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假思索的善良

  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的德国,一个六岁的孩子海因里希听说他的好朋友大卫一家要去“玩具岛”旅行,他不顾母亲的反对,决心瞒着母亲偷偷地跟这一家犹太邻居一起前往。

  这天早晨,母亲发现儿子不在房间,赶紧追出去寻找。她一路打听,一直追到火车站。两名纳粹军官在了解情况后带她来到即将出发的列车前。

  三号车厢的门打开了,母亲叫着“海因里希”的名字,但是,在挤满了犹太人的车厢里并没有她的儿子海因里希,只有邻居西尔伯斯坦夫妇和他们的孩子大卫。

  短暂的沉默之后,这位母亲对大卫说:“下来吧,海因里希,我的孩子。”西尔伯斯坦夫妇注视着海因里希的母亲,很快而坚定地向前推了一把他们的儿子。

  大卫从车上下来,海因里希的母亲紧紧握着大卫的手,当着纳粹军官的面把邻居的孩子谎称是自己的儿子带走了。

  这位勇敢的母亲就这样从纳粹魔掌中救出了犹太邻居的孩子。

  那么,此刻,海因里希究竟在哪里?他有没有上火车?后来,我们知道,海因里希其实并没有上火车,早在他追上邻居一家准备跟他们一起去“玩具岛”时,就已经被纳粹警察拦下了。因为他不是犹太人,当然也就不在押送之列。现在我们知道,所谓“玩具岛”,其实是“死亡岛”,是集中营,等待这些犹太人的可能是毒气室和焚尸炉。

  当母亲心急如焚地到处打聽、寻找海因里希的时候,后者可能正失望地、沮丧地回家了。后面的情节正是如此:海因里希的母亲带着大卫回到家时,看到自己的儿子已经在家里了。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那就是海因里希的母亲究竟知道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其实没有上火车?如果知道的话,她是什么时候知道的,怎么知道的?当她发现儿子不在房间里时,她知道儿子肯定跟邻居一家跑了,因为在这之前他就吵着要去,并且已经偷偷做好了准备。母亲当然知道,如果儿子误上了这趟列车,结局将会是什么。所以,她才会急切地寻找,一刻也不能耽误。当她追到火车站,当纳粹军官打开车厢,当她叫着“海因里希”的名字时,当她看到海因里希并不在这节车厢里,而只是看到邻居西尔伯斯坦一家时,此刻,她能不能判断,她的孩子究竟有没有上火车?

  电影是用两条线来讲述这个故事的,一条是母亲寻找儿子海因里希,一条是海因里希瞒着母亲计划跟大卫一家去“玩具岛”。两条线交叉穿插:母亲一直寻找到火车站,而儿子去火车站之前已经被拦下。但问题是,母亲并不知道儿子没有去得了火车站。

  所以,有人认为,一直到打开车厢看到西尔伯斯坦一家的时候,母亲还是不能肯定儿子究竟在不在这列火车上。然后,这位伟大的母亲在不知儿子下落的情况下,或者明知儿子完全可能在这列“死亡列车”上,却决定放弃自己的儿子去救邻居的孩子。

  这种理解有点匪夷所思。如果有较大把握确定儿子在这列火车上,她应该继续到其他车厢里寻找儿子,这是一个母亲的正常反应和举动。反之,如果有较大把握确定儿子不在这列火车上,那她确实可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将错就错,救出邻居的孩子。

  我认为应该是后一种情况,也就是,当三号车厢门打开,母亲看到西尔伯斯坦一家三口而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时,她应该能判断自己的儿子没有上火车。

  关于这一点,电影中是有很多铺垫的。至少有三处:一是当她追到街上时,有人告诉她,今天早上只有西尔伯斯坦一家被带走了;二是当她询问一个警察时,警察告诉她,他们只是把犹太人送到火车站;三是当她赶到火车站向纳粹军官说明情况时,后者说他们通常是不会出这样的差错的。连续的暗示和铺垫都在提醒我们:小海因里希没有上火车。

  但母亲还是不放心,这个好理解。不过,当打开车厢门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时,应该是比较清楚了:如果孩子在火车上,当然会跟邻居西尔伯斯坦一家在一起;就算有可能在其他车厢,西尔伯斯坦夫妇肯定会告诉她。所以说,此时,她基本上能确定儿子不在火车上了。

  就在一块石头终于落地的同时,她马上想到,为何不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将错就错,瞒过纳粹军警,把大卫当作自己的儿子从这趟“死亡列车”上救下来呢?

  这个机会稍纵即逝,间不容发,而且极其危险,生死攸关。我们设想,当打开车门看到西尔伯斯坦一家三口的那一刻,如果她问西尔伯斯坦夫妇:我的儿子在哪里?或者,西尔伯斯坦夫妇告诉她:你别找了,你儿子没有上火车。总之,这时候,他们当中谁只要一开口,机会就没了。幸运的是,他们都没有开口,只是用眼神在作无声地询问和交流。他们必须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这种无声的交流;时间稍长,就有可能露出破绽。

  这需要怎样的默契啊。同时,此刻,如果纳粹军警提出要核实一下身份——这完全是有可能的,那就更糟糕了。这样,不但救不出大卫,这位德国母亲也极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当时的德国,掩护和窝藏犹太人是很可怕的罪名。

  这一切,她不会不知道,但是,她的爱,她的善良,她的正直,让她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做出了这样一个了不起的拯救行动。然而,如此惊心动魄、命悬一线的几秒钟,看上去却又那么的自然而然,那么的顺理成章,那么的不动声色,那么的不假思索。

  这位母亲的镇静、勇气和智慧实在令人敬服,而她的镇静、勇气和智慧正是来自她的爱,她的善良,她的正直。这位普通的德国妇女身上的美好品质在这部只有十三分钟时长的电影中有很多看似不经意的表现,我就不再细述了。我想强调的是,我坚持认为,智慧来源于爱,勇气来源于正直,而不假思索的善良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善良。

  【原载《小品文选刊》】

(0)

相关推荐

  • 兄弟情义,母性光辉:跟着小电影《玩具岛》学语文

    读写菌曾想开发两门课程,叫做"听歌学语文""看电影学阅读",但零零散散做了几节课后,因琐事缠身,就没再研究.近日,看到南京师大附中的期中语文试题,竟然就是&qu ...

  • 要学会关心别人

    要学会关心别人.在一个初冬的傍晚,有一辆客车正驶出市区赶往另一座小城.车出市区没多久就有一对母女上了车,母亲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小女孩五六岁,让母亲牵着手.她们在车厢扫视了一下,注意到有座,于是就坐在 ...

  • 邻居二婶

    邻居二婶 山水 寒露前夕,我给邻居二婶奔丧,她是患肺癌去世的,享年75岁. 二婶姓罗,她是20岁结婚.我当年有10岁,吃过他们结婚的喜糖,抢过他们回门时的爆米花.那一年冰雪天气,冬月18. 二叔是农民 ...

  • 【林欣晟】心酸

    心酸 福清市实验小学六年八班 林欣晟 指导老师:何华云 海浪一层接一层向岸边涌去.岸边没多远就是小村落.靠近岸边有一座小院,院里唯一一棵木瓜树,上面挂满大大小小的果子. 水井旁,年迈的老母亲搓洗着衣服 ...

  • 【童年记忆】悔恨狠咬母乳头

            今年夏天真是热,杨姓朋友家串门.后院里种了不少黄瓜,被太阳晒的厉害,浇水是个大问题.估计是一天浇一次都不行,瓜藤可能会被太阳晒个半死.         俊杰经常去义乌,家里老是关门.黄 ...

  • '你的善良, 必须有点锋芒, 否则等于零。'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善良即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善 ...

  • 该怎样能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让孩子保持善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当今社会上有一个这样的现象,就是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都比较的善良,但是当他们年纪大了之后就会开始变质.他们可能会变成偷奸耍滑的商人,或者是一些别的不好的人,那么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时 ...

  • 42岁李晨演17岁中学生,善良又聪明的傻,感谢相遇与别离

    太聪明,做人会很累.傻一点,才幸福.感谢所有的相遇与别离,善良又聪明的傻.42岁李晨,演17岁中学生.乐了冷知识温馨提示:本文约910字,阅读需要一分钟左右. ~分割线~~~~1~~~乐了冷知识~~~ ...

  • 影评|奇迹男孩,善良一点,每个人都在与人生苦战

    爱奇艺2018电影好评榜,奇迹男孩以9.1分位居榜首.看电影封面,是一部关于小孩的电影,想着这部电影一定不会差.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这是一部值得二刷的电影. 电影讲述的是奥吉成长的故事.如果只是讲成长, ...

  • 夜读散文|敬我善良宽厚的母亲

    文/红叶漫天 母亲,这个称呼,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有着太重的位置.自从自己成为母亲后,才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母亲对于家庭,对于子女的重要性. 年轻时,不懂事的我总要求妈妈那么做,这么做,希望她那样或是这样 ...

  • 善良做人,必有善福!(经典好文)

    善良是什么? 善良,是做人的良心, 善良,是做事的德行, 善良,是最好的风水, 善良,是福报的来源. 善良, 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福报. 一个善良的人, 心地善良,怀着善心, 常行善事,为人处世, 不仅能 ...

  • 做人----真诚为先,善良为本

    善良,是一个人的天性. 不管遇见任何人, 真诚才能走进心里: 无论碰到任何事, 善良永远不过期. 美丽的外表也许会吸引别人, 但真诚的内心更能打动别人: 强势的语气也许会让人口服, 但善良的行动更会让 ...

  • 让善良成为生命的底色

    让善良成为生命的底色 作者:清晓晨曦 诵读:鸿杰 <让善良成为生命的底色>诵读:鸿杰.mp35:44 来自四季美文 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 多么有魅力的语句,它诠释了善良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