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陪伴乾隆65年,70多岁还被翻牌子,生下一位人尽皆知的阿哥

2021-10-03 23:50:55 来源:百家号

法国多勒市的美术馆中,收藏着一幅当年八国联军从中国带回来的油画。此画向世人呈现的,是一位面容姣好,眉清目秀的清朝宫廷女子,是一幅人物写实画。

结合此画的来历以及画中女子的装扮,许多中国学者认为画中的人应该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嫔妃。

从国内缺失的各嫔妃画像来看,画中人要么是娴妃,要么就是愉妃。当然,这仅仅是猜测,并没有佐证来进行证实。

不过如果非要指定其中一位的话,许多人相信这画中的人应该是愉妃。

没错,就是那位陪伴了乾隆六十余载,死后被追封为贵妃的珂里叶特氏。

如果说这世界上的人们性格多样,那么愉妃绝对是其中最温顺,最善良的一类。从古代的角度来看,她是一位贤良淑德、善解人意、兰心蕙性的好女子。

按照《清史稿》的记载,愉妃从14岁时嫁给乾隆,就一直不受待见。乾隆登基后,也只是象征性地封了一个“常在”给她。

要知道,常在的称谓在清朝的嫔妃制度中,属于非常低等的存在,很少会有出头之日。

按理说,愉常在有样貌,有品德,也有些才情,乾隆怎么就看不上她呢?

这一点只能怪愉常在生活的时代不同,如果他生活在顺治年代,应该会成为宠妃,和董鄂妃有一拼。

董鄂妃的温柔,善解人意,娴静气质等,愉妃都具备。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顺治皇帝就是喜欢这样类型的女子。

可乾隆就不同了,他天生孤傲,喜欢冒险和刺激,放在感情方面,他会喜欢那些性格活泼,或者性格刚烈具有挑战性的女子。

我们看《还珠格格》,在乾隆面对香妃那股倔劲的时候,乾隆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征服欲望。无奈之下,小燕子等人编织谎言,才将含香救出。

虽然说这是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其实历史上的乾隆确实如此。也正因如此,习惯于逆来顺受当小绵羊的愉常在,自然得不到皇帝的宠爱。

或许是乾隆修来的福气,虽然他不喜欢愉常在,但愉常在很长寿。每每乾隆遇到了烦心事的时候,愉常在安静性格的好处就凸显出来。

而这样的陪伴,一共持续了65年。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默契,愉妃才有幸生下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阿哥,永琪。而她自己也是凭借儿子的出生,连升三级,被封为“嫔”。

从这一刻开始,人们就改口称她为愉嫔。

当然,对于愉嫔来说,什么嫔位,什么金银珠宝的赏赐,都没有亲自抚养儿子重要。

因为清朝有规定,不论是谁生下皇子,就必须交给其他嫔妃抚养。这么做不仅可以防止母亲的溺爱,也可以预防外戚的问题。

所以我们看,整个清朝历史,几乎没有出现过外戚专权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不过愉嫔非常幸运,皇帝知道她心地善良,做事冷静,特许永琪可以由她自己抚养。

果然,皇帝没有看错愉嫔。永琪在母亲的教导下,自幼就学会了知书达理,做事谨慎且低调的好习惯。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永琪恪守孝道,在圆明园失火时,他奋不顾身硬是把乾隆从火海里背了出来,随后累得瘫倒在地。

乾隆不仅感动,也很感激。感动的是儿子能有如此的孝心,感激的是愉嫔平日里的苦心教导。

为此乾隆不仅有意将皇位传给这个儿子,而且还将愉嫔升了一级,成为了愉妃。

可惜,本该继承“康乾盛世”并将其发扬光大的永琪,最终英年早逝,给乾隆带来了无尽的悲痛,给愉妃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不过愉妃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其内心却无比坚强。虽然儿子去世,但作为皇帝的嫔妃,她知道自己不能只顾着自己伤心,而不顾皇帝的心痛。

所以她假装坚强,每每乾隆前来安慰她时,却反被她安慰。

其实她这样的一位女子,放在乾隆年轻的时候确实是看不上。可是等到乾隆上了年纪,没有了往日的激情和征服的欲望时,愉妃的好也就越来越明显。

在人生岁月的最后阶段,二人已经达成了相当的默契。皇帝每次心烦的时候,或者感叹岁月的时候,都会翻开愉妃的牌子,即便此时的愉妃已经70岁了。

当然,这个时候的乾隆不是为了欢愉,而是为了静心,为了找个人说说话,毕竟这个女人陪伴了自己这么多年。

此时,二人已经不像是皇帝和嫔妃的关系,而像是一对交心的朋友。

正所谓:“人亡有此忽惊喜,兀兀对之呼不起。”

公元1792年,陪伴了乾隆65年的愉妃病逝,享年79岁。

失去了知己的乾隆也给其进行了最后一次封赏,追封其为“贵妃”,是一种仅次于皇后的存在。

不过按照时间的推算,乾隆还有4年的寿命。

在这4年里,如果她看到了愉妃的遗像,又或者在烦闷的时候想到了愉妃,那将是一种怎样的凄凉。想必就如前面诗中所说的那样,是一种相呼而不得一应的凄凉。

参考资料:《清史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