嫁娶和节日礼仪等民俗方面,随时随地都见儒风齐韵的影子。

珍惜滕州文化之根

显然,从古代滕州文化的发端、变迁和形成的过程中,北辛遗址、薛国故城和滕国故城三处遗址,无可置疑是滕州历史文化之根。考证历史,一要有文献记载,二要有地上地下文物可见,至少二者居其一。这三个地方,是摸得着、看得见、听得到的实体,而滕文公、孟尝君及其所属滕薛二国,不仅地面有城阙遗址,还有地下出土的丰富文物,而最主要的是查阅古代文献,有关滕州的有影响的历史名人,唯有他们的事迹记载于正统的典籍《孟子》《左传》 《战国策》《资治通鉴》中——尤其是孟尝君,是滕州古代名人唯一入选司马迁《史记》的一个。这两处遗址,均为国务院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且皇殿岗薛国故城遗址是入选“上海世博会”的滕州唯一视频项目,足见其历史地位之高,历史价值之大,历史影响深远。故而,排除干扰,加大投入,进一步保护、研究、开发好北辛、滕国故城遗址和薛国故城遗址这三座滕州文化之根,坚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正确方向,是当代滕州人义不容辞的使命和当务之急。

2013年12月30日


朱绪龙,滕州二中高级教师,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作文报》(高中版)编辑部主任,滕州市社科联委员,古薛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善国文化研究会顾问。著有《我们曾经年轻》《回望》《潇洒的裙子》等诗歌、影视、戏剧文学选集;2020年8月,出版文艺评论、随笔选《相约艺林》。先后获评山东省“优秀编导”以及滕州市“最美乡贤”“书香家庭”“滕州工匠”等荣誉称号。


本文首发《滕州文学》,转载旨在传播更多滕州地方文化。

(0)

相关推荐

  • 传承历史文化 探源文明进程---研究会考察学习纪实

    传承历史文化 探源文明进程 ---古薛文化研究会赴省内文化遗址展馆参观考察学习纪实 4月9日-12日,滕州市古薛文化研究会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组织部分会员,在会长渠开贵.常务副会长孙井泉的带领下,前往泗 ...

  • 《探索·发现》 20210720 博物馆中的古滕国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滕州博物馆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滕州市境内,自建馆以来开展的多次考古发掘工作,使它成为中国县级博物馆中藏品数量最多的博物馆之一.滕州地处鲁南文化中心,地名中的"滕& ...

  • 骑行邗沟泗水,第八天

    第八天,2015年8月14日,枣庄->滕州 -> 邹城 -> 汉庭酒店曲阜孔府店,120公里 枣庄西北是滕州,早晨由枣庄出发,先经过薛河大桥,桥的上游方向(东边)水挺多的,但桥的下游 ...

  • 走进滕州

    滕州位于山东省南部,是枣庄市下辖的县级市,面积149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75万.主要特点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1"就是一个文化高地:滕州是&quo ...

  • 索继栓调研国科控股驻枣企业及新材料滕州中试基地

    4月23日,国科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索继栓一行赴山东枣庄考察调研国科控股驻枣企业及国科新材料滕州中试基地. 索继栓一行赴国科新材料中试基地进行考察,随后赴联泓新科.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厂区进行 ...

  • 文化岷州 | 古代地图里岷县的前世与今生

    (来源:岷县电视台) 地图是按一定规则绘制在某种载体上的一定地域范围内各种地理要素的集合,是国家版图的主要表现形式,直观反映一个国家的主权范围.从古至今,地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 ...

  • 神童张居正的故事 | 朱绪厚(诵读:苡子)

    神童张居正的故事 作者:朱绪厚 诵读/苡子    编辑/紫烟 张居正生于公元1525年,号太岳,湖北江陵人,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是明代唯一的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 张 ...

  • 笔谈 | 毕绪龙:从人才培养角度看文化和旅游的关系

    毕绪龙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北京 102600)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19.04.005     一    从人才培养角度看,文化和旅游最初的关 ...

  • 周代古国——狐骀国,山东滕州境内小国,来历不明

    西周到东周早期,山东鲁南地区有一个不见史载的诸侯国,国名唤作狐骀,被许多地理古籍所记录.狐骀国位于鲁国和邾国之间,<礼记·檀弓>中又作"壶鲐".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

  •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一百零八 山东滕州王东槐:铁面御史 古之遗直

    (点击图片可观看视频) 王东槐 王东槐,字荫之,又字树声,号次屯,谥号文直.生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卒于咸丰二年(1852年),山东滕县(今山东省滕州市)盖村人. 王东槐自幼勤学笃行,道光十七年 ...

  • 【散文美刊】初夏的徂徕山 | 朱绪厚(诵读:苡子)

    初 夏 的 徂 徕 山( 散文) 作者/朱绪厚  诵读/苡子 编辑/紫烟 时值初夏,大山披着翠绿的单衣,清脆靓丽,婀娜多姿. 走进山里,我被滴翠的山色染绿了,被盛开的山花陶醉了,被红透的山果映红了. ...

  • 玻多多工业直播上线1周年,“精品好货拼团购”带你走进滕州金晶玻璃

    近日,正值玻多多工业带货直播上线1周年之际,玻多多正式上线"精品好货拼团购"计划,满足个人参与好货拼团低价购买的需求.主场直播"超值精品好货拼时代"的专场直播顺 ...

  • 山东滕州:龙泉塔

    龙泉塔,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编号7-1144-3-442,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明.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 龙泉塔位于滕州龙泉广场. 龙泉塔原为唐代龙泉寺的一座佛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