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罕走廊:阿富汗和我国的唯一通道,一个注定不平凡的山谷

东晋高僧法显经古丝绸之路以西行求佛法,著下《佛国记》,古丝绸之路上变化莫测,无论是气候还是地形,都给行人带来了极大考验,《佛国记》中也有记载路径葱岭时所见之景:“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

提到“瓦罕走廊”,大家定会有些许印象,在初中的地理课上老师在讲述中国边境时,一定会提到它,它是我国和阿富汗唯一的陆路通道,从它历经的历史来看,就注定了这个山谷不平凡。说到走廊,大家的第一反应应该就是我们所说的建筑中的走廊,在地理上“走廊”实则是指被河流、山川或者是自然界中其他的不可抗力因素所阻碍而形成的狭长地带。

瓦罕走廊便是这样的狭长地带,广义上瓦罕走廊大约长400公里,为东西走向,走廊中最宽的地方有75公里,最窄的地方只有15公里,差距明显。有300公里在阿富汗境内,中国境内仅仅只有100公里左右,其中中阿边界线有92.45公里。作为陆地上的边境地区,它也是全世界时差相差最悬殊的边境,92.45公里的长度就跨越了三个半时区。

走廊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因高海拔,瓦罕走廊每年有8到9个月的时间处于封山状态。这里地势复杂,四处都是荒漠高原,气候更是恶劣,对于人类来说生存条件极为恶劣,但这样恶劣的环境却是阿富汗雪豹和马可波罗羊两种濒危动物的主要栖息地之一。

地形上,这条走廊几乎连接了整个中亚大陆,它在历史上也是欧亚大陆上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它连接着华夏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中亚文明以及欧洲文明,是文化交流不和或缺的重要通道。瓦罕走廊北靠帕米尔高原南侧,和塔吉克斯坦相邻;西邻喷赤河以及帕米尔河,这两条河流都来自于阿姆河;东侧则是和我国新疆塔吉克自治县相接;南靠兴都库什山脉和巴基斯坦。

历史上,东晋高僧法显西行求佛和唐朝高僧玄奘取经都路径此处。在公元748年时,唐朝消灭小勃律国灭,丝绸之路也就这样被重新打开。并且在此处设立了“葱岭守捉”,管理新疆地区和帕米尔地区。后来瓦罕走廊一带被西南亚地区兴起的大食国和青藏地区兴起的吐蕃和葱岭等小国占领,这片疆域就不再是唐朝所有。

清朝时期,清政府平定了准格尔叛乱以及大小和卓木叛乱,将天山南北地区统一,后来到了晚清时期,清朝大臣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在帕米尔高原建立了哨所,因此瓦罕走廊的一部分再一次回归中国。后来到了19世纪末,俄罗斯帝国在对外大肆扩张,瓦罕走廊一带自然也成为了他们看好的扩张地区。

而与此同时,英国也在对外扩张,并且将自己的势力渗透到了阿富汗地区,还不断地将势力逐步向帕米尔地区扩张。正处于甲午中日战争前夕的清政府无力顾之,但还是向英国、俄罗斯进行了抗议和交涉。

1895年3月11日,英俄签订了《关于帕米尔地区势力范围的协议》,协议中将瓦罕走廊作为两国的“缓冲地带”。时间到1963年,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的陈毅元帅和阿富汗内务大臣进行交涉,并在北京签订了关于两国边境的条约,从此瓦罕走廊成为了两国认定且不存在争议的国界线。

在此处居住的居民大多都是塔吉克人,是伊斯兰教的信奉者,语言为瓦罕语,以游牧为生。因环境的恶劣,这里的居民大多都是靠天吃饭,耕地极少,零星分布的高山牧场,在雨季还容易受到山洪的侵袭,这里非常的贫困,生活在此处的人也面临着医疗、教育和粮食都却反的问题,还有恐怖主义和毒品的问题。因此在中国境内的瓦罕走廊一带也成为了中国脱贫攻坚的挑战。

瓦罕走廊连接着中亚各国,他们的资源丰富,有着石油和天然气等,如果我们可以和这些国家通过发展瓦罕走廊来进行商贸活动,这对我国和中亚各国的区域一体化都有着重大意义。但是就目前的国际政治形势以及中亚各国的复杂环境看,要实现这样的愿望不是一件易事,这一带未来的发展定是充满了艰辛,但心怀愿望就总会有实现的一天,不管时间长短。

参考资料:

《佛国记》

(0)

相关推荐